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湖心有个小岛 > 第265章 论物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规矩,不喜欢物理学的读者请跳过本章。

9月10日,星期二,教师节。

三位老师现在只有韩刚还继续在中学任教。但他们还是没有忘记这个节日。高建建议今天晚上在风波巷聚聚,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过来蹭饭了。周建和韩刚欣然同意。

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沙龙就开始了。

李二狗首先抛出了今天的议题:“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什么是物质。”

由于事先也没有什么准备,因此大家就是畅所欲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首先发言的是高建:“根据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又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记得哲学课上讲,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那脱离了主观,我们又如何确定客观呢?当我们说客观的时候,其实还是由我们的主观来阐述,不是吗?脱离了主观谈客观,其实是无从谈起。”李二狗道。

“你说的应该是脱离了意识谈客观是无从谈起的,但是,意识本身是客观的。意识本身也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意识的本质是有物质属性的。意识和主观应该是不同的概念。意识本身就依赖于能量而存在,它本身是物质的,但其承载的信息表达的是主观的。”高建道。

“不。我所说的就是客观,并不是意识。或者说,所谓的客观,只是相对的,只有主观是绝对的。可知的只有主观,完全脱离意识的东西是不可知的。既然是不可知的,有什么理由说它是存在的?就算它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李二狗道。

“不管你去不去爬,山就在那里。山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对你有意义,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当有一天你第一次看见了它,难道说它以前都不存在?只是今天才存在吗?”高建道。

“好吧,那我退一步讲。不能被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非物质的。这样说对吗?”

“对的。物质就是要能被意识所反映。讨论不可反映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高建道。

“那,那些人类还没有发现的物质,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呢?”李二狗道。

“不,不能为意识所反映和尚未被意识所反映是不同的概念,不可以混淆。如果有那么一种物质现在还未被意识所反映,将来有一天被意识反映,那它仍然是客观的存在。因为它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当我们说,雪花是白色的,那么白色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李二狗问。

“我觉得是客观的。因为雪花的白色与人的意识无关,即使对一个盲人来说,雪花也不会因为他视而不见就没有了颜色。”高建道。

“我认为是主观的。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白色时感觉可能并不相同。同样的一个白色,由于周围颜色的对比,给人的感觉也并不相同。在白色的银幕上放幻灯,却可以出现黑色的图案。这说明白并不是客观的,只是人的感觉而已。”李二狗道。

“好吧,就算你说的对。但这也并没有改变物质定义的正确性。这只能说明白色并不是物质,它只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相。也就是说,你可以认为它不是物质。”高建道。

“那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嗅到、尝到、摸到的都只能算是感觉。这些都不能说是物质。物质是藏在这些现象后面的东西。就像水中的碱,我们可以用酚酞让它呈现出红色,但这红只是相,它并不是碱本身。同样地,长、宽、高、软、硬、热这些都不物质的本质属性,它只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李二狗道、

“是的。相由心生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也就是说,相是意识对物质的反应。不能产生相的物质可以为是不存在的。这也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高建道。

“那也就是说,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意识作用下,会反映出不同的相。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意识作用下,也可能会反映出相同的相。由于意识本身也是物质的,说到底,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在本质上也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李二狗道。

“是的。”高建道。

“那我们要如何通过相来了解它背后物质?”李二狗道。

“能描述的都不是物质本身,能描述的只有物质的相。当然,没有相,物也无从谈起。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高建道。

“也就是佛家说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也如《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即是无,名即是有,有是相,无是物,相生于物为无中生有,有也还无。无乃万物之母,有名天地之始,二者同出而异名。也就是本质与表象的关系。”李二狗道。

“所以,我们谈物质必谈表象。否则就没什么好谈的了。而表象,则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本质上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物质的运动变化,佛家说是因缘和合。性空说的是无,缘起则生了有。没有物质的运动变化就没有相,有相乃有物。”高建道。

“我们以前讨论过,谈时间离不开运动,现在看来,谈物质同样离不开运动。”李二狗道。

“是的,甚至我们谈空间也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中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的态。”高建道。

“那物质和空间、时间是什么关系呢?”李二狗问。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没有无物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无空间和时间的物质。因为运动就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高建道。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物理学家先用运动来定义时间,又用时间和空间来定义运动。这不是循环定义吗?”李 二狗道。

