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那边下班过来还要点时间,我先带你们去包厢里休息会吧。”刘丹一边说一边带着两人走进了五食堂。
和其他食堂现在人山人海不同,五食堂几乎是门可罗雀。只不过是看到有人进来之后才有人过来询问,知道是昨天预约了包厢的人后,他就带着刘丹等三人朝二楼的包厢走去。
落在钱树根等两人的眼里,他们哪里见过如此大的砖瓦房,而且还是非常稀罕的楼房。所以两人都有些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等进了包厢后,刘丹才发现了两人的局促,忙说道:“别客气,请坐吧。服务员,能请你帮忙泡一壶茶么?”
“茶水是要算钱票的。”服务员提醒道。
“没关系,到时候我们统一结账。”刘丹回答道。
听刘丹这么说了,服务员就出去泡茶了。
刘丹尽量找话题和两人说话,但因为双方实在是还不熟悉,所以常常聊几句就尴尬住了。在刘丹脚趾快要抠出三室一厅的时候,于伟终于是赶到了。
有了于伟这个桥梁,包厢里的热度这才提了上来。
很快茶水连同饭菜就陆续送了上来,钱树根两人吃得是狼吞虎咽。刘丹也没有嘲笑他们,她也知道现在农村的情况其实没有多好。
虽然现在的气象条件好过1960年代前期,但现在国家既缺乏良种又缺乏化肥,所以粮食单产其实并不高。再加上国家又没有减免农业税费,所以农民们的日子是非常紧巴的。一旦天气不好,或者当地自然条件匮乏的话,那农村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就不要太少了。
哪怕是红旗公社这种土地条件相对肥沃的公社,大部分社员还是要拼了老命去劳作才能勉强糊口。如果家里人口多点或有发育期的孩子,那还要靠一些副业那补充。这就是为啥农村的母鸡那么宝贵,因为一大家子的油盐酱醋就靠老母鸡下的鸡蛋了。
吃完饭后,钱树根用袖子抹了抹嘴巴,然后感慨地说道:“我都好几年没吃过肉了。还是舅舅你们城里人好,能天天吃肉。”
“天天吃肉也不行,偶尔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于伟连忙说道。
刘丹和于伟在家倒是天天吃肉,但是这显然不是林场工人的平均情况。林场普通工人若是单身还是每个星期能够吃餐肉的,但如果开始养家的话那就基本是每个月吃餐肉就不错。
尽管后世很多人抱怨猪肉、鸡肉什么的没有以前的香,但如果没有养殖业的大规模工业化,又有几个人吃得起猪肉和鸡肉呢?哪里还有资格去抱怨好吃不好吃什么的。
“那也比我们大队好太多了。”钱树根说道。“舅,我不怕苦也不怕累,我就想在咱们林场找个工作干。”
听到钱树根再次说出自己的要求时,于伟沉默了一会。
看到于伟沉默,包厢的气氛又冷了下去。
“树根啊,如果你想留在林场也不是不可能。”于伟忽然说道,“只不过你拿的钱可能没有其他人多,而且我也不能保证你能做多久。”
“再少也比我在大队种地多吧?”钱树根倒是看得开,“不管能做多久,对我来说都是赚了。
“那你在大队的地呢?”于伟问道。
现在的农民可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土地,因为大队是要算工分的。虽然大队分粮还是以人头粮为主,但是如果你长期不出工的话,大队长有的是办法扣掉你的人头粮。
而农民如果没有大队的口粮,那在这个时代是想吃饭都没地方吃饭的。吃商品粮那是要粮票的,而吃“黑市粮”那可是正常粮价的一倍左右乃至更高。
“我跟我堂哥说好了。”钱树根说道,“工分粮我全不要,人头粮我只要一半。”
于伟被钱树根的魄力给惊到了,因为这里的损失可不是一般二般,钱树根这是为了进城已经破釜沉舟了。
“那我下午带你去看看吧。”于伟也知道现在不帮钱树根的话,搞不好真的会出大事了。
刘丹没有插话,只是一直静静地听着。因为这是于伟的那边的亲戚,而且暂时还影响不到他们的小家庭,所以刘丹就放任于伟去做了。
下午上班后,刘丹继续和其他人进行评估测试。由于这次评估的样本较多,所以一个下午的进度也不过一半,于是大家决定接下来的两天就专心做这件事。
刘丹回到家后发现于伟还没到家,所以就开始做起晚餐来。而等刘丹的饭菜都做好了,于伟还是没有回家。因此刘丹只好将饭菜放在灶头保温。
刘丹一直等到晚上7点多才看到于伟匆匆忙忙地回到家。
“老婆,我回来晚了。”于伟有些愧疚地说道。
“洗手准备吃饭吧。”刘丹说道。
两人吃饭的时候,于伟忽然开口道:“我给树根找了个搬运工的工作,算是临时工。然后又给他们找了个不用的小库房,算是给他们安个家。”
“那个小芳是树根的?”刘丹好奇地问道,因为那个女人一直没有怎么说话。
“那是树根的媳妇。”于伟说道。
刘丹吃了一惊,“他俩的年纪差得有些大吧?”
于伟听完后就“噗嗤”笑了出来,“你以为树根有多大了?”
“起码四十多快五十了吧?”刘丹回答道。
于伟此时收起了笑容,有些难过地说道:“其实树根还没满三十。只不过平日里风吹日晒,时不时又要走山,所以老得快。”
“不是吧?”刘丹也有些不敢置信,但随后也面露哀伤,“那他这些年过得还真的是很辛苦。”
两人沉默了一会,随后于伟说道:“其实我倒是没有想到树根这么有胆识,居然想过跑出来。”
刘丹对钱树根的决定还是比较认同,可以说未来一二十年的最大的机会都在城里,农村基本占不到什么便宜。一直要到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开始定向扶贫之后,农村的普遍情况才慢慢好起来。刘丹甚至觉得,搞不好钱树根会在国家决定发展经济后成为第一批“农民工”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