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靠美食系统在大秦搞基建 > 第201章 百家合队而共利秦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百家合队而共利秦民

风烟用手中的弓碰了碰脚边的枯草,“黔首为植。”

又碰了碰枯草下的土,“百家若土。”

“植虽以土而生,却可……”

风烟指向另一处的枯草,“择地而活。”

黔首看着如这些枯草一样麻木,没有活力,任人摆弄,但草木会把根系伸向更肥沃的土壤,黔首也会向着更好的法度。

或许这时候的贵族们不在乎黔首,但他们却不会不警惕黔首。

毕竟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有奴隶和平民起义的。

比如郑国的奴隶起义,数千奴隶与贵族交战,虽然最后败了,但却无一个奴隶投降。

比如楚国奴隶起义,他们看准时机,在吴国大败楚国时发动起义,数万奴隶杀得楚军丢盔弃甲,连楚昭王都被奴隶刺伤,若非秦国支援,楚昭王能不能活都是问题。

奴隶起义还有着名的盗跖(zhi)起义。

除此之外还有平民起义暴动。

比如庄蹻起义(注)。

比如周历王时期的‘国人暴动’,这场暴动让周都镐京有了一段没有国君的岁月。

还有卫国的‘国人暴动’,连国君都被轰走了。

郑国的子孔也是被‘国人’推翻的。

陈国司徒辕也被‘国人’赶跑……

虽然除去盗跖起义和郑国奴隶起义,以及某些暴动外,其余都由奴隶主引导带领。

但这也足够让贵族士人们知道黔首并是非任由他们搓编拿捏的。

更何况,春秋战国还有‘民溃’的现象。

黔首逃向他国,这也是一种反抗,同样会让受人‘供养’的贵族们警醒。

淳于越是儒家人,他熟读儒家典籍,他还是博士,可翻阅宫中各种书籍。

这些历史,他想必是知道的。

所以他很清楚黔首代表着什么。

他一时无言。

而风烟的话却未停下。

“于帝王而言,何法为国法并非定法。”

“法家、儒家、兵家、道家、墨家、农家、纵横家……何家之法可强国治民,便是可用之法。”

“若君王之力雄厚,糅百家归一而用,也未尝不可。”

就像始皇帝的朝堂,各家臣子都有。

若非历史上大多儒家臣子不干实事,想要出头的也只一味地谏言,一味的想要恢复周礼……

他们也不会只待在博士这一虚职上。

淳于越被风烟的话惊到。

糅百家归一而用!?

简直……

大胆!

可……

淳于越苦笑。

他也想到了始皇帝朝堂上的各家臣子。

天空再次下起了雨。

风烟抬头望天:“君为天,雨为法,民为植,百家为土……”

风烟把头回落,伸手接住落下的雨,“润泽全境,方是盛况。”

这次的雨有下大的趋势,继续打猎就不再方便了。

风烟叹气,转身看向淳于越。

“博士,雨大矣,雨中狩猎不便,应归队矣。”

话落,风烟率先往山林外走去。

应归队矣?

百家合队而共利秦民?

淳于越迈步跟上风烟。

他看着风烟的背影有些恍惚。

他想到了吕不韦。

风烟和吕不韦一样,都是商人出身,都有杂百家而用的理念。

但风烟和吕不韦又有些不一样,吕不韦念权,而风烟更看重秦国的发展。

“杂家……”

一声轻叹传出,很快消散于山林之中。

出了山林后,风烟和淳于越分别走向自己的马车,只是一人面色郁闷,一人复杂纠结。

——注——

盗跖史称柳下跖,柳下是地名。

盗:这里指起义的人。那时候大盗不一定指小偷,平民叛乱也被称为大盗。

跖:赤脚的奴隶。

盗跖起义=奴隶起义。

庄蹻的记载很矛盾,楚国有他是大将的记载,还有庄蹻入滇的记载,同样也有他带人起义的记载。

嗯……或许大将庄蹻和起义首领庄蹻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