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到现在的大秦中央去或许用处不大,但大秦不会止步于此。
往后用人的地方很多,他们可以成为预备人才。
而萧何、曹参……这样擅长内政的文臣,倒是大秦朝堂正缺的人才。
就是……刘邦……
风烟给始皇帝说着沛县的人才:“何、参二人熟读秦律,皆擅内政。”
“刘家季,好为义,若说才能……诸事皆稍有涉猎,若入咸阳为官……”
“大秦报刊、入朝小说家、政令传达、消息收放……可令其掌管。”
刘邦对人心的掌控绝对算得上是顶尖的,他非常适合‘信息部’。
大秦有关信息这一方面,还没有专人管理,都是朝中文臣各领一点事物。
而‘信息部门’这样的地方,最好不要过于牵扯进朝臣之中。
独属一个部门,令专人管理,而这管理者直属皇帝,在这中央集权的时代,皇帝才能掌握话语权。
风烟只提到刘邦可以掌管还未成立的‘信息部’,没有明说‘信息部’被朝中臣子掺杂会有什么后果,但始皇帝却能知道这其中的关窍。
沉默片刻,他道:“既如此,招揽一事亦交由策易史。”
风烟:……
她没有第一时间领命。
她默了黙,道:“季、何、参三人皆为沛县官吏。”
都是大秦的官吏了,不需要什么收拢人心,直接下旨让他们入咸阳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她提前跑这一趟。
后面这话,风烟没说出来,但始皇帝却能意会到风烟的意思。
他揉了揉额头,无奈点明,“人之才,需察视,人有能,当礼待。”
风烟:……
哦,懂了。
刘邦、萧何等人才能如何,能不能用,要他看过才知道。
他们还不是朝堂上的官员,也不是与朝政有牵扯的人,不需要为稳定而顾忌什么,不能用,他就不会用。
虽然以之前的情况来看,风烟推荐的人不可能是庸才,但给中央增添官员的大事,就是再小心都不为过。
让风烟这个策易史先去沛县,随后她带人来见他,一是彰显重视,可收人心。
二有转圜余地,无才便可不用。
不像他直接下旨,就是才能不高,他也得带回咸阳给个一官半职。
虽然后期他可以找理由贬官,但太过麻烦,也不稳妥。
风烟:“臣稍后便启程往沛县。”
……
风烟从天子乘舆上下来后,与韩信母子说了一声,便在放入自己马车中不久的包裹里加了点吃食,再召来自己的墨鹰乘霄,让它驮着她往沛县飞去。
这一幕,巡狩队的人虽已经见过两次了,但仍会不由自主的观看,同时在心底羡慕。
可比起他们,第一次见到风烟骑鹰的韩信,还要更激动一些。
他在下方双眼放光的看着飞远的乘霄,待看不见墨鹰的影子后,才不舍的收回眼神。
“阿姊竟有鹰为坐骑。”他略微兴奋,喃喃自语。
……
本已暖和的春日突然降温,倒春寒的温度,几乎可与冬日相媲美。
但这到底不是冬日,沛县路边的花朵仍旧开着。
风烟到了沛县后,改为步行。
她背着包裹,行走在一无人的路上。
“嘿!”
一处水塘边,突然窜出几人挡住了风烟的去路。
“不知姑娘去往何处?怎独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