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见冯胜也来争宠,急切的补充道:“还有上好的毛皮,大狗熊的,大老虎的,狐狸的,野狼的……大孙喜欢什么样的都有。”

皮草!

朱轩暗道,皮草这玩意,在上一世他也只是听说过,从未触碰过,听说一件皮草大衣需要几千上万块钱。

“爷爷、鸭毛的保暖性能特别好,用鸭毛制作的衣服和被褥,比之棉花好很多。”

“如今大明都是直接找地方扔了鸭毛,实在是太浪费了。”

“而我有办法去除鸭毛的油性,还能去除异味。”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别人随意丢弃的东西,到了我手上,就是金山银山。”

“再说了、大明虽然也在种植棉花,但产量依旧不高,大部分百姓根本买不到棉花,冻死在寒冷的冬天。”

“如果能把鸭毛利用起来,就能解决一部分棉花产量少的问题。”

“比如富人都穿上羽绒服,富人不需要棉花是不是棉花的价格就会降低,更多的百姓才能买得起棉花过冬?”

朱轩这些话通俗易懂,大家都听得明明白白。

比如大明每年棉花的产量是一百斤,富人消耗了八十斤,只剩下二十斤供应给普通百姓。

如果富人都使用羽绒服饰,那么、富人原本使用的棉花都会供应给百姓。

因此、不仅棉花的价格会降低,能买到棉花的百姓也会更多。

“大孙、你真能处理好鸭毛?”朱元璋兴奋道:“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能造福百姓的大事。”

此时、鸭毛在他眼里绝对是宝贝,值得使用人力物力去收购。

对于穷人来说,只要冬天不挨冻,身上穿的有没有臭味无所谓。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根本不在意鸭毛有没有油脂,是否有臭味。

可惜、普通百姓家里饲养的家禽很少,一户人家也就饲养几只家禽,能得到羽绒很少,根本不够用来填充衣服被褥。

更何况、普通百姓家里,也舍不得宰杀家禽吃肉取毛。

反观那些地主,有不少地主饲养了大量家禽,他们不仅宰杀家禽吃肉还出售贩卖。

剩下的羽毛因为有油脂和臭味,一点都不稀罕,但他们也不会好心送给穷人,穷人也不敢上门讨要。

“当然能,你们难道忘了我生产的香皂,香皂是碱性,是去油脂的好东西,加上香皂的香味,还能去除羽绒的异味。”

“当然、除了使用香皂,还有一些工序才能处理好羽绒。”

朱轩不动声色的把目光看向李善长,心里暗道,自己又冲动了,这老家伙不会让他的族人抢购羽绒吧?

而且、这老家伙也知道香皂的制作过程……

好家伙!

朱轩暗道失策了,以后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好……非常好……”朱元璋哈哈大笑道:“咱会派人去收鸭毛,你尽快安排修建工厂,最迟三天,咱就能让人送几车过来。”

想弄鸭毛,对于朱元璋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应天城的菜市场,每天都要大量宰杀家禽,还有那些酒楼也是一样。

“好的爷爷,回去以后我就安排修建一家羽绒加工厂,把需要的设备图纸绘制出来让人打造。”

“有了羽绒加工厂,那些退伍老兵就有合适的去处了。”

朱轩也很开心,他招募的这些退伍老兵,虽然已经安排了一部分,但因为身体伤残不同的原因,还有不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

而这些退伍老兵都不想吃白食,每天也去帮工,有去生产蜂窝煤的,有去饲养场的,还有的去跟着开荒……

他们的身体情况,朱轩是真不愿看到他们去干重活。

可他劝了几次也没用。

如今开办羽绒加工厂,有不少轻松的活计,恰好能安置他们。

“小朱轩、如果从其它府运送回来,会不会坏了?成本会不会太高?会不会不划算?”冯胜开口问道。

他接着又补充道:“应天饲养的家禽确实不少,但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能把全国的羽绒都收集起来,就能生产更多的御寒之物。”

“冯爷爷、只要晒干以后,一两个月是没问题的,鸭毛压实了也不是很占地方,运送成本问题根本不用考虑。”

“而且、羽绒服饰的消费人群是富人,售价肯定不会低,利润可以达到几十上百倍。”

他说的是实话,前期鸭毛不用钱,成本只有运送和人工。

即便后面有人找到处理鸭毛的办法,收购鸭毛的价格上涨也无所谓。

朱轩已经在计划扩大鸭子养殖规模了。

朱轩也没跟大家说,羽绒是鸭子腹部那种绒毛。

都什么年代,还计较那么多干嘛,有御寒的衣服就不错了。

比如翅膀上的羽毛,朱轩可以让人把羽轴给剔除掉,这样的羽毛虽然比不上腹部的羽绒柔软,吸汗效果和保暖效果也比不上腹部的羽绒。

但可以分档次售卖啊。

李善长听得很是心动,皇长孙这脑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全是超级赚钱的生意。

他现在也只能眼馋,他可不敢这个时候跟朱轩抢生意。

他这些年本就过得忐忑不安,如果这个时候跟皇长孙抢生意,家里的鸡蛋黄都要被摇散。

当然、等有别人也开始做这门生意的时候,他让家里人做这门生意就没问题。

古代的水产资源就是丰富,首先是环境没有污染,然后就是捕鱼技术落后,人口稀少。

因此、河里的鱼又大又多。

就好比后世长江禁渔十年,才三四年时间,长江里的鱼群就快泛滥了。

在这么丰富的水产资源下,朱轩钓鱼从来就不会空军,而且每次的鱼获都不错。

就比如、今天朱轩钓了十条鱼获,这还是两斤以下的都扔河回里去了。

他留下来的最小的都有三斤以上,最大的有十几斤重。

“这鱼线还真够可以的!”朱轩看着今日的鱼获,忍不住感慨起来。

他穿越过来打算去钓鱼的时候,还担心鱼线韧性和拉力问题。

鱼钩他倒是不担心,毕竟大明已经能炼制钢出来了,虽然质量不算好,但也是钢。

更何况、朱轩又重新加工了一些钢出来,用新型钢打造的鱼钩绝对杠杠的。

而鱼线、朱轩一直以为古代只会用肠子,兽筋、或者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