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在青岭地区待了快一个月,然后带着厚厚的一份调查报告回到了省里。
省里在研究了两个星期后,也给出了最后决定。
吴专员自然是没有办法继续留在青岭地区,只能从地区调走。同时省里也尊重刘丹的选择,同意了刘丹的辞职请求。
除了吴专员和刘丹外,还有好几个人也被降职或开除,而侯正也被给予行政记过的处分。
刘丹虽然从行署这边辞职了,但是作为国家作协的专职作家,她的档案反倒是被国家作协那边接受了。
而地区作协的人也在询问刘丹,有没有兴趣到地区作协或省作协担任领导职位。刘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表示自己将潜心写作。
又过了小半年,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刘丹终于将《小小的家》投稿到了《人民文学》。
因为是事先沟通过,同时《人民文学》编辑部也看过刘丹的初稿,所以刘丹在修稿的时候就听取了不少《人民文学》编辑的建议。故这份最终稿其实是已经得到《人民文学》编辑的审阅后的版本,剩下就是校对出版的事情。
对于刘丹的这部长篇小说,《人民文学》也给了极高的待遇。首先这部小说没有拆分连载,而是直接以“专号”的形式发表。编辑还提醒刘丹,这部小说肯定会大受欢迎,所以要刘丹做好开座谈会的准备。
此时文学座谈会可是非常流行的,但通常杂志社开的座谈会是会针对某个主题或某个作者群体,单个作者或单部作品的座谈会还是比较少见的。
能够单部作品召开座谈会,那无一不是当年最有影响力的几部作品。由此也知道《人民文学》对《小小的家》的看好。
《人民文学》的专号以“岁末专号”的名义在12月发行,刘丹算是最早拿到这个专号的人。当然,伴随专号到来的还有大几百的稿酬。
“啧啧,你这一部作品的稿费都快赶上我大半年的工资了。”于伟忍不住说道。
“后面如果出版小说版的话,我还有5%的出版稿酬哦。”刘丹笑着提醒道。
此时的出版稿酬是固定的,就是码洋的5%。虽然现在的小说定价不贵,但奈何销量高且销售期非常长。
尤其现在还是1980年代的头几年,文学黄金期起码还有10年的时间,因此刘丹靠这部小说起码还能再赚10年。
同时到了1980年代后期,稿酬还有一波涨。刚好那时刘丹的小说出版授权也到期了,届时就可以要求涨版税了。
于伟看着刘丹开心的模样,他内心也是高兴的。
“今天组织有找我谈话。”于伟忽然说道。
刘丹心底一惊,“这是秋后算账?”
于伟笑着摇摇头,“什么秋后算账?是组织觉得我能力留在青岭地区有些浪费,询问我愿不愿意去省城公安局。”
“你的想法呢?”刘丹问道。
虽然青岭地区和省城算是平级,但省城毕竟是省城,人家天生就比同省的其他区级市要高半级,算是钦定的副省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