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越穿,越难,越穿越 > 第137章 朝堂纵论军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月十八日,文天祥率领义军到达温州城外。

小小的温州城在这些日子热闹非凡。

先是老将军江万载与其子江钲、江钰、江钧、江镐等人护着二位殿下从临安出发,转战数百里,到达婺州;

后是陆秀夫闻讯,带着数千义军一路厮杀,最后只剩下不到八百残兵,抵达婺州;

由于伯颜为彻底断绝宋人复国之念,一路派兵追杀,江万载与陆秀夫不得不继续转战,在付出江钰、江钧及十余江家孙辈战死的代价后,剩下不到一万的禁军和四五万名百姓眷属,终于抵达了温州。

此时,张世杰率三万士卒赶来勤王,才让两位殿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十几日后,李庭芝、苗再成从通州出海后南下,抵达了温州。由于李庭芝带来了十万扬州百姓,小小的温州城顿时拥挤不堪。

众人知道,文天祥曾冒死去探望了太皇太后和退位的小皇帝,因此都在等待他到来后,共商大计。

当晚,在欢宴之后,众文武齐聚一堂。

德高望重的江万载,被众人推举坐在了首位。

按年岁,他已年近七旬。其兄江万里,其弟江万顷,是同榜进士,兄弟三人,合称江氏三古。

去岁官至宰相,致仕在家的江万里,因城破,与江氏族人一百余人投水而亡。江万顷被元兵捉住后绝食,也殁于狱中。

江氏三古,只有江万载仍然在为大宋奔忙。

他家本是儒学高门,但自小江万载孔武有力,其父祖便要求他不辍儒学,同时习武,二十岁时,他即以武职入朝,迄今已近五十载!

本来,他也致仕多年,在宋廷倾颓,诏令勤王时,他不顾年迈,带领四子及众多孙辈,和文天祥一样募集义军赶赴临安。

太皇太后以他老成持重,特将益王和广王托付于他,并将最后的两万禁军也交他统领。

老将军不负所望,保着两位殿下,安全抵达温州。

他不入主位,谁敢落座?

“宋瑞潜江探望圣人之举,忠勇无双。”

江老将军首先赞赏了文天祥的义举:

“就请宋瑞再将与圣人所谈,和众位大人说说吧。”

文天祥自然略过了与小非的相认,只是将圣人自述已经疲累的话告知了众人,大家唏嘘不已。

“如今之计,宋瑞有何思虑?”

李庭芝听了文天祥的劝说,带着军兵来到温州,如今在这温州,他的人马最多,说话也很有底气。

不过,论起来,他却是权相贾似道提拔的武将,而贾似道由于兵败被贬,又被负责押送的郑虎臣刺杀,如今人人喊打,李庭芝颇感尴尬。所以,最盼文天祥到来的就是他。

“众位大人,宋瑞见了圣人和皇上后,一路辗转,一直在试图找出大宋败亡之因。

固有贾相弄权、吕氏叛国,更多实为我朝积弊已久。”

文天祥此言一出,很多人脸色大变,在坐的固然没有皇室中人,但此等言论,再说下去,恐就是大逆不道了吧。

“如今若以圣人和皇上递降表而论,大宋已亡。

我等既然愿舍家为国,又有何事不能面对?”

文天祥看出了众人的心思,他下定决心,今日必须统一众人的思想,否则即便他有金手指,也不一定能不重蹈历史覆辙。

“宋瑞但讲无妨,在座都是忠勇之人,死且无惧,又何须在意一些言辞是否逾矩。”江万载能文能武,对于宋廷弊端,他看得自然清楚无比,如今没有权相把持,没有皇权桎梏,正是解决积弊的好时机。

有了老将军的支持,文天祥更觉底气十足,开始了他的慷慨陈词:

“我朝之有今日,除了辽、金、蒙人皆是草原异族,性情悍勇,擅长骑射之外,最主要的是崇文抑武!

文治教化没问题,但若没了武力作为保障,就成了笑话!

金人虽长于骑射,但在岳武穆手里却讨不了好,那时的宋军可不是想着依靠长江守住半壁河山,而是有光复北方的大志!

所以,今日之朝廷,首先要重视武力,尊重武人,不能让他们一边流血牺牲,一边委屈流泪!”

“说得好!”李庭芝忍不住大声赞叹。

“我朝太祖之所以定下抑制武人权利的国策,无外乎害怕唐时藩镇割据之事重演。

此举若因噎废食,若无强军,何来强国!”

“宋瑞之言虽然过于刚直,确为今日大宋局面之根由。”江万载出身氏族,却少年习武,以武为官多年后又转为文臣,及至暮年再次领兵,所以对于文武之尊卑最有感触。

“宋瑞说说具体策略和措施吧。”

“崇文而不抑武,可为国策。

文臣负责教化和治政,武将负责守土和开疆。

自有宋至今,北方幽燕之地已三百年为外族统治,身为武人,当以为耻!

契丹、金人、蒙古,皆以我大宋为羔羊,掠我百姓,占我疆土,我大宋武人,为何不能去策马草原,如汉唐先祖封狼居胥?

尊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其一,鼓励儒生从军,如江老将军这样的饱读诗书之人都能从军,则必能扭转武人粗鲁之印象;

其二,在军中推行教化,让普通兵士也能识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能让更多士卒接受开蒙教育,则是根本改变武人陋习之法;

其三,严格核验,杜绝克扣军饷、虚报兵员。为将者不以国家为重,专于个人享乐,无论是否勇武,均要坚决查处;

其四,提升士卒饷银,要确保一人从军,至少能养活一家五口。盖因从军者皆为家中劳力,其父母老迈,儿女弱小,其饷银如不能保障一家生活,则必有后顾之忧,战场上也很难有必死之志;

其五,对于从军战殁和伤残者,应有长期抚恤机制。对于战殁者,不仅要给予其眷属钱粮补助,还可将其名字镌刻于石碑,作为纪念;对于伤残者,要由地方官员落实生活保障,不能令其与家人流离失所。

若能使战殁者和伤残者之家眷生活有足够保障,则军士必有不惧死之心,才有可能的强悍。

以上,是解决军士后顾之忧,让更多百姓愿意从军,而不是被迫从军。

之后,便是如何提升战力和建立强悍的军伍。

选兵要优,治军要严,给予士卒优厚待遇后,则要求军士能吃得苦中之苦;训练越苦,战场活下来的机会越多。

除了训练,还要提升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蒙古人尚知引入回回炮,我汉人数千年文化,岂能止步不前。

火器之威力,宋瑞已于扬州城外初试锋芒,武艺再高,如被火雷在身侧炸开,一样是死!

除了爆炸物,宋瑞强烈建议加强火枪制造。此次,陈规后人陈文钊兄弟随我来此,他二人家传绝学,可以制造火枪。此物威力,大于弓箭,如能推广,则无须身强力壮,亦可上阵杀敌!”

文天祥侃侃而谈,众人也听得血脉贲张,苗再成将扬州城外大破蒙古骑兵的战事又说了一遍,众人对于火器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教育来提升军士素质,以训练来提升军士战力,以军械来弥补个人武力差距。

如能坚持三到五年,宋瑞敢向各位保证,必能战胜元人,将他们赶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