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望着楚天他们三人离去得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他本以为,凉州和松州的两仗,是他这辈子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
而且,吐谷浑单于和王子,都已战死,几乎等于灭国。
没想到,如此功绩,在楚天眼里,目前的他,还不能跟秦始皇和隋炀帝比肩。
宣政殿内没有跟着离去得国公,心里跟明镜似的。
房玄龄拱手拜道:“陛下,大唐还处在上坡阶段,您切不可因为楚天的几句话,而生出疑心。
他还年轻,说话口无遮拦…”
“哼,是不是口无遮拦,朕自有分晓。”李二打断了房玄龄的话,他已经有些讨厌他们这些为楚天说话的人了。
李二沉下脸来,看着李君羡,眼里尽是冷厉。
“李君羡,这次二十板子先记着,去将袁天罡请来这里。”
“是。”
如蒙大赦的李君羡,赶紧拱手,拔腿就跑,生怕李二反悔,先打他板子。
而李二现在的态度,让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刘政会他们有些担心害怕。
这两仗下来,从此,西南边、西北边,已经没有国家可以和大唐叫板了。
而如今的大唐,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或许真的想拿要楚天开刀了。
如此下去,我们这些人呢?以后还敢直言劝谏吗?
“段伦,以你工部现在的能力,能造出火药和炮弹来吗?”
李二毫不忌讳的,在这么多人面前问道。
同时心想,如果工部能造,那么楚天,你就真的没有必要活着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朕的面子,你真当朕是个傀儡皇帝不成?什么都要听你的。
听到李二叫自己,段伦心里妈妈批,老子这段时间光想着挣钱,哪有心思想这个。
有楚天在,我还操那心干嘛!轻松自在,不好吗?
他正了正身子,拱手道:“陛下,那火药配方,一直掌握在楚天手里,臣不知如何配置?”
“如果有配方,你能否造出来?”
“可以。”
李二挥了挥手,示意段伦退在一旁。
心里,盘算起打火药配方的主意。这种东西,只有拿捏在自己手里,他李家的皇权,才有保障。
而不是让一个官职都没有的人,对他指指点点。
楚天三人路过承天门的时候,与一个脚步匆忙,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撞了个满怀。
青年揉了揉自己的身子,抬起来来,准备拱手致歉。
当他看到楚天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观此人面相,明明几年前便已死去。为何还活到现在?
还有,为何我看不透他?有心无相,却又有相无心。
更让人奇怪的是,他的头顶,伴随着紫微星光,有此相的人,不是帝王,就是命运贵不可言之人。
可我为何窥探不出他,莫非这就是我和师兄得差距?”
而在这时,魏徵看着这个被撞,却愣在当场的年轻人,皱眉道“小伙子,毛毛躁躁成何体统,走路悠着点。”
青年这才反应过来,拱手致歉道:“不好意思老先生,某乃钦天监将仕郞李淳风,因有急事面见陛下,不小心冲撞了老先生,万望勿怪。”
魏徵点点头,这年轻人还算有礼貌,对老年人,也算尊敬。他们三人,也没有被装出什么毛病,也就没有为难他。
“无妨,老夫魏徵,陛下在宣政殿,你快去吧!”
“啊!哦!”李淳风一直盯着楚天,魏徵说话的时候,他也是心不在焉的。“原来是郑国公当面,淳风失礼了。”
魏徵微微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跟楚天两人,扶着程咬金走上了承天门外的马车。
而楚天,心思骤起,这李淳风和袁天罡师兄弟,是当之无愧的相面大师,所做推背图,更是道尽了李唐国阼。
在这种人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他肯定是看出了什么?这么急着去见老李,定是有什么大事。
而我现在又和老李面和心不和,万一他看出了什么,我在大唐,将再无容身之处,是时候准备退路了。”
在侍卫的通报后,李淳风走进宣政殿。
“臣李淳风见过陛下。”
“李爱卿免礼。”李二袖袍一甩,看着他这么急促得样子,肯定是有什么事,于是问道“爱卿今日来此,是有什么事吗?”
李淳风拜道:“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西南方向,有月犯外屏,侵帝阙之象,主大凶之兆,恐有帝星将陨。”
“什么?”李二心神一震,他对于星象一说可谓深信不疑。随后他又想起什么“你是说西南方向?”
李淳风恭敬道:“正是。”
李二来回踱步,而这时,房玄龄出列,拱手拜道:
“陛下,西南方向,乃是吐蕃。
王将军的捷报上说,我大唐灭了吐蕃三十万大军,又因程处亮身死的缘故,欲往吐蕃报仇,会不会是这个缘故?”
“玄龄所言极是。”李二联想到刚送来的捷报,点头道“今大唐强盛,徒兵一千可敌敌夷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朕观那吐蕃,也该到了亡国边缘。”
一直沉默不言的刘政会,有些担心的说道:
“陛下,千余人能歼三十万众,皆赖大黑棍之威。如今不知其所耗几何?贸然进攻吐蕃,会不会…”
刘仁政会没有说下去,如果炮弹足够,那灭吐蕃一国,自然轻而易举。
如果没有炮弹呢?你这一千多人去帮程处亮报仇,岂不是以卵击石?
自从见识到了火药和榴弹炮的威力,冷兵器的厮杀,对于李二他们而言,已经变得嗤之以鼻了。
开疆拓土、攻城掠地,如果真要拿人命去填,真的要慎之又慎。
毕竟,他李二一言就可决千万人的生死。
而楚天帮他培养的这些特种兵,如果全都死在外面,对大唐来说,也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再加上他和楚天的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他再不珍惜这些人,楚天一‘走’,他可能会后悔。
但是不报此仇,会寒了程咬金和将士们得心。
正当李二犹豫不决时,李君羡回来了。
“陛下,不良帅在殿外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