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宫秋 > 第688章 入西域(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同意下达那道可以让朝野上下满意的军令之后,赵崇的心里几乎就没有平静过。

毕竟大战刚过,就如此急切的将战功卓着的西军老营谴往西域,去面对那位大都王庭金帐里继位已经数年的大可汗亲自封赏出来以牵制南朝的南面王,在这位年轻的天子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件多么正确的决定。

虽然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于这一策略是无比赞同,同时也深知那位心高气傲的木讷将军对于能率孤军入西域,也有求之不得之意,但是内心的波澜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如此的一场冒险,风险之大,可以说是关乎后继西军的整条防线安危,甚至是自己一意孤行,行迁都之事后大雍社稷的安危。

要知道这一万骑老卒,可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若是一旦有个什么闪失,导致损失太大的话。对于刚刚稳固了雍凉防线的大雍来说,无异于一场大的灾难。大到作为帝王的自己都能感受到切肤之痛!

当年的琼州八万少年,如今伤亡早已经过半。而这一万西军老营中,几乎集中了九成以上当年分自朱雀卫的琼州少年。若是一役覆没,足以让军中几位,位不高,但权重的将军心颤不已了。

刚刚结束的这场大战,虽然消灭了数万凉骑,但是大雍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战果,战功和战损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永远是呈现在好战将军和狂热帝王们面前的一道警醒剂。

因为这些战果和战功,全部都是将士们一刀一枪砍杀出来的,也是一条命一条命替换回来的!

此次赵崇巡视关中边军,第一站就选择了这支万骑规模,从西军中脱离出来的骑兵,实在是有些安慰的意味。作为一名帝王,有时候也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此种结局还是有心人为了弥补那位退隐老丞相的用力过猛而为之的好心提议,恰好可以堵一堵那些借题发挥的文官们的悠悠之口。

好处就是虽风险巨大,但是好歹可以让那位在帝王心中分量越来越重来的将军避免了一次因临战指挥而几乎犯了众怒的决断。

尽管在沙场老将们的心里,都是明白,那次结束不久的战事之中,主将虽是牺牲了部分部卒,但是于大局上其实并无大的过错。

但硬要说如此是在牺牲步卒,搞派系争斗的话,也有些无可反驳。毕竟骑兵休整不动的决战前一天,步卒损失有些太大!

君臣两人在军营之中,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但是无论是赵崇还是李文朗,心中所想,对方似乎都是清楚明了的。

只是相对无言的君臣不愿意露出那些小儿女般的临别怯懦之象。

......

五千老卒缓缓出军营的时候,已经是旁晚时分。出营不过二十里便分作数十支大大小小的队伍隐没进了黝黑的荒山野岭和无边的夜色里了。仿佛瞬间扑进了一只身形巨大到没有边际的巨兽狰狞硕大的口中。

随着五千骑出关,散入雍凉对峙一线以北的北凉辖地之后,朝堂上汹涌的力主惩处李文朗的声音戛然而止。似乎朝中的众人对于这样解决方法都是颇为认同的。

只有那位默默在边关打熬的数年,这次好心提议的探花郎似乎有些别样的黯然。

临时的府邸中,亲自回临安姚府送信的府中老管家又是一路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带回来的是姚秀夫的一纸手书。

这位历经数年官场修行后,颇有些自信与踌躇满志的大雍琼州开科的第一位探花郎展信后却是楞住了神色。

因为展现在眼前的家书,从头到尾并无一字,乃是一张白纸!

抬眼看向管家的时候,管家也是一脸的狐疑。

“家父可曾有言?”姚元兴楞了片刻之后,便有些隐隐的明白了过来,但还是确认般的追问了一句。

“回大公子,老爷并没有让老奴带什么特别的话语,不过是临行前嘱咐了一句,让老奴不必回临安,就跟在大公子身边,替公子打理打理长安姚府的杂事罢了。

具体事务还请大公子示下。”老管家眯起眼睛,先是回忆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回道。

“既是如此,这一路风尘辛劳,还请老管家先下去休息几日吧。以后这家里的大小事务就劳烦您老了。”姚元兴内心暗自舒了口气。心中对于老父的安排似乎可以完全领略了。

好在自己的应对虽不算完美,也不至于犯错。心中大定之后,便对着老管家笑言道。

此时的的长安城中,不大的旧时府衙的厢房里住着的如今大雍朝堂上位列文官第一的孟杰也是一人独坐,感慨不已。

眼前这有些纷乱的朝局走向倒是有些让这位宦海沉浮了数十年的老人都有些看不明白了。

作为曾经的同僚,自己深知那位赋闲在临安的姚丞相,不可能会如此的将矛盾挑明了放在朝堂上和年轻的君王叫板的。且不说姚秀夫身为三朝元老,对于朝廷的忠诚那是无可置疑的。

就以当今的这位皇帝所展现出来的手段和城府,也不是能让一个臣子敢于如此跋扈的。

那位兵部尚书,在上任之初,曾经问计于自己的举动,如今看来,不过是给朝廷和自己释放了一个绝好的烟幕而已。以如今兵部上下已经显现出来的口径一致的程度来看,兵部已经可以说是铁板一块了。

而那位探花郎却是在朝议争执最激烈的时候,一句“尽快考虑入西域”就让兵部和文官的声音嘎然而止,要说两者之间没有默契,除非是自己眼瞎了。

原本以为是姚老儿要强推探花郎入阁,以如今这峰回路转的局面来看,只怕是自己度量格局还是太小了。

姚秀夫放着水军的大船不坐,显然是没有要入长安的意思了。

安心孤守临安,而不是顺着君王的意思数千里跋涉来长安,其中怕是有要彻底退隐了的意思。

不动,即是表态的话,那么这次一手推动起来的朝议波动,就只是要试一试自家的探花郎的应变的本事吗!

唉,有子如此,姚老匹夫也算此生无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