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国使团收到拒婚回信的反应,比周恭帝想象的要平静。

甚至使团离开梁京的时间,也比他设想的要快。

其实不是所有使团都没有因为拒婚一事生出波澜,比如西夏使团。

只是不同的声音,被拓拔宇压下去了而已。

这次与梁朝的和亲,本是主和派为了制约主战派,提出的维系两国盟约的缓兵之计。

主战派本就趁着游学想要纵火刺杀于他,借机诬陷梁朝,如今联姻未成,西夏朝堂定会再生事端。

所以拓拔宇接到周恭帝回信的第二天,就在梁朝官员、军队的护送下,启程回国。

他必须尽快回西夏,给可汗一个交代,再同主战派好好算算账,让他们打消掉与梁朝开战的念头。

以前他或许会觉得弱肉强食,天经地义。

但如今,他爱慕的女子是一国公主,这个国家的存亡,对他而言就不止是一片土地的归属问题,而是她能不能过得如从前一样恣意、自在的保障。

至于一纸婚约?没有成婚之前,对他而言只是废纸一张。

就算成婚又如何,依照西夏收继婚制,兄嫂婚,舅侄婚都很常见,他娶一个外姓外族的丧夫女子,更是小事一桩,不足为奇。

所以拓拔宇离开得很干脆,只有把西夏的情况整顿好了,他才能后顾无忧地迎接他的新娘。

耶律和泽和司马明轩的离开,更像是出于逃避心理。

只不过一人是受了情伤,害怕自己忍不住死缠烂打,会惹心上人不喜;

一人是压抑着真实的感情和欲望,担心自己会给心悦之人带来伤害。

萧渊留下几箱礼物,就带着吴越使团没有留恋地离开了。无论是护送的梁朝官员,还是吴越随行的皇族子弟和使者,都没有看出他有丝毫异常或者低落。

仿佛请婚一事,于他而言不过是随意之举,得之幸,失之命。

不少人都在心中感叹,不愧是宰相之子,胸怀天下,不拘泥于儿女情长,潇洒恣意。

只有打开了呈于殿中的几箱礼物的锦华轩众人,才知道真相。

一箱箱的金银珠宝、玉石摆件,哪怕是见惯了帝后给乐安公主的赏赐的锦华轩宫人们,也对这隆重的谢礼惊讶不已。

温舒窈拿起放在其中一个木箱中,堆积如山的珠宝最上面,写着“乐安公主谨启”的信封,倚着美人榻,取出信纸。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忆席间初遇,一见忘俗,思君朝与暮。西园再会,妙笔生花,始知相忆深。合围而猎,绯装骑射,恣意驰骋,脉脉此情谁诉。七夕夜放花千树,星如雨,蓦然回首,秋水剪瞳,梦长君不知。青梅竹马,琴瑟和鸣。落花有意,流水无心,此一别,相见更无因。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言不尽意,恨无绝期,伏惟珍重。”

字字诉衷肠,以退为进,暗度陈仓。

温舒窈将信放回信封中,与其他珠宝一起封存在木箱里,放进库房。

她向来对别人的爱意,就算不能回应,也不会随意践踏。

但萧渊所赠之物,皆是情意,不适合她平素梳妆打扮时用,尤其不应在傅怀瑾这个未婚夫面前佩戴。

所以只能封存在锦华轩的库房里,妥善保管。

——————————

白驹过隙,时过三载。

门前鸢尾绿蒹葭,翠染眉尖似柳芽。

蛱蝶衔春频顾盼,芸窗静待紫荆花。

“公主,傅世子到了。”青黛轻声转达宫人的通报,唯恐惊扰了眼前的绝色佳人。

倚着锦窗,望着园中春景发呆的美人转头看来。

十八岁的温舒窈,少了些豆蔻年华的天真稚嫩,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花羞玉颜。

秀色掩今古,芸芸众神赞,冰肌玉骨魂牵萦,明媚娇艳众人怜。

“请世子进来。”温舒窈和傅怀瑾的婚期就定在这个梅月(四月),距今只剩一旬。

这三年里,两人常如初识之时,微服出宫游玩,起初只限于京城与京郊。

后来温舒窈说服了帝后,在带着数百护卫,以及上百暗卫随行的条件下,出游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梁朝的国境之内。

当然,在此期间,傅怀瑾作为殿前军副都指挥使,谨遵皇命,既负责乐安公主的贴身护卫,也兼任巡检使,沿路巡查各州县。

温舒窈并没有同小说女主一般,在古代世界开店经商、一夜暴富的想法。

但梁朝帝后、太子兄长,以及顺承郡王府的众人、锦华轩伺候她的宫人,对她都是真心相待,百般呵护。

受人之惠,投桃报李。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造福百姓的事情,温舒窈并不排斥。

但是,既然这个世界有她这个任务者,就不能排除会有其他穿越者的存在。

过于标新立异、不合时宜,暴露自己的举措,一贯谨慎的温舒窈,觉得并非明智之举。

所以一边旅游,体验当地风土民情,温舒窈也会一路探寻当地的书坊,视察当地的农耕,一边收集书册资料,记下农夫工匠闲谈。

最初随行众人只以为是公主的一时兴起,短暂爱好。后来养成了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学会了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始收集信息。

两年之后,温舒窈结束了第一次梁朝各大州县访问之旅。

回公主府休整了一日,进宫赴帝后与太子在坤宁宫,为她所设的接风宴。

食讫,温舒窈命宫人将一木箱抬至殿中。

箱中所装,是她这两年里整理的《州游记》,汇编了所游各州手工业、农业技术资料。

包括农耕、农具、冶铁、制盐、水利等各个方面,列出了各州县不同的制度、技术方法、最终效果、各自优缺。

并结合自己在现代积累的知识,以及系统基于这个时代所给出的改善方法,整理出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的改良意见。

梁朝共设三十府,两百余州,上千县。

温舒窈虽然只游历了其中比较大的几十州,但正因为都是经济水平、工农业发展还不错的地区,所以整理出的各地举措也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