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言在那天外天太虚圣境当中,神巫山巨灵神掌中乾坤宫阙,女戚、女祭、女丑三人怀着激动迫切的心情走入坤阴宫,来到造化谷中,拜见女娲。
见女娲娘娘难得的今日没有开炉炼造,正盘着河边一颗五彩卵石上闭目坐忘观道。
女戚当先紧走几步抢到头前,直接双膝“扑通”倒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唤道:“娘娘!女戚回来了!”
女娲眉头微微一颤,收了个法诀深吸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满脸慈悲含着欣喜的笑容,道:“女戚,这些年来苦了你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哇!”
女祭与女丑也在后边行礼:“娘娘万福!”
女娲颔首,伸手示意:“免礼!你们本为吾之肝肠化生,算来都是我的亲生女儿,何必那么多礼?”
二人自然回应称“是!”静候在旁。
女戚泣道:“女儿不苦,就是想娘娘,想家了!”
女娲将她搀扶起来,拉到河边坐于石岩上,亲自以手舀了些清水帮她洗脸,“若非为了我,你何以受这么些年苦楚,且先洗把脸吧!”
清水抚过她的脸颊,神奇的令她容颜返春,皴皱的皮肤重新变得光滑,白发复黑扬空飘起,一个金圈束着悬着不落,身上破烂衣裳顷刻便成了七彩八宝霓裳,华丽而端庄。
女娲左右看了看,满意的笑了笑,“你且照着河水看看可还有哪里不满意的?”
女戚倩倩探出半个身子到河边借着倒影看了看,感动落泪,道:“女儿很满意!”
女祭与女丑也为之欢喜,道:“大姐,你又变回来了!还是那么美丽!”
女戚回望,抹去眼泪,露出笑容,“你们也不赖,始终如一!”
四人闲唠了一会女儿家体已的话,女娲忽然问道:“太乙那小子可回去了?”
女戚回道:“已经返回阳世了!”
女娲目露欣慰神色,道:“这孩子做的不错,回头你给他送件礼物去吧!”
“娘娘要送他什么?”
“我看他倒是福运昌隆,什么也不缺,却没件像样的衣物,不如给他送套黎光飞云仙衣吧!外加直觐玉璧,容他有事可直接面见于我,不用再走那些繁琐的规矩了!”女娲一挥手,凭空生出一套素白仙衣叠得整整齐齐飘下,衣上压着一面盘子大的白色玉璧,璧上雕满了螺旋纹理。
女戚伸双手接下,“好的娘娘!”
女娲问女戚:“这么多年来,你潜伏天庭中,可探到些什么东西?”
女戚面色变得凝重,低声道:“娘娘,我已经查知娘娘诡变尸身末法三藏封禁之所在!”
女娲惊喜动容,不禁拍掌而起道:“好!”
……
白小乙睁开双眼,一张肥嘟嘟的小脸就映入眼帘,不是小不点还能是谁?
小不点见他醒来,笑容可掬的“哇!”的一声跳了起来,欢欢喜喜转了几个圈圈变作妙花树枝飞插到他头上。
这几天定定看守的任务可把这小宝宝累坏了,一见白小乙醒来,总算是解脱了,马上变回本体睡大觉去。
白小乙也是有些无奈,连个招呼也不打,有这么急不可耐吗?
抬起手来,屋中贴着满满当当的黄纸符箓自动揭起纷纷飞归而来,落入他袖间。
收完符箓,这才起身推开房门。
“嗯?”
门外空空如也,不见一人,地上还摆着一个蒲团。不禁疑惑:我令郑一剑为我护法,他跑哪里去了?
郑一剑的为人性格他是了解的,自己交代他的事情他绝不会弃顾,除非遇到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不得不去处理。
手中放出金目神光一扫,便发现厨房有一道气血身影,其他房间俱没有人在,抬脚便朝厨房走去。
到了厨房果然看到陶小妹整在挑些豆子,唤道:“陶姑娘,不知剑痴哪里去了?”
陶小妹闻言惊愕抬头,喜道:“仙师,您出关了?太好了!”忙将手中活放下,就要起身给他行礼。
白小乙摆手:“不用多礼!还是先说事情吧!”
陶小妹这才作罢,讲述道:“您闭关的第三天,也就是昨天,家里来了一个衙门的差爷,说义云公子与小福公子陷入了危险困境,急需解救,郑师傅才简单的交代我几句,火急火燎的跟着那位差爷走了!”
“原来如此!”白小乙不禁升起担忧,交代道,“你且在家中看守,待我去县衙看看情况如何!”
“好的!”
白小乙出了太乙堂,大街上随便寻了一个路人问道:“大婶,县衙怎么去?”
一个头上插花脸敷红粉的丑姑好似被吓到了一般,“噔噔噔”连退三步,满脸不可置信生无可恋的指着道:“什么?你竟然称呼人家大婶,小女子待字闺中才四十八芳龄,哪里看起来像大婶了?”
白小乙一阵恶寒,嘴皮子抽动几下,忍着笑意道:“对不住对不住,在下方才没有看清楚,这位姑娘,不知可否告知,县衙如何去?”
丑姑插腰赖道:“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万箭穿心的伤害,我不依,你要对我负责!相公,小女子今后就是你的人了……咦?人呢?”
白小乙实在忍不下去了,一个晃身,消失在了原地,飞到高空,放眼一扫,便找到了县衙所在,投身飞去。
暗自揶揄:我费那劲问她做什么?
两个看守县衙大门的兵卒正在挨着墙昏昏欲睡的打着哈欠,忽然面前现出一个俊美的青年道人,张口便喊:“无量福寿!两位善士有礼了!”
两人吓得一激灵连忙站直了身子,睡意全无。因着最近县里正闹怪事凶案,县太爷对这些方外修行之人尤为客气礼遇。他们两个更不敢开罪,连忙客客气气的笑问:“这位道爷,您可有事?”
白小乙便道:“劳烦两位善士给我通报知县,太乙堂太乙道人求见!”
“好的道爷,您稍候!”其中一个兵丁朝内跑去通禀,另一个继续留在原地看守门户。
过不多时,那前去通报的兵丁返了回来,说:“道爷,我家大人请你入内!”
“头前带路!”
兵丁领着白小乙穿廊过院,来到公堂后面一侧的后堂,早有两人恭候而立。
“可是混元伞太乙真君当面?”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着急的问道。
白小乙先是打量了两人一眼,官服中年者大概便是知县,一脸的清瘦,目光刚正不阿,一眼可知是位清廉正直的好官。
另一位也是个中年瘦者,身穿灰色长袍,头戴儒士帽,一身的文气,猜测是师爷谋隶之类。
白小乙不卑不亢,稽首道:“正是在下,见过县尊,贫道有礼了,”
两人面露震惊喜色,急忙要深躬作揖行礼。
白小乙两手一把托住他们,不解道:“两位何必行此大礼?贫道不过一介方外之人,不拘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