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夜,苏铭过的很充实,人妻人母的滋味更是不必说,在河东,他也享受过一些地方进献上来的美女,只可惜,嫩倒是挺嫩,就是不堪大用,没有姬如雪战斗力强。

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润!

翌日,姬如雪幽幽醒来,只感觉周身各处没有哪个地方不痛,雪白的肌肤上满是淤青的痕迹。

昨晚,玩的太疯狂了。

很早,苏铭就走了,虽说这世上是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但苏铭的战斗力可不是普通的牛能比的,姬如雪这块好地也承受不了他随意折腾。

回想起昨晚的疯狂,姬如雪脸颊上浮现出一丝晕红,眉宇间满是春意,十分满足,幽怨之色一扫而空。

……

千秋殿。

苏铭坐在御案前,面色红润,神清气爽,昨晚上一夜疯狂,算是让他轻松了不少。

另一侧,石瑶依旧是那样文静娴雅,将手上的文书送上来,“陛下,这是今年各地报上来的秋税数额。”

苏铭接过来,粗略的看了看,眉头微皱,“才这么点?朕知道关中贫瘠,赋税数额难以恢复,可为何河东,河洛赋税也不多?”

“陛下难道忘了?前不久您才免去了各地赋税一年,这些都是商税。”石瑶柔声回答。

苏铭恍然,沉声道,“免税的事朕倒是忘了,光是商税的话能有此数额确实不少,你们有心了。”

谈起赋税,苏铭想了想,接着道,“今年加一次恩科,补足朝廷官员,现在人手还是不够,还有工部,户部都缺乏人手,出题也可以向工部,户部靠拢,三司也缺乏官员吏员。”

“未来朝廷赋税渐渐繁多,各部门都要扩充,各地要编户齐民,分发田产,这都是户部的事。”

“还有兴修水利、扩建道路,未来北地边防更是要修筑长城和城池,工部身上的担子不小,这次恩科抓紧时间补充人手。”

战场上俘虏回来的二十万契丹人可不能浪费了,把他们带回洛阳之后,苏铭就让工部监管他们兴修道路,驿馆。

天下战乱数百年,许多道路都已经废弃,交通不畅,不仅影响到生民活计,更影响到朝廷对于各地的掌控。

不然,为何当初秦始皇要修建秦直道?

秦直道的工程福泽后世数百年,没有这个工程,当初汉武帝也无法发动大战,击败匈奴。

现在也是如此,朝廷收复北地的城池和失地,基本上恢复了以前唐初时的控制区域,现在朝廷的情况比后世要强得多,燕云十六州没有丢失,只要建立起边防体系,异族之人就不敢轻易南下。

而且,天下割据数百年,许多地方道路闭塞,阻断交流,若不打破这个环境,即便是大一统,朝廷的政令也很难通达,下放到地方。

修路是必须修的,甚至比边防更重要,契丹被打了一顿狠的,损失了几十万大军,未来十年内都不可能南下。

十年的时间,足够朝廷修建抵达各地的道路,组建依托长城的防御体系。

所以说,朝廷要有靠谱的修建队伍,而且是长期的那种,很多时候古代修建大型工程是聚集全国之力。

工程做完,人也就散了,事实上,完全可以将人员精简,留下一个常备的建筑队伍,朝廷没有大工程,总能去地方承接。

这样一来,质量有保证,也能间接的减少豆腐渣工程。

想要做成这些就必须要有专业的土木人才,而三司和户部的审计也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最起码要会算术。

朝廷不能影响下面的读书人学什么,但能通过考卷影响他们,想要做官就必须通过朝廷科举,否则就只能从底层小吏一步步做起。

相比于底层的倾轧,科举才是真的终南捷径。

几年前,朝廷的第一批科举士子有的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了主管地方政务的主官,虽说只是县和郡,但未来,他们这些人将是朝廷的主流。

科举才是堂皇大道,苏铭怎么可能会让儒家把持这一利器,甚至孔家,苏铭都打算冷淡处理。

南边的张家,他管不了,再说人家又不造反,又不插手朝廷政治,他也没必要去管。

相反,北边的孔家如果不管,他们是真的敢给自己扣上各种大帽子,侵夺朝廷在儒生士子中的主导权。

孔氏子弟后世做的狗屁倒灶的事,还少吗?

儒学不是孔门的儒学,是天下人的儒学,当然儒学可以占据一定的主导,但像是律法,算术,农学,匠术等也不是全无作用。

儒学是礼的基础,法也是朝廷的基石,唯有礼法并用,朝廷才走得远。

所以,苏铭一直都在科举中夹带私货,从之前的科举改制,再到现在的武学,借由科举选拔人才都是同样的例子。

至于这符不符合礼制法度,还用说么,礼法岂是如此不便之物,古人,可是有相当的灵活底线。

不仅是工匠,算术,苏铭还要选拔一些精修律法刑名之道的读书人,从前朝继承而来的律法典籍已经不适用。

很多地方都有缺漏,甚至到了后世,法制体系都不健全,更何况是古代。

别的不说,现在大唐的律法在某些方面还比不上秦朝,当年的秦帝国可是法家的辉煌巅峰。

后世法家被儒家和统治者锤死,到如今已经差不多被儒家兼并。

所以,在苏铭这里,科举不仅是选拔官员的地方,更是他选拔人才的重要利器。

很快,朝廷宣布了要加恩科,还提前划定了考试范围,看到朝廷公文的读书人们一片哀声,因为朝廷的考试范围太偏了,偏离了儒家经文。

想想洪武朝的读书人就不容易,要学算术,要学律法刑名、要晓通历史、要懂兵法、要会农事还要会骑射,简直是六边形战士。

不过,这世上有那么多人,总有天才脱颖而出,偏科,对于朝廷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因为,儒家典籍在科举名目中只占据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