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声开始由缓而促,弦弦紧扣,声声而急。
画中女子和男子的背影赫然出现于一城墙之上,两人侧目远望,一边是家乡,一边是守卫的城池。
城下的白杨随风摇曳,任尔不摧。
即使无法向前一步,但也不能退后一步。
城墙下的大军正在激战,城墙上的二人指点江山。
身边士兵敲击的战鼓声声作响,好似与画外的琵琶在对话、在低语。
女子的背影显示着她也不过是个年轻女子,可是背影的坚挺表示着她的坚定与不屈。
一声声琵琶声高耸入云,直上云霄,画中的大军势如破竹,直捣黄龙。
此战,必胜。
琵琶声高潮之音一过,随之而来的是宁静悠长的缓和曲线音。
卷轴继续往西而拉,画面转于城中。
城中一片祥和之象,田中有人耕田,城中小贩叫卖。
儿童欢笑于田野之间,百姓安居于城中各处。
俨然一幅国泰民安之缩影。
女子手扶男子手臂逛于城中,左看看右瞧瞧。
女子已经长高许多,已是大姑娘。
男子长出白发,已至中年。
这是他们携手保下的城,是他们的城又不是他们的城。
可他们,爱着这座城。
琵琶声细腻悠扬,如春雨细细,如鸟儿蝉鸣。
如水般的曲调渐行渐远,卷轴中的男女也越走越深。
直至音止,直至隐匿。
曲罢,画现。
一曲琵琶曲已经弹奏完毕,一幅长卷轴也展示完毕。
叶絮之抱着琵琶转过身去向太后、齐武帝等人行礼,以示展示完毕。
魏澜疏嘴角带着笑意,掌声而起。
厅内停顿一秒后,太后的掌声随之而起,致使整个宴厅内掌声雷动。
太后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叶絮之,浑然不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别人或许不知,可她从这幅画第一个画面出现时便猜到这是自己和她父亲。
齐武帝看到太后流泪也诧异了一瞬,给太后递了一条手帕。
太后本欲开口,但是情难自禁,一时难以发声。
即便是做了皇后、太后多年,如今看见此番画卷所绘之内容,依然有些难以管控自己的情绪。
“以琵琶弦音入画,再用连续画将故事描绘出来,以音带画,以画渲音,这方法倒是用得妙。
只是老夫倒是有一疑问?”
正在众人等待太后开口点评时,从宴厅外走进一位老者。
所有人都不得携带自己的侍女或是随从,而这位老者身边却跟了一位看似书童的人物。
“居然是清远先生?”
“啊?真的是清远先生?我第一次见到清远先生。”
……
人群中不知何人突然喊了一声“清远先生”,众人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老者便是祈朝乃至周边诸国都敬重的一位大家——清远先生。
齐武帝起身,笑道:
“宴会已经开始许久,还以为先生不来了呢。
快,先生请入座。”
太监恭敬的将清远先生请入座中。
对于清远先生的到来,在场众人无不欣喜万分,因为很多人可能终生都不会有机会见清远先生一面。
若是有幸能得清远先生一句指点,那定是三生有幸。
不过,有人却因清远先生此番……不,应该说这个时机出场而有些不悦。
那便是白国舅,白策。
清远先生到京来,各方便开始蠢蠢欲动。
可惜清远先生向来喜欢清静,因此在入京时齐武帝特地派了一队宣武军守护在清远先生住处附近。
以免各方势力和众多学子打扰清远先生休息。
白家也不例外,早早便开始想法子如何接近清远先生。
于是白国舅提前安排好了白良尘在宫道内等候。
因为宣武军虽会护送清远先生入宫,但也只是到宫门口而已,进宫之后会有引路太监将清远先生带至宴会厅。
他已提前打点好了为清远先生引路的小太监,一切只等清远先生进宫即可。
虽然他也知道得不到清远先生的助力,但是让白良尘能得上清远先生几句指点也是划算的。
只是,按照时间推算,清远先生不该这时候便到达宴会厅才对。
难不成……中途出了什么岔子?
清远先生已到,可白良尘为何不见人影?
白策看向宴会厅门口的位置,陷入沉思。
殊不知,离白国舅不远处的魏澜疏,此刻喝酒的嘴角噙着笑。
待清远先生坐定,他又看向了叶絮之。
叶絮之恭敬的开口道:
“清远先生刚刚说有疑问,先生请问。”
清远先生看着叶絮之,微微点头。
同叶温倒是有几分相像。
清远先生:“这则故事悲喜交加,但高潮部分在第二段战争冲突之时,以悲为主,你为何不选择用琴而选择用琵琶?
琴声醇厚深韵,不是比琵琶的欢脱之音更为合适吗?”
叶絮之微行一礼,然后开口道:
“先生所言极是,琴声安静悠远,可表太古之音、天地之声、自然之理,亦可表人之情思、虫鸣鸟语。
可是琴声能让人喜之更喜、悲之更悲的,于此故事上未免极端。
先生说这个故事以悲为主,可我倒觉得此故事,不悲,且乐。
原因就在于,臣女的着力点在于这名女子。
一开始,女子习武能得父亲一旁指点,女子是乐的;
期间,战争爆发能同父亲一起战斗,护住一方百姓,女子是乐的;
最后,战争结束,百姓安然无恙,国泰民安,女子也是乐的。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轻拢慢捻琵琶弦之间,似在絮絮低语,从而将无形之声赋之以形。
其琵琶圆润、清凉、悠然之音的特点,反倒更贴切画轴所描绘之故事。”
叶絮之说完,清远先生停顿了一瞬,复又开怀大笑:
“哈哈哈,你这丫头倒是很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你这个想法,成功的说服了我。
这份寿礼不说太后,老夫都很喜欢。
只不过你这幅画、这支曲能让太后如此共情,想来也只有太后能懂其中故事了。”
清远先生说完,众人看向太后。
太后此刻已整顿好心情,擦过眼泪。
没错,画中的女子正是年轻时候的她,而那名男子正是她的父亲。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