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秦国公,这自行车要多少钱?哪里可以买的到?”
楚天很是满意这个青年男子的配合,嘿嘿一笑道:
“啊!这位仁兄问的好,这个自行车啊!乃是我大唐集团,经过反复研究,花费无数人力财力,最终确定用精钢打造而成。
为了惠及普通民众,我们大唐集团目前定价在一贯钱一辆,门店在大唐书库旁边。”
楚天说完,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这确实是大唐集团的作风,东西好。价格便宜,普通老百姓都买的起。
诸如卫生纸、宣纸、书籍之类的,颇受百姓和文人士子喜爱。
别的地方不知道,光长安城得百姓,目前在大唐集团工地做工的,都赚了不少钱,买一辆自行车,真的是小意思。
“一贯钱?”
“怎么这么便宜?那马车可是要四五贯钱呢?而且还要给它喂这喂那的。”
“走走走,赶紧去买一辆,这也太拉风了。”
“王兄,等会儿,我和你一同去。”
…
楚天有些无语,这么受欢迎的吗?他很想扇自己一耳光,早知道定价就高一点了。
不过目前就造了这么一辆,想买也买不到啊!
而且,楚天的本意,是把这些自行车卖给去大唐学府的师生的。
如果被这些人给抢先一步,那些师生咋办?
送上门来的钱,也不能不赚是不是?
楚天露出奸商的笑容和嘴眼,随之大义凛然的说道:
“诸位莫急,先等等,听我说两句。”
那些急不可耐,想要立刻拥有自行车的人,对这秦国公,还是有些好感的,毕竟他们能出头,有书读,有活干,都是眼前的年轻人给的机会。
他们停下脚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楚天。
“诸位,首先感谢你们对大唐集团的信任。但是这个自行车,我刚才也说了,都是采用最好的精钢打造,制作不易。
眼下大唐学府开学在即,我们大唐集团决定,这第一批车,是留给每天长安城和东郊两边跑的师生准备的。
你们现在去,也买不到,不是不卖给你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更需要。
如果你们确定要买的话,可以等下随我到大唐集团登记,先缴纳半贯钱定金,一个月后带着剩下的半贯钱,到车店提车。”
作为后世之人,怎能不懂得一些营销手段呢?
我拿你们的钱,去生产我的产品,在卖给你们,我不但赚的盆满钵满,你们也不亏啥。
刚才提问题的这个青年男子,听到楚天就连这个自行车,都能想到先方便急用之人。
而且这种用料的自行车,价格确实便宜的了一塌糊涂。
他一拍大腿,恭敬的抱拳一礼:“秦国公大义,我等不及。”
随后,他又转过脸去,对着人群大声说道
“诸位,想必你们和小生一样,都对这种自行车喜欢的紧,恨不得立马给自己提一辆。
秦国公刚才也说了,先卖给大唐学府的先生和学子。
他们确实比我们更加的需要,我们就再等等,反正一贯钱也不贵,交半吊钱等上一个月又何妨?你们说是不是?”
要不是楚天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他非要给这个‘托’一笔丰厚的提成。
省去了自己解释的时间,又能大赚一笔,这种好事,真的很少遇到。
人群里,顿时“是是是”,“对对对”的声音,不断的传来。
有的,甚至直接把钱掏了出来“秦国公,我订两辆。”
“某也订一辆。”
看着这群可爱的人,楚天差点泪目。
多好的人呐!只要不嫌蛋疼,自行车随便造。
楚天把刘二黑叫来跟前,耳语了几句之后,对着人群抱了抱拳,拉过刘二黑。
“多谢各位的支持,你们先随黑子,去我们大唐集团登记,缴纳定金,一个月后,来提车就成。”
半个时辰后,众人集结在大唐集团,刘二黑领着人在前面登记,楚天和柳如是又从侧门,走进了客厅。
在刘二黑登记到青年男子时,凑近他的耳边耳语“我们国公爷在里边等你,你从侧门进去,自会有人领你进去。”
青年男子愣然,国公爷为什么找自己?
不过他没多想,趁着人群里的熟人不注意,迂回到侧门,进入大唐集团。
等他进入大唐集团,柳如是已经在侧门门后等着。
见了青年男子,她唇边勾起一抹微笑:“公子,你随我来,少爷等你多时了。”
男子不疑有他,既来之则安之,倒想听听国公爷找自己,究竟有什么关照。
看着这些座三层的小洋楼,以及整个大唐集团的布置,他懵了,这国公爷难道是仙府中人不成?
为何这里的建筑、设施、布局,自己从未见过?
他也算是走南闯北,有过大见识之人,不管是西域的,还是南蛮的,都不及眼前之万一。
来到客厅,他被整窗的玻璃给震撼了。
“这…这么大的琉璃得要多少钱啊?就这么安在墙上?”
这也不是他见识少,换作是谁,都会惊讶的。
因为楚天的琉璃坊,造出的玻璃,只在上层社会流通,民间基本没有受众之人。
“这…”到了客厅,他又震惊了,五六米高的挑高客厅,再一次让这个见识非凡的青年,有了置身在仙府的感觉。
咳咳…
楚天佯装咳嗽两声,提醒他不要少见多怪。
青年男子正了正神,恭敬一拜“钱多多见过秦国公。”
“钱多多,好名字。”
楚天重复了一遍他的名字,由衷的说道。
“多谢秦国公夸赞,某当不得家父起的这个名字。”
楚天见他如此说,来了兴趣。“哦!此话何解?”
可能是迫于来自楚天地位压势,也有可能是钱多多本想找个人一吐为快。
他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身世命运,说理出来。
“秦国公,家父钱生钱,乃是前隋大业年间,钱氏商行的掌柜,家中生意繁多,遍布全国。
后来,隋炀帝征高句丽,因为物质匮乏,派人让家父亲送物资,去了前线。
怎料家父这一去,就是十五年,期间没有任何音信。
后来大唐取缔了前隋,母亲知道,父亲可能永远回不来了,郁郁而终。
某家道中落,现在做些小生意,勉强糊口度日。今日国公爷的自行车,让我想到了做一些小生意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