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靠美食系统在大秦搞基建 > 第114章 报纸、布告吏、初步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报纸、布告吏、初步科举

风烟转身离开,出市后,又在市门处停下。

市门处有一公示栏,这是新设立的东西。

上面贴着一些政令,还有大秦的第一刊报纸。

大秦的官方报纸《秦报》,暂订为一月一期。

目前分为政令、新闻、普法、学说、娱乐五个板块。

政令以朝堂下达政令为主,新闻是小说家收集起来的各地见闻,需以实事为主。

普法,给大秦百姓普及律法。

学说,是留给百家刊登文章的板块,第一期上面只刊登了法家、秦墨(相里墨)、小说家、和为秦所用的儒家学说。

娱乐板块上登的是一些奇闻异事,这个板块并不在乎是不是事实,只要能吸引人就行,当然,内容也不能太过离谱。

大秦识字的黔首并不多,报纸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但没关系,朝廷新设立了一个‘布告吏’的职位。

布告吏每天会在公示栏前宣读报纸。

有布告吏在,就算是不认识字的黔首,也能了解政令。

“通法者考吏……”布告吏读着政令。

秦朝原本的上升渠道,除了军功,还有通法……

只要识字,通读律法,通过考试,就可以为吏官。

不过,大秦识字的黔首太少,六国贵族心又不在大秦,不想为秦做事。

而那些家道中落,无背景的人,许多都是贵族养的门客,他们受贵族恩惠,主人不同意,自然少有人背叛。

这就导致了大秦哪怕给了黔首上升渠道,也仍旧缺吏。

风烟把科举制告诉始皇帝后,始皇帝并未照办全收,而是经过删改增加,弄出了初始版本的科举制推行。

各地普法的官吏,多了一个挑选合适黔首识字的任务。

秦原就有‘以吏为师’的政策,虽只是吏官为想要了解秦律的黔首普法,不教识字,但正是因为有这一政策,现加吏官授字之策,才更易实施。

有李斯等人编撰的《大秦字典》在,教授黔首识字,也更容易一些。

另外,官吏的考核,也有所改变。

不再是需要什么官吏,就由那官吏的上级考核,奏上任用。

而是想要为吏者参加县考,合格者再参加郡考,随后由郡守把任用名单上报,始皇帝批准后才能上任。

至于入咸阳考核?

这倒是不用。

毕竟这考核挑选的是底层官吏,不是可管理一方的县令、郡守,也不是挑选中央官员。

而这些官吏里会不会有大才……

初步科举的实施,只为挑选底层官吏,后续还会更改完善。

到那时,有志者,可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的初步推行,并未达到知识普及于底层黔首的目的。

普通黔首识字,仍旧困难。

但至少,有了惠及普通黔首的苗头。

以秦目前的情况,这样,已经算是可以了。

毕竟,秦朝的贵族会防备,开民智的后果,大秦目前还接不住。

慢慢来,教育普及,总能成功。

风烟转身,走向公示栏另一边,那里有一个刚建起来不久的亭子。

那是专门卖报的亭子。

虽然公示栏前有布告吏宣读,但识字且不缺钱财者,一般都会选择自己买一份报纸。

因上面有政令,还有各家学说的原因,有人还会收藏报纸。

报纸发布已有一周,前些日子买报纸的人太多,风烟就没凑热闹。

现在人少一些了,她才打算买一份报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