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非没有回答,这个反应也在苏铭的意料当中。

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地割舍自身的血脉与国家,时代命运如此,个人秉性如此,一时间没法扭转。

苏铭给自己倒上茶水,感慨道,“庄子云: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如!”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

“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孤用的便是诸侯之剑,如今,我大秦已经有了东出函谷,横压六国的实力,你以为,孤能不能铸造一把天子之剑?”

韩非心中一沉,“天子之剑,以燕赵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韩宋为镡。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

“可要铸造这把天子剑,秦国要死太多人,大王,难道真的要走这一步?”

苏铭没有在意韩非的话,而是反问他,“大周共主八百年,孔子着春秋,战国分七雄,哪一个时代不是生灵涂炭,什么时候没死人?”

“大秦一统天下,就是为了消除战争,让天下百姓就此安稳下来,不必遭受战乱,现在死人是为了以后死更少的人。”

韩非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法辩驳,只能恭维道,“大王远见,韩非佩服。”

怎么辩解?

秦国修建成了郑国渠,关中成为粮仓,只要今年收成好,把粮食收上去,说不得明年秦国就会发动战争。

天下七个国家,彼此征伐,战乱不休,秦国的野心固然大,可他说的也是事实,韩非不是名家之人,说不出黑白颠倒的话。

话已经说的够明白了,苏铭直接开门见山,“韩非,你的才能孤很欣赏,未来秦国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可愿为大秦效劳?”

韩非摇摇头,“恕韩非难以从命,韩非是韩人,更是韩国王室之后,大秦要一统天下,韩国首当其冲,我不会帮大秦对付自己的国家。”

苏铭脸上挂起一丝冷笑,韩非的反应在他的预料当中,如果不是这样,历史上他也不会死在牢狱当中。

不过,苏铭可不是在跟他商量,“既然来到秦国,一切由不得你,不要忘了,你妹妹红莲公主已经入宫,未来秦国攻灭韩国,韩国的王公贵族都会被大秦掌控。”

“你如果不想这些人给你陪葬,那就老老实实为大秦效力,说不得孤会对他们网开一面,如若不然,法家的手段你很清楚。”

听到这些话,韩非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平心而论,他不想为大秦效力,即使这是变法最彻底的国家,也是他实现胸中抱负的理想之地,但他的身份却不允许他这样做。

事实上,不仅是他,大秦攻灭楚国的时候,昌平君芈启官至大秦丞相,又是秦国朝堂上楚国外戚的领头者。

这样的身份在秦国政坛上极有分量,可即便如此,后来他还是背叛了大秦,与残破的楚国合作,还登上了楚王之位,最终殉国自杀。

家国情怀,身体里流淌的血脉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会促使人忽视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不现实的理想奋斗,即便明知会失败,也要一往无前,如飞蛾扑火一般。

但苏铭知道韩非有怎样的才能,岂会轻易放过他,更别说让他死在牢里,可以说,光韩非就值十万大军。

大秦可以用商鞅之法打天下,却不能用商鞅之法治天下,至少不能全盘用商鞅之法,必须要变法。

放眼七国天下,除了韩非,诸子百家当中没有一人能做到。

当然,苏铭也可以变法,在不良人世界中当了那么久的皇帝,对朝廷运转自然看的很深,也不是不可以变法。

但问题是,大秦和大唐国情不同,生产力不同,他如果变法,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届时对他这个秦王的威信打击很大。

总不可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变法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的事,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和非凡的才干。

因此,他需要推出一个代表,让他主持变法,最合适的人,就是韩非,他的理论已经是集法家大成,未来在法家这条道路上,也没有人能超过他。

既然理论已经有了,那实践也就不远了,相比之下,李斯的才干也不差,但这个人太滑头,太精明,不适合用来变法。

变法,注定要杀的人头滚滚,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

李斯,只适合随波逐流,不适合掀风起浪,既然要做仓中鼠,那就做他的仓中鼠,当个执行者好了。

苏铭的话让韩非感受到了什么叫秦王的权势,他可以不答应,但代价是韩国王室以及贵族,他知道自己不接受,眼前之人还有更多手段威逼他就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韩非闭上眼,脸上满是挣扎之色,想到父王,红莲,自己的兄弟,韩国君臣以及百姓,一道道身影在他眼前划过。

最终,韩非臣服了。

没办法,他不是一个人,他不能割舍的东西太多,他的弱点也太多。

这世上,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只要有弱点就能解决,韩非的弱点被苏铭看的一清二楚,逼迫他屈服自然是轻而易举。

想清楚之后,韩非站起来,朝苏铭躬身行礼,“韩非拜见大王。”

闻言,苏铭哈哈大笑,心中畅快了不少,起身把他扶起来,“好,有先生相助,孤何愁大业不成?”

韩非能说什么,只能苦笑。

苏铭拍拍他的肩膀,和蔼的说道,“刚刚的话,请先生不要放在心上,只要你为大秦效劳,孤一定会善待你的家人以及韩国的百姓。”

面对苏铭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韩非嘴角一抽,“韩非明白。”

苏铭点点头,接着道,“韩非,大秦一统天下是必然,无人可以阻挡,韩国不能保全,这一点,你必须明白!”