“时间并不是用运动定义的,只是用运动来量度的,而且还是相对的。时间只是运动秩序的体现,它是物质和运动的衍生物。物质和运动才是本质。”高建道。

“那为什么还要用时间来定义运动?”李二狗道。

“上述关于运动的定义,只是旧经典力学的表象定义。是经不起你这样推敲的。还有一种用能量表象来定义的:运动是主体物质与前进方向的相邻物质间相互交换位置的行为和现象。这种与前进方向的相邻物质之间的位置交换会受到前面方向上的物质的阻力作用。这样的定义脱离了对时间的依赖性。但是非常不好理解。而且,时间、空间、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到目前为止物理学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高建道。

“那好吧,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我问另外一个问题:物质是怎么诞生的?”李二狗问。

高建道:“《庄子》说,有不能生于有,而必生于无。我们不能说物质是在某个事件之后诞生的。因为那样就会涉及运动、涉及时间,就谈及了有。因此从次序上讲,物质与事件、时间是不可分先后的,也是不能割裂的。物质、空间、时间、运动,它们是伴生的。物质的起点,就是时间的起点。即使有静止的物质,那也是没有相的,也就谈不在存在,更没有运动,因此也不会有时间。它只是有的起点。”

李二狗又问:“如果说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它的能量从哪里来?大爆炸之前又是什么样子的?”

“无中生有,它的能量只能是来自虚无。它没有之前,只有之后。因为那是运动的起点、时间的起点、一切的起点。所谓之前就是一个错误,就不能这样问。”高建道。

“那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吗?是有一种还是多种?”李二狗问。

高建道:“东方人认为是没有的。庄子有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我们东方人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但西方人相信,物质一定有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最小单位。起初人们认为是一种,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原子。当然,当时的原子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子。”

韩刚插话道:“现在人们能够探知的微观物质越来越小了。但是按你们讨论所说的,那些探测到的粒子其实都是相,物质根本没有所谓的本来面目。现代物理学探测到夸克就发现不了它的内部结构了。但是不是真的没有谁知道呢?以前人们不也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了?”

周洁道:“现代物理学不是还有一种超弦理论吗?认为基本的粒子就如同振动的弦。如果你不去观测它,它就是波,一旦被观测就塌缩为粒子了。”

高建道:“是的,弦理论认为:宇宙的基本单元不是粒子,是因为弦在空间运动,才产生了各种粒子。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以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

“这相当于是物质波粒二象性的终极描述。”周洁道。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粒子,一切都是波。所谓的粒子都是虚空中的能量波动,只有在我们观测的时候它才显示为粒子的相。每一个波都是整体的一部分。”高建道。

“但是我们发现能量并不是均匀且无限可分的,它是一份一份的。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不可分的能量就是物质的最小单元?”韩刚问。

“恐怕还不能下定论。这些打包的能量,只是在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光电效应等场合表现出来,这只能说明在那些场合能量是不连续的。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能量都是不连续可分的。关于小于普朗克常量以下的能量是否存在,我认为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分不出来而已。”高建道。

“比如光,它是不是物质(或者说能量)的最小单元?《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看来,神第一个创造的是光。那光是不是就是物质的起源了呢?”

“但这之前的地和水又是哪里来的?”高建笑道。

“看来还是《道德经》说的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是虚的,让你无从反驳。”周洁补充道。

“判断一件事是否客观,靠什么?”李二狗忽然问道。

高建思考了一下,答道:“靠数学和逻辑。”

“数学和逻辑就一定可靠吗?”

“我们只能相信数学和逻辑。另外要可观测、可重现、可验证。”

“如果现在不可重现、不可重复、不可验证呢?”

“那现在还不客观。”

“也就是说,客观是相对的。”

“是的。”

“如果以前可重现、可重复、可验证,但是现在发现又不可重现、不可重复、不可验证了呢?比如牛顿力学,原来都是可重现、可重复、可验证的,但相对论发现以后,牛顿力学只是一个很好的近似。”

“这说明它在以前是客观真理,现在是真理的近似。回头看看,以前的认知有主观的成分。”

“也就是说,现在的客观并不代表将来一定客观。”

“是的。”

“还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客观。即使有,我们也不能确定。”

“是的。”

“只有主观才是绝对的。《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们一旦认识了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也就开悟了。”李二狗道。

“那什么是心呢?我们如何才能用心去转物呢?心又是如何把主与客分开的?主未生时,客在何处?主已灭时,客有谁知?主与客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谁是谁的部分?”高建问。

“问题真是太多了,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翠儿,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