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轩其实是想和徐家打好关系,这可是徐家啊,有了徐家这个靠山,以后他做什么事也方便得多。
不说徐达,就拿徐达的儿子们来说,那个不是威名赫赫,英勇善战。
听到朱轩这么一说,年幼的徐妙锦很快就把她爹的教导抛之脑后了:“谢谢轩哥哥……”
她兴奋的拿起各种味道的香皂,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这个、还有这个……我都喜欢。”
“小丫头、你的手那么小能拿多少?先别急,等你回去的时候,我让人给你准备一箱子。”
“真哒?”
“必须说真的。”
……
“走、我们到别的地方看看去。”朱轩说着带上徐妙锦朝着别的院落走去。
当徐妙锦看到新奇的造纸术,更是惊呼不断,每到一个院落都会响起一阵尖锐的惊呼声。
没过多久,两人来到了制糖的院落,恰好这时朱元璋和刘三吾也走了过来。
“大孙、你这些器械很有看头啊!”朱元璋围着榨甘蔗汁的器械看个不停。
院子里不仅有粉碎机在粉碎甘蔗,还有强劲的压榨机在把甘蔗汁压榨出来。
“这个器械也是用的水动力驱动的吗?”
“嗯、爷爷说的不错,水动力便宜又好用,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要使用。”
朱轩暗道、等过几天爷爷见识过水动力的另一种用法,恐怕会惊得目瞪口呆。
他最近已经在绘制水利发电机的图纸了,到时候就能先制作一个小的,让府里通上电。
朱元璋继续参观起制糖工坊,他见工人们往甘蔗汁里加入乳白色液体。
他嗅了嗅鼻子,眉头微微一皱:“大孙、这个好像是石灰吧?在甘蔗汁里加入石灰,熬制出来的糖会不会有毒?”
“加多了肯定有问题,适量加入一点是没问题的。”
“之所以要加入石灰乳,可以去除糖汁中的胶体、色素和其他杂质。还能提高糖的保质期,后续制作白糖的时候,有利于结晶品质。”
“这个澄清步骤,需要花费三个时辰左右。”
朱元璋和刘三吾听得似懂非懂,他们没有制过糖也没见过制糖,对这些也不懂。
只要制出来的糖没毒就好。
接着一行人来到下一个步骤,这里有一个大漏斗,漏斗上面是厚厚一层木炭,下面还铺了一层稻草,最下面是几层纱布。
最后从漏斗下面流出来的,是清澈的糖汁。
这个过滤的套装,朱元璋和刘三吾看一眼就懂,因为朱轩制作细盐的时候也用到了过滤。
“大孙、你这样过滤,甘蔗碎末确实是过滤出去了,可流出来的都是清水,把糖也过滤出去了。”朱元璋忍不住说道。
在他看来、漏斗下面流出来的都是清水,哪有糖水的样子。
“爷爷、你尝尝就知道了。”朱轩说道。
朱元璋也不磨叽,伸出手指就沾了一点清澈的水尝了尝,一脸疑惑道:“居然还是甜的!”
朱轩解释道:“刚才加入的石灰乳,有去除色素的作用,而这些木炭同样有吸附色素的功效……”
什么是色素?
朱元璋他们听得一头雾水,但又装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总不能表现出自己不懂吧,这张老脸还往那搁。
几人又来到下一个步骤,这里有一个大铁罐,大铁罐里装了一罐澄清后的甘蔗汁,而大铁罐下面则是烧得通红的煤炭。
“大孙、这个是不是在熬糖了?”
“是也不是……”朱轩指着大铁罐说道:“这里用于加热蒸发水分,如果是制作红糖的话,把水分熬干就行,不过、我只让糖浓度达到百分之五六十左右就行,还不到熬干的时候……”
他说着带着几人来到下一个环节:“看到这个敞开的大铁罐没有,刚才蒸煮的糖汁来到这里,旧需要澄清。”
“残留的残渣会浮到表面,上面这个刮板,会把上面漂浮的泡沫残渣,刮到四周的收集巢中,当然、这些泡沫残渣不能浪费,经过再次处理后能继续制糖。”
几人说着来到了下一个步骤,这里依旧是一个大铁罐,下面依旧是烧得通红的煤炭。
“经过刚才那么多步骤,现在就开始真正的熬糖了,把水分基本熬干。”
看着从大铁罐里倒出来的糖浆,刘三吾咂舌道:“这色泽,比市面上买的红糖要好多了,等冷下来凝结以后,绝对远超贡糖。”
朱元璋心里忍不住腹诽,贡糖能有这个色泽吗?
“大孙、这就是白糖吗?咱瞧着虽然比红糖要透亮,可也不是白的啊?”朱元璋疑惑道。
“当然不是,还有最后一步。”
朱轩指着一个发出“嗡嗡”的大铁罐说道:“这个叫做离心机,里面快速旋转,能把糖浆分离到离心机的外壳,而糖晶则留在内侧的收集槽中。”
边上就有刚出炉的白糖,朱轩说道:“喏……这就是我说的白糖,你们可以尝尝。”
徐妙锦早就忍耐不住了,她一进入这个院落就是诱人的甜蜜味,此时看着晶莹剔透的白糖,用小手抓了一些就往嘴里塞。
“怎么样?味道好吃吗?”朱元璋一脸期待的望着徐妙锦。
徐妙锦一脸享受的眯着眼睛,这可把一旁的朱元璋看得干着急,他也等不及了,抓了一些白糖就往嘴里送。
“这……”
“这也太甜了吧,这也太好吃了吧!而且没有一点杂味,甜得非常纯粹,还有一股芳香。”
朱元璋惊呼连连,他吃过天下最好的糖,可比起眼前的糖,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轩看着这些成果,心里也很是感慨,他原本想按照网上说的那样,用黄泥水淋糖法制作白糖。
好家伙!
差点没把他干懵逼,无论他如何实验,最终都得不到白糖。
朱轩都怀疑天工开物,还有那些大拿们说的都是骗人的。
回来他仔细回想,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明朝时期确实生产出了白糖,黄泥水淋糖法并没有问题,只不过,单纯的黄泥水淋糖法是得不到白糖的。
明朝时期生产白糖的工艺非常复杂,黄泥水淋糖法只不过是封泥法中的一个环节。
真要按照那个方法制作白糖的话,需要花费一两个月,乃至半年之久,才有可能制作出白糖。
最后朱轩打消了这个想法,按照后世的制糖工艺,设计出了这些制糖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