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欢迎你 > 第10章 甘露殿议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露殿。

“臣,拜见陛下。”

先后走进甘露殿的几位国公,齐齐朝李二行了一礼。

坐在御案前的李二,一手撑着脑袋,在烛光的映衬下,显的有些憔悴。

看着御案上的奏折,沉思着,以至于几位国公到来都没注意。

几位国公,转动着脑袋,互相看了看,一脸疑惑。

“陛下…”长孙无忌拱着手开口道。

李二这才抬头,发现五位国公,躬着身躯,齐齐的在御案前站成了一排,这才开口道:

“诸位国公,不必多礼。今夜召诸位入宫,是有两件关乎国本的大事,需要同诸位商议。”

几位国公皆是一脸疑惑,不知是何等大事,还关乎国本。

李二把御案上的折子给了大牛,接着开口道:“这是江南道刺史张德帅的奏报,你等先传递着看看先。”

长孙无忌接过大牛双手递来的折子,凑近李二御案,借着烛光,看了起来。

不一会儿,把折子传给了萧瑀等人,对着李二拱手道:“陛下,这会不会是张德帅贪功之言,若是如此,有戏弄朝堂之意啊。”

众人皆是不信,唯独梁国公房玄龄不以为然,朝着李二拱了拱手:“陛下,且不先说这劳什子土豆。”

“前隋开皇年间,关中大旱之前,确实是雪情严重啊!”

李二以及众国公,皆是心神一颤,难道这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该如何应对?

李二思索良久,缓缓起身,在甘露殿内来回走了几步,抬头看向众人:“诸位爱卿,此事,当如何应对?”

魏徵上前拱手道:“陛下,玄龄之言,臣也在古籍读过。眼下,离关中大旱还有两月时间。臣建议陛下,着户部拨款,收购粮食,以应对万一。”

魏徵这边刚说完,萧瑀就站了出来:“陛下,多年动荡,国库本是空虚,加上去年关中大雪,拨钱拨粮,早已是入不敷出。”

“那就开官仓放粮。”魏徵很头铁的白了萧瑀一眼。

萧瑀见魏徵逮他就咬,也是急了眼,一甩袖袍:“哼,魏大夫,官仓乃是我朝应对战时之需,所储备的军粮,如何能开得?”

魏徵难得词穷一回,蔫在一旁。

李二看着眼前几人商量不出对策,也是眉头紧锁。

他看向杜如晦:“克明,你说说看?”

一向处事果断的杜如晦,见李二问自己,略微思索,开口道:“陛下,眼下唯有引渭河之水灌溉农田了。”

“陛下,臣弹劾莱国公,欲开渭水,有毁我大唐社稷之嫌。”

渭河乃大唐龙脉所在,所以听到杜如晦的话,魏徵又跳出来了。

“臣附议。”长孙无忌,房乔,萧瑀等人皆是表示赞同。

李二觉得头疼,看向长孙无忌:“辅机,你怎么说?”

长孙无忌对着李二拱了拱手:“陛下,臣,暂无良策。”

“陛下,臣弹劾赵国公,枉食君禄,只知睡小妾,不能为国分忧。”

看着胖的球一样的长孙无忌,魏徵毫不犹豫的又是一阵弹劾。

“魏喷子,你…你这是诬蔑。”

长孙无忌这气的,吹胡子瞪眼。

众人皆是一脸黑线,大喷子,惹不起啊!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退下吧,明日朝堂再议。”

李二很是无奈,见商量不出对策,让几人退去。

立政殿。

长孙皇后伏案正写着女则,见李二到来,盈盈走到茶几前,给李二倒了杯水:“二郞,政事谈完了?”

李二接过水杯,一口喝下,打了个嗝:“几个老家伙,吵吵闹闹,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这个楚天,二郞可让人查过?”长孙皇后试着问道。

李二点头应道:“去年就让君羡查过了,也算清白。不过有一事倒是不明。”

“哦?是何事?”

“君羡查出来的结果是,他之前本是好赌败家之人。但朕观其言谈举止,一点都不像。”

“而且能通过乐器,说出那般感悟!又似有些才学。但朕不明白的是,他何以那般夸大?”

李二有些头疼,接着对长孙皇后说道:“算了,夜已深沉,观音俾,咱们就寝去吧!”

长孙皇后闻言,香靥凝羞道:“二郞,这几天不行,你去杨妃那睡吧!”

李二心里有如一万匹草泥马,老子那啥都脱了,你给我说这个?

太极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牛那极为尖细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太极殿。

李二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王者之气。

百官手握笏板,低沉着头。

昨夜被李二叫到甘露殿的几位国公,也是彼此相看一眼,并没有出来奏事,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事该如何开口。

数十息之后,李二一拍御案:“朕的臣工,是没事可做?还是这天下已经海晏河清了?”

李二的目光,一一扫过底下的文武百官。在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身上停留了一会儿,接着开口说道:

“既然众卿家无事可奏,那么,朕来说一件事。”

百官心神一颤,纷纷站直了身体,竖着耳朵,神态更显恭敬。

李二见众朝臣配合自己的模样,满意的点点头。

“咳~朕昨夜,夜观天象。发现有一灾星,盘旋在关中道上空。”

“朕恐今年关中粮食欠收,所以,朕决定多屯口粮,以备不时之需。”

众臣不敢吱声,竖起耳朵听着,李二继续开口道:“朕决定从内帑拨出三千贯,用以购买粮米,希望各位能者多劳。另着工部,将捐赠钱粮者姓名,刻以碑文,布告天下。”

工部尚书屈突通领了旨,然后就听到朝堂就像炸了锅一样。

“陛下圣明。”阵阵马屁声。

特别是以五姓七望等世家为首的在朝官员,心里不断的盘算着要捐赠多少,因为这可是收割声望的好机会。

昨夜在甘露殿的几位国公,此刻嘴巴张的老大。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