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和李斯争论不休。
这样的争论,在古时朝堂上其实很常见。
对于能力强的皇帝来说,臣子争论才更利于他掌控朝堂。
始皇帝的能力绝对是皇帝中顶尖的那一批。
他坐在上首,看着李斯和淳于越争论,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
风烟见始皇帝这样,自然是闭嘴不谈。
而蒙毅、冯去疾等殿中其余臣子,属于秦国贵勋,所习或许有百家之学,但却不会明确的站在哪一家。
他们自然也不会参与到两人的争论中去。
但无论他们怎么争论,最后都需要始皇帝点头才行。
“陛下,学宫当授法家之学!”
“陛下,学宫万不可少儒家之学!”
最后,李斯和淳于越同时向始皇帝拜道。
见两人终于停下,始皇帝这才开口,但话却是对风烟说的。
“烟未回朕话。”
李斯和淳于越面露尴尬,刚才始皇帝问风烟,淳于越因为担忧儒家未来,抢过了风烟的话头。
而李斯也随即和淳于越争论起来,完全把风烟还没回话的事抛在了脑后。
两人连忙向始皇帝告罪。
始皇帝不甚在意的摆摆手,他还不至于为这点事怪罪谁。
淳于越和李斯退回自己的座位前,还对风烟拱了拱手,以表歉意。
在始皇帝面前,这个礼节已经足够。
风烟也拱手回应,表示自己不在意。
毕竟人急起来可是不管不顾的。
始皇帝还等着自己回答,风烟在回应两人后,便不再耽搁。
“陛下,适秦之学,不止法家,百家皆有大秦可用之处。”
闻言,始皇帝眼中闪过了然之色,“如此……”
百家确实有许多东西可以用,但既然是百家,那便有百家思想,若让百家授学,那就是让他们的思想传播……
这并不利于如今的大秦。
可看风烟的意思,她似乎并不担心。
始皇帝垂眸。
难不成……
他心中一松,嘴角也带上了笑意,“烟且细言。”
淳于越想起当时在腰石山附近,风烟说的那句‘糅百家归一而用’,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祛各家之拙,提其精而共用。”
至于哪些是拙,哪些是精,还不是始皇帝说了算。
果然!
她果然如此认为!
淳于越震惊的同时,竟丝毫不觉得意外。
李斯愣住,随即低眉沉思。
殿中其余几个臣子也很意外。
“敢问策易史,何为精?何为拙?”这话是淳于越问的。
因为已经受到过一次冲击,所以他以最短的时间冷静了下来。
风烟看向淳于越,用儒家举了个例,“例如,习礼淡周。”
淳于越瞳孔一缩。
礼,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化世人的东西,但里面也有很多东西不利于秦朝。
所以这淡周,指的不是字面上的周,而是淡化所有不利于大秦的东西。
风烟再看向李斯,随后又看向始皇帝,“例如,百家合一,天下尊秦。”
这一句,看似和风烟前面那句‘去各家之拙,提其精而共用’差不多,但实则不然。
共用并非合一。
共用是用,百家还是百家。
而百家合一,天下尊秦,却是要把百家整合,糅成一家,成为大秦的专属。
“嘶……”
不知是谁,发出了倒吸冷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