张良坐在《烟记.大饭店》靠市中街边的一个包厢中,听着窗外传来的歌声,他面色有些复杂。
“未曾想……有今日这番景象。”
“出乎意料,情理之中。”接张良话的人是刘邦。
历史已然改变,原本的君臣二人如今成了同僚,成了朋友。
二人之间仍旧有些默契,张良的话说得含糊,但刘邦却轻易的领会了他的意思。
原本秦的制度在治国这方面有着巨大的缺陷,再加上人心不齐, 变法困难……
在许多人眼里,秦只要没了始皇帝,崩溃是早晚的事。
而始皇帝也绝对会身负骂名。
可如今大秦稳定,始皇帝得人心,黔首还主动为其祈福,编撰歌谣。
君主有这样待遇的不说没有,但却少之又少,且多是贵族官员为其编撰。
黔首为君主编撰的诗歌中,表达的多是羡慕,或想要为其效力,黔首祈祷君主长寿的歌谣,始皇帝是独一份儿。
想起旧韩历代君主,在看看如今的始皇帝,张良为此而感叹。
刘邦听懂了他的意思。
秦在制度改变甚少的情况下,让大秦稳定,让始皇帝得了这样的好名声出乎他的意料。
但秦有风烟带来的一切,始皇帝也确实在为大秦考虑,所以刘邦又觉得大秦能有今天,也在情理之中。
“言之有理。”张良一笑,面上复杂之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轻松。
他端起酒,冲刘邦示意一下,便一饮而尽。
刘邦也端起了酒,仰头尽饮。
……
今年税收抵达咸阳,其中棉花一到,大部分便被始皇帝下旨给了布衣厂。
随之而来的,是军衣冬装订单。
所幸布衣厂已经建好,纺线机、织布机、制衣机少府也送了过来。
如今只要招好工人,培训一下,便能开工。
招工的事,被风烟交给了吕雉。
而吕雉直接去找了刘邦。
刘邦如今负责报纸、政令传达、布告、信息收集、舆论引导……等等与信息相关的事宜。
其中的布告,刚好能帮到吕雉。
当然,只要吕雉肯花些时间,花些精力和人力的话,招工的事情也用不到刘邦帮忙。
可吕雉忙得很,策易史下新添一工厂,如今他们‘部门’非常缺人!
她自己招工没让刘邦帮忙来的容易,所以,她干脆就直接找刘邦了。
历史中的刘邦与吕雉二人,在现代许多人看来,一个是渣男,一个是听父亲话嫁错人的可怜女人。
他们之间似乎没有情谊。
但细思历史,似乎并不是这样。
吕雉嫁给刘邦,是因为利益,但她能为刘邦生儿育女、孝顺父母,在刘邦落难时仍旧不离不弃……作为一个聪明人,作为一个不是受《女戒》、三从四德教养长大的人……刘邦若真对吕雉不好,她能为他做到这个地步?
他们夫妻在前期是有感情的。
可世易时移,他们都变了。
争夺天下期间,吕氏集团势大,令刘邦忌惮。他们的儿子刘盈不是一个好的接班人,让刘邦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而吕雉的身份,天然就站在吕氏集团和刘盈一方。发达后的刘邦又露出了政客的无情,和他内里的好色本性……
他们之间的情谊被磨灭。
为了己方利益,两方争锋相对,互相制衡,又互相让步,最后大汉在夫妻二人的手中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