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开口说道:“大孙、这酒精你大规模酿造,粮食的问题你不要担心,多让你表哥跑几趟就行,一个占城不够的话,周围还有很多国家呢。”
如今朱元璋已经打开了新思路,以往根本没把周围的小国家放在眼里,因为每次这些附属国来朝贡的时候,朝贡的物品都不值什么钱。
这就让朱元璋误以为附属国很穷,没有什么价值。
他的误以为也确实不错,如今整个世界,大明的农业和工业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周围的附属国十分落后。
只不过、他一直没想到,每个附属国因为地理环境,都有属于自己的特产。
而不少附属国的特产,是大明所需的,比如气候宜人的占城和周边小国,非常时候种植水稻。
冯胜听着朱元璋的豪言,嘴角就是一抽,他当然知道朱元璋也不想将士们,因为受伤得炎症而死,可朝廷的财政情况,朱元璋就没点逼数吗?
“大哥、你是想把酒精推广到所有军营之中?”冯胜说道。
这个称呼,冯胜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叫出来了,这是当初起义的时候,冯胜等人对朱元璋的称呼。
现在要掩饰身份的问题,冯胜又恢复了曾经对朱元璋的称呼。
朱元璋点点头:“咱当初也参过军,上过战场打过鞑子,看着手下的将士们因为受伤得炎症,一个个长眠不起,咱的心就犹如刀割一般。”
“如今既然有如此良药,咱当然不愿看到,将士们因为得炎症长眠不起。”
冯胜无奈道:“大哥、你又不是不清楚如今大明有多少将士,沿海各地卫所军营还有边陲驻军,以及京营加起来,有兵百万之巨,若是加上各地的乡兵,数量会更大。”
“这也就意味着对酒精的消耗极大,朝廷财政本就捉襟见肘,如何能新增一项支出。”
冯胜说的确实是事实,酒水的价格本就不便宜,更何况还是用酒水提纯出来的酒精。
更何况、百万大军的消耗,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除非一直没有战事,一直都是和平年代。
不然的话,只要打仗就有伤亡,这是无法避免的。
“咱大明有上好的布匹,有细盐有茶叶,还有精美都瓷器,这些东西在那些小国眼里都是稀罕玩意,用来跟他们换粮食他们很乐意吧?”朱元璋傲娇道。
大明富饶四海,大不了多设立几处官窑,织布工坊就是了。
冯胜正要开口,李善长就抢先说道:“老爷说的没错,以往没有扩大官员和工坊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劳动力的问题,担心过多劳动力投入工业,导致种粮食的人变少了。”
“如今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适当的扩充,也不会影响太大,反正可以从周边的附属国交易粮食。”
冯胜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
在一旁指点刘纯他们的朱轩,并未插话,如果他用香皂和玻璃制品做交易,同样能满足大明军队酒精的消耗。
但他又不傻,这些说自己产业,没道理肉自己奉献出去,即便自己是皇帝陛下,这也是私产。
更何况、想要活得长,最好少管闲事,而且还是军队的事情。
“缝合伤口不用急,慢慢来,反正我们不疼。”
刘纯他们最近用猪皮练习缝合伤口,手法已经很不错了,这玩意朱轩也不懂,只是按照前世自己所见的,大致讲解给刘纯他们听。
我尼玛!
这还是人话吗?你们不疼不代表我们不疼啊,也不给我们用上麻沸散。
龟腚君他们疼得直抽搐,浑身大汗淋漓,若不是嘴里咬着木棍,估计舌头都咬掉了。
“小少爷放心,我们不急,一定把伤口缝合的好好的,比绣娘做绣活还精细。”
“没错没错,我最近还找来绣娘学习针线活,绣娘们说我做绣活都能出师了。”
刘纯和戴原礼一边缝合伤口一边说道,不愧是行医多年的大夫,一点都不慌乱,始终保持着淡定。
“小朱轩、刘大夫他们为何要用针线缝合伤口?”冯胜见两个大老爷们用针线活,看得瞠目结舌,反正他是不会,让他扛着三米大刀捅蒙元人还差不多。
朱轩指着还未缝合的伤口解释道:“冯爷爷你看,这些伤口是不是裂开的?”
“嗯、伤口不都这样吗?”冯胜点点头,满脑子的疑惑。
朱元璋他们也好奇起来,看着针线在肉里缝合,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看着都疼。
朱轩继续说道:“冯爷爷上过战场,应该知道伤口是裂开的,很难愈合。”
“而用针线缝合的伤口,能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而且触碰到伤口的时候,也不容易裂开。”
闻言、众人恍然大悟,一个个啧啧称奇,居然还能这样干。
朱轩忍不住感慨道:“我们华夏的先贤充满了智慧,这种清创缝合术很早就出现了,隋唐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清创缝合术。”
“不仅是清创缝合术,西汉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用酒清理伤口的记载,晋代葛洪还首创用盐水清理伤口。”
“只可惜、因为战乱,加上传男不传女,医术不外传,导致很多医术都失传了,如今即便是会的人也不多。”
“不仅仅是医术,各行各业都如此……”
刘纯一边缝合伤口一边是道:“确实如此,很多医术都失传了,像这种清创缝合术会的人确实不多,老夫和戴原礼恰好学习的医术不是这个方向。”
“清创缝合术并不难,学习起来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上手,不像医术要长时间专研,老夫觉得,可以找一些人学习,等他们学习会了以后就能投入军中,减少将士们的死亡率。”
朱轩眼前一亮:“刘大夫说的不错,学习清创缝合术不懂医术的也行,学起来又容易上手,朝廷完全可以培养一批出来投入军中,这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医护兵。”
朱元璋和冯胜对视一眼,两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哈哈……非常好,咱会上奏洪武爷的,大孙又立了大功,大明的将士们会感激你的。”朱元璋兴奋的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