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妹妹“立名”之事,许泽没有告知李青山,也没有告知那位师公。
一是怕麻烦别人,二是不想在这种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便动用大招。
“谁来赐字呢?”
“妈的,只能自己来了啊。”
………
大玹,淳安九九年,四月中端,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
李宝枝穿着寻常的衣裳,手里握着娘亲给你朱砂红头钗,在院中坐立难安。
今天是她立名的日子,她很此时很紧张,昨夜也没怎么睡好。
李芙蓉走过来安慰道:
“从家里走到桃林海,你哥哥就在那里等你,然后回来就行了。”
李宝枝小声道:
“桃林海人很多的。”
京都人喜欢桃花,在这个盛放桃花的季节,桃花海人的确很多。
她不知哥哥为何选择那里,也许有她不知道的深意。
李芙蓉犹豫了一下,认真的说道:“不管路上遇见什么,都不要在意,记住,你哥哥在桃花海等你就行了。”
李宝枝点点头,她还知道,女子立名,也会遇见阻拦的。
那张家又怎么让她顺利的走完这一趟呢。
正午一过,李宝枝便站了起来,给自己一番鼓励后,小心翼翼的把朱红色头钗插在了秀发中。
此刻开始,她李宝枝正式“立名”。
在大玹国,女子一旦立名成功,就可以正式的入书院读书,若是读书好了,有德高望重的大儒推举,能入儒司当职,或者去当个专门设立的女官,亦或者留在书院当个女先生。
对于女子而言,这是一种身份上的巨大改变。
当年长公主殿下也是先立名,才开始谋划荡妖司主之位。
由此可见,立名的重要性。
只是如今天下的女子,大多数被传统观念影响,立名只是为了能嫁个更好的人家,很少有人能像创立楼上楼那位女夫人那般,为了“立命”。
李宝枝推开院门走了出去,不见任何人。她的立名不像那些权贵家的小姐们,早就造好声势,充满鲜花与掌声。
她的立名,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艰难路程。
小院到桃花海不远,哪怕按照与泽规划局的路线走,也就一个时辰。
可李宝枝走到街头,便知道,这条路会很遥远。
张家早就雇了很多人在等待,一见到李宝枝,各种难听的议论声就出现了。
“听说了吗,是李芙蓉的女儿,张家养这么大,给她找了一个好夫君,她不愿意,非要出来丢人现眼,真是养一个白眼狼。”
“啧啧,谁知道是不是我们张家的种…”
“也是,有那样的水性杨花的母亲,还真有可能。”
“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姑娘以后也好不到哪去。”
李宝枝哭了,因为人太多了,都在对她指指点点。
女孩子家脸皮薄,很难承受这种被人大庭广众说道的言语。
李宝枝此时想起了哥哥叮嘱的话:“不要在乎别的,坚定的走完,你将成为人人羡慕的姑娘。”
李宝枝抬头,眼神坚定了很多,狠狠的踏出一步。
她走,别人跟着,依旧指指点点。
她再走,忽然就被人砸了臭鸡蛋,烂菜叶,甚至小石头。
这种感觉非常难受,但没有人能帮她。
女子立名本就是自己走的一条路,若是有人一路陪同,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李宝枝不躲不闪,望着桃花海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去。
这一路,她没有任何停留,也没有人让她停留。
有人大声嗤笑道:
“走到现在,无人问津,真是丢人现眼。”
“谁说不是,就是来个傻姑娘,别人也会同情的说两句好话。”
“回去吧,别继续出丑了!”
李宝枝依旧沉默,继续行走,走的不快也不慢,这是哥哥让她这样走的。
半个时辰后,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人是一种爱热闹的生物。大多数人,很容易被谣言误导,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李宝枝指指点点。
丢臭鸡蛋已经不满足表达他们的不满,有大人便怂恿小孩吐口水。
李宝枝擦了擦脸上的污垢,抬头望着前方,“我会走完的,哪怕不会成功。”
………
许泽此时正坐在桃花海的入口,身后便是一望无尽的桃林。
他前方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的是陛下赐的文房四宝。
眼看时间差不多时,许泽便让狗子竖起了一块牌匾,上面写到:
“云淮,许平安,为妹立名!”
这许平安三字一出,威力十分巨大,没一会他周围站满了人,居然姑娘比男子更多。
“他就是诗出九斗的许平安?”
“云淮的,还叫许平安,还能有谁。”
“天呐,先前就觉得这公子生的好看。现在更好看了。”
“听说没,那次轰动一时的事,就是教坊司楼上楼八位花首下云淮,听说就是为了许平安。”
“我知道,我知道,听说是许平安一首闺怨诗折服了施诗大家,才有了八位花首下云淮之事。”
“真是不敢想象,这许平安的才气有多高!”
“他妹妹谁啊?”
“不知道啊,不过,许大才子的妹妹,肯定漂亮善良。”
“嘻嘻,我也觉得是这样。”
“待会,一定要结交一下…”
“好想法,近水楼台先得月,若是…嘻嘻,羞死了。”
就在此时,远处来了一大群人,围着一个非常狼狈的姑娘。
那姑娘抬头,看见许泽后,瞬间哭了起来,梨花带雨。
一瞬间,众人只感觉许泽身上流露出惊人的杀气,一闪而过。
许泽没动,给了妹妹一个微笑。
李宝枝抹了抹眼泪,也挤出一个笑容,她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了哥哥面前。
“哥哥,我来了。”
许泽微笑道:
“从今往后,你的美名天下皆知,所有的苦难都将不复存在。”
许泽说罢,转头看了一眼桃花海,随即朗声道:
“今日,吾妹立名,兄长赐诗一首!”
众人顿时一惊,特别是那些姑娘们,连忙围了过来。
天呐,大才子许平安要作诗了,能亲眼所见的那种!
许平安提笔写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