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668章 党项人的心思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庆福也给胡湘安排丰盛饭菜。

但胡湘对一种蘑菇赞不绝口,味道异常鲜美,

胡湘叫来厨师,给介绍了下,这种蘑菇主要是在八九月份草原上,雨后生长出来的,前几天刚下过雨,牧民寻到后,采回来的鲜蘑菇。

而且这种蘑菇还能直接生食。

胡湘对刘庆福说,以后这种蘑菇要大量的收购,晒干,户部会收购。

胡湘还给它取名口蘑,一口一个。

(历史上,张家口是蒙古草原货物的集散地,口蘑是草原特产,但都是通过张家口输送到内地,因此叫口蘑。)

三天后。

西夏的丞相高良惠,清平郡王,嵬名令公来到了宣府镇。

目前的宣府还没有大的殿堂,就在大树下面摆了很多座椅,分成两排。

西夏方一排,

胡湘,阿贵,郭德海,刘庆福坐在另一排。

桌上摆了各种菜肴,酒,茶有专人负责倒。

“胡公子,如今金国气数已尽,我们要收回兴庆府,”清平郡王说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探得消息,金国在兴庆府有三万精兵,”胡湘说道。

“只要你们给我们提供炸药,火炮,我们就能收复兴庆府,”嵬名令公说道。

“嵬名令公元帅,我建议现在不要和金国开战,再过个一年,你们在收复兴庆府,”胡湘说道。

“过一年,胡公子,如今我国民生凋敝,放养牲畜,远不如耕田所得,这塞外,也就兴庆府沃野几百里,其它地方,都不适合种庄稼,”高良惠说道。

“再过一年,金国国力更弱,你们在和金国开战,不就能轻易拿下兴庆府,还能减少士兵伤亡,”胡湘说道。

再过一年,胡家就能把整个黄河以北整合完毕,国力和军力都能得到发展。

“过一年,今年冬天,我怕我们就熬不过去,”高良惠说道。

“阴山南,水草丰茂,千里之广,牲畜会没有草吃,”郭德海说道。

目前西夏占据阴山以南最肥沃的草原,包括后世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榆林,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这里的草原可比漠北草原富饶多了,后世这里还开辟了无数的农田。

“牧养牲畜,不如种植收获安稳,天天吃喝奶,百姓还容易生病,”高良惠道。

“我们在增加茶叶的供应,每月两万斤,价格在降低一半,”胡湘说道,“冬天时候给你们,给你们提供箩卜干,”

运输箩卜到草原,成本太高了,箩卜切片撒盐晒干,可以极大的减轻重量。

而且萝卜这菜产量特别大,在中原地区是富裕的,白菜,箩卜这类菜,每家种一亩,就吃不完。

胡湘又提出了,让牧民提供羊毛,蘑菇等农产品。

尤其是口蘑,只是味道鲜美,其实是不当饥的,都不如吃口箩卜营养价值高,不如用来换有用的货物。

虽然胡湘提出了很多优惠的货物兑换,但西夏方面,还不是很满意。

胡湘回到住处。

郭德海向胡湘说,党项人要是不识抬举,就让他们攻打金国试试。

“兴庆府没有多少金兵,也不是金国精兵,”胡湘说道,“金国要防护潼关,武关,大散关,一关丢失,关中不保,”

其实金国也派使者杨沃衍到上党,和胡湘二哥在谈判,请求提供火器,述说唇亡齿寒道理。

金国还运来几十万斤的芒硝,芒硝是制作纯碱的主要原料。

硫酸钠和碳,石灰石混合加热,过滤结晶就能生成碳酸钠。

芒硝产于河东郡盐湖。

(河东郡,现在的山西运城,运城的盐湖,主要含量是芒硝硫酸钠,资源量上亿吨,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湖泊。)

“这几天,我先不和他们谈,你和他们谈,”胡湘对郭德海道。

郭德海走后。

卢敏对胡湘说道:“我们得让党项人对我们俯首称臣,”

“现在还不是时候,时间到了,先分裂党项人,在拿下他们。”

西夏皇帝李德旺,还有个哥哥叫李德任,本来皇位是他的,皇太子时候,也曾经掌控国家权力,但他的政策和他老爹不一致,因此被废了太子,出家为僧了,立了次子李德旺为帝,不过李德任在党项贵族内,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不比三弟清平郡王小。

现在的李德旺,李德任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李德旺没有儿子,李德任有儿子。

“现在西夏有多少兵丁,”卢敏问道。

“我估计有六万多壮年男丁,这些年累计从我们这获得各种火器,不下十万杆,大都是滑膛火药枪,现在他们打猎都不用弓箭了,”

“他们要还是弓箭,长矛,那打他们就好打多了,”

“不给他们提供火器,金国会灭了他们,蒙鞑子也能把他们灭了,只要党项人和宋国接触不到,得不到宋国火器,党项人就是我们的看门狗,”

“宋国的火器制作,进展太快了,比我们当初进展都快,”卢敏说道。

“有现成样品,钱财不缺,能工巧匠也缺,那像我们,研制内燃机就二十多个工匠,要是增加十倍人看看,那进度还不飞速发展起来,何况宋国用举国之力的工匠制作火器,”胡湘说道。

“那宋国火枪制作,会不会超过我们,”

“也有可能超过,宋国最不缺能工巧匠,但以后打仗靠的是火炮,空中的飞艇,”胡湘说道。

栓动步枪,它的机械加工工艺并不是很复杂,只要工匠们不断的钻研,不断的完善机械设备,就能制作出来。

(后世的苏北新四军用的马厂枪,媲美汉阳造,就是马厂镇那些目不识丁的铁匠,靠红炉,钻头,帖子,锤了,钳制作出来的,马厂铁匠会造枪,是当初马厂镇一个工匠在河南巩县兵工厂当过工人,回到三不管地带的马厂镇后,就靠造枪为生计,亲戚传亲戚,邻居传邻居,马厂一带穷苦百姓就靠卖枪为生。

为什么都是偏远地带,穷山恶水地带百姓会造枪,是他们比当时的上海,北京天津大城市铁匠技术高吗!

不是!因为那些地方是官府管不到,是法外之地。

宋国军器监的工匠,很多都是识字的,技术可比那些马厂工匠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