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不要把春秋小说家和现代挂钩哈,可以把当时的小说家看成以:记者、编辑、说书、信息、舆论……为一体的职业。
……
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一向是不入流的派别。
无论是帝王,还是贵族、士子,都不甚重视。
可这个不入流的派别,在普通黔首心中的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
或许普通黔首自己心中没什么感觉。
但……
小说家不止是为他们讲故事,给他们带来乐趣的人。
还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
也就是说,普通黔首对天下的了解,基本来自于小说家……
就如,有人从《三国演义》里了解东汉末年。
从《封神榜》里了解商王帝辛一样。
秦时的小说家,与后世专门写小说的作者不一样。
这时候的小说家为了素材,会主动接触底层百姓,在各地收集民间传说,了解民生、风俗……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底层百姓的声音。
用他们,就基本等于掌握了民心。
小说家的用处之大,出乎于始皇帝的意料。
最为重要的是,小说家从未走进过政治中心,若是秦肯用他们……
那他们对秦的认可和忠心程度,绝对不是其它家能比的!
始皇帝心中震惊,以至于直接在面上表现了出来。
不过很快,他又收敛好了神色。
“未曾想,小说家竟有如此大用!”始皇帝感叹。
书,时以:天下、国策、思想、治世……为上。
农、医、工……为辅。
诗、歌……为冶情。
小说、故事……是消遣之物,甚至是上不得台面的消遣之物。
作为帝王,且是生活在古时的帝王,自然不会去想小说家能给帝国带来什么作用。
可当风烟把小说家对国家的作用摆在了面前,始皇帝自然不会轻视。
……
风烟离开后,始皇帝拿着书,慢慢翻看起来。
这些书,始皇帝越看,越心惊。
书上所讲之事,所记之物,所载之法,所书之工……
书上对人心的了解,对家国的认知,对万事万物的探寻……
其上的医药、生灵……武器……
太过匪夷所思,太过强大!
强大到……
仿佛不是出自于本世界。
而能拿出这些东西的风烟……
“烟,究竟……人否?”
始皇帝头皮发麻,心中升起了一股空茫、慌乱,无力之感。(注:生物本能,不是黑哈。)
这并非始皇帝害怕了,而是一个低等文明,面对未知的高等文明时,生灵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本能忌惮。
虽然,此时的始皇帝或许还不了解什么叫‘文明’。
但生物链中弱肉强食的法则,是刻入每个生灵基因的东西。
这,足够让他产生警惕之心了。
半晌,始皇帝褪去一切外露情绪,继续翻看起这些书来。
不管如何,风烟未曾露出敌意,她给的,也对秦有大用。
无论风烟有何目的,他都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强大大秦……
实力,才是一切。
……
风烟不知道始皇帝因为她送的书,而对她产生了忌惮之心。
可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在意。
这是人之常情,她理解。
更何况,始皇帝并不会拿她怎样。
毕竟她用处大。
而且忌惮,同时也代表了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她有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