这一世,苏铭可希望韩非搞什么保全韩国的幺蛾子,六国必须灭,没有人可以阻挡,这是秦国上下的意志。

确实,秦国的耕战体系和军功爵制打开了底层百姓跨越阶级的道路,上至朝堂,下至百姓都希望通过发动战争,获取利益,建功立业。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百姓,秦人是真的想打仗,真的想一统天下,就连最底层的百姓都有这个概念。

可以说,秦国上下已经成了一个利益集合体,吞并六国,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是一个合格的秦王。

得到苏铭的警告,韩非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大王,韩非明白。”

苏铭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接着道,“韩国灭亡,但韩国那些王侯贵族却不一定会死,不过,他们以后的结果,取决于你,只要大秦稳定,能繁荣昌盛,孤自然能容得下他们。”

“可要是大秦治下烽烟四起,统治不稳,为了大秦的统治,孤也不会手软,而这一切,取决于你能否让大秦顺利变法,统治六国的土地和百姓。”

直到这时候,韩非也明白,苏铭说的不是空话,而是真正的实话。

换做是他坐在秦王的位置上,也同样会如此。

以前,苏铭觉得秦始皇若是将六国贵族屠戮殆尽,哪有后面六国反秦之事,然而,等他坐上了秦王之位后,苏铭才明白一个道理。

秦国之所以二世即亡,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内部出了问题,六国贵族叛乱,不过是推手罢了。

老秦人内部人心散了,连关中百姓都不再支持秦人政权,基本盘都稳不住,如何能统治天下?

想当初,大秦连长平之战都能打赢,数次抵抗六国合纵攻秦,结果后来,连函谷关这样的天险都守不住,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所以,苏铭不打算把六国贵族都杀光,杀了太浪费了,全都迁到咸阳,圈禁起来,脱离了地盘和百姓,贵族能翻起来什么浪花?

苏铭也不打算把他们当猪养,大秦不养闲人,全特么劳动改造。

是人都会有烦恼,但人在饥饿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烦恼,但是一旦吃饱了,就会有无数个烦恼,很多烦恼都是吃饱了撑的。

这时候,韩非也明白自己未来该做什么,当即表态,“韩非定会尽力而为!”

识时务者为俊杰,韩非不傻,他知道该怎么选择,这世上,一根筋头铁的不多,作为儒家出身的韩非,有相当灵活的底线。

苏铭微微点头,“好了,一路舟车劳顿,你先退下,回去休息吧。”

现在的保证他不信,唯有做出行动才能取信于他,而韩国贵族的下场取决于韩非自己,希望他真心为大秦效劳。

……

韩国割地和亲的消息传到其他各国,各国朝堂对此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还有些惊讶,没想到秦人这次这么大方,居然只要了五座城池。

不过,秦军没有东出函谷关,还是让大家松了口气,不管如何,他们不希望战事发生。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依旧默默积蓄国力,等待出兵的时机。

六国之间打了几百年,矛盾不小,没有秦国的压力,六国自己狗脑子都会打出来,那时,才是大秦东出函谷关的时候。

此时的秦国要做的就是苦修内功,积蓄实力,不出则已,一出就要一鸣惊人,实行灭国之战。

有吕不韦的配合,苏铭火速指任李斯,建立都察院,清查秦国朝堂内的贪腐,主抓郑国渠修建过程中的贪污渎职。

秦国对基层的管理很细致,什么皇权不下乡,在大秦就是狗屁,秦国是有各种各样的贵族,但他们影响不了大秦的地方统治。

朝堂既然要查,地方根本阻止不了。

为了防止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这些事,苏铭特意从蓝田大营调动大军,清查秦国各大粮仓,实行军队管制。

军队这样的暴力机器插手,一切都简单了,先从粮食开始查,再顺藤摸瓜。

短短半年内,许多官员被革职,数百人被砍头,家人沦为官奴。

这已经是苏铭克制的结果,不然死的人要更多。

同时,少府将有罪却不至死的官吏集合起来管理,让他们将自己的在地方办事的心得和流程方法写出来。

同时,又从秦国各大区域筛选识字的良家子,统一培训。

几年后,这些人将会成为吏员,大秦每攻打一处,这些人将会代替秦国统治地方,为此,少府事先教导他们学习六国的语言文字,不求全部精通,至少要会一种。

这些事,便是秦王政十年的主旋律。

这一年,天下总体上算是风平浪静,起先秦国修建好郑国渠,还让六国暗自警惕,防备大秦兵出函谷关。

而这一年里,秦国没有丝毫出兵的意思,就连使者死在韩国,也只是动用大军威慑。

这样的动作,让六国渐渐放松了警惕。

算算时间,大秦已经许久没有攻伐六国,掠夺城池土地。

如此一来,六国自然慢慢对秦国放下防备,维持一支大军十分消耗钱财,既然秦国不打仗,把钱留着吃喝玩乐不好吗?

于是乎,各国的军备再度废弛,战斗力逐渐下降。

不过,有一个国家正好相反。

那便是赵国,与秦国同样,他们的边境时常有胡人作乱,逼得他们不得不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李牧逐渐脱颖而出,成了赵国军方的顶梁柱。

时光荏苒,来到了秦王政十一年。

这一年,承平已久的天下再度掀起了战火,而秦国也等到了他们想要的机会。赵、燕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燕国不敌,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