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修缮
老头气的连“老夫”都不说了。
许华眨眨眼睛,一脸无辜,“那好吧,既然这位老大爷非要去,我也不好阻拦。你,去送他见皇舅舅,把他不服我安排,并且在我好好解释后试图殴打我并且差点就成功的事儿告诉皇舅舅。”
王大人:“?”
他眼睛微微睁大,没想到这小子完全不按套路来。
这时候难道不该是这小子为了讨好他而俯低做小,卑躬屈膝的时候吗?怎么这小子一脸“我算计到你了”的开心?
这小子脑子有毛病?还是说……之前他想差了?可不应该啊,他孙女这么优秀,自打到了适婚年龄之后不知道多少人家上门提亲。要不是他不舍孙女年纪轻轻就郁于后宅,孙女早就高嫁了!
这到底……
“王大人。”侍卫轻声打断王老头儿的沉思,“请。”他抬手示意。
王大人的父亲是先帝手底下的一大权臣,权势很大,同时也保护了大明疆域多年,甚至把素海从那些说着怪话的异域人手里打下来,让素海这个绝佳的水产培育养殖地,以及野生水产捕捉地归属了大明。
是一位非常让人敬佩的将领。
那位大人于先帝之前去世,留下的嫡系嫡子王大人并没继承到那位的勇猛,不过那位留下的荫拂也够王家族人吃了。
这次过去估计不会有什么重罚,他还是恭敬一点的好。
王大人看了眼许华,冷哼一声,甩了下袖子跟着侍卫离开,那大摇大摆的背影不像是去受罚的,更像是去告状的。
许华摇摇头收回视线,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儿,有的人真是老成熊孩子了。
王玥的爷爷这么莽的吗?一点都不怕被罚?
奇怪。
许华看向旁边儿陆续掰开土球的众人,问侍卫,“都好了?”
“好了。”侍卫见所有人都抽完了,就把剩下的土球全都打开,几个侍卫打开纸条,从里头拿出了一个一成的纸条跟一个半成半的纸条。
“世子。”侍卫们把这两个写着鬼画符一样字的纸条捧给许华,许华拉开纸条看了眼,确定两个都是自己写的之后站起来扬扬手里的两个纸条,“没抽到的人,这些,一成以及一个半成半到时候全都统一弄成兵器,然后平均分给你们。”
他打了个哈欠,对旁边儿的侍卫道:“刚才那些抽中的都是谁,记下了吗?”
“记住了。”侍卫道:“他们抽中的多少也记下了。”
“那就行。”许华摆摆手,“留个人做个纸面统计,把抽中的人的信息记录一下,名字啊,职位啊之类的都记下,免得到时候重名了或者长得像了,弄混了。”
“是。”
许华冲那些拿着纸条,手指带泥,神情复杂的看着他的兵部大佬们挥挥手,“拜拜。”
然后转身就走。
留下一脸莫名的众人。
过了一会儿,有人一脸沉思的看着许无乱,“许将军,你儿子说的那个“拜拜”是什么意思?暗号吗?”
许无乱:“……这……”
他语塞片刻,神色恢复镇定,“他是在叫诸位伯伯,还跟你们抬手打招呼了,你们没看到吗?”
“伯伯?这跟“拜拜”差距仿佛有些大。”有人一脸“你在驴我”的表情看着许无乱,随后敷衍的笑笑,“许将军说是,我们自然信了。”
有几个武官若有所思——他们那个地方的口音叫伯伯叫出来确实是“拜拜”。
但让他们就这么相信刚才那一脸嚣张的许世子临走之前特地跟他们打招呼叫伯伯……这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儿。
许无乱胡猜一通,面色镇定,看着其他人一副似信非信,费心琢磨的样子,心里略微舒坦了一点——不是他一个人听不懂。
这臭小子最近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通,行事作风都变了,脑子也灵活了很多,也不怕他了——这是好事——不过就是说话他有些时候听不太懂。
这有点影响他为人父的威严。
许无乱摸着自己新长出来的胡茬——嗯?胡茬?
许无乱猛地一惊,问旁边儿的同僚要了把刀之后走远剃胡茬。
他娘子可太不喜欢他的胡茬了,他要是这么大大咧咧的顶着胡茬回去,今晚铁定得睡书房。
…………
…………
许华回去跟皇帝汇报了。
然后在半路上被那个脸上有痘的文官给拦住了。
文官苦着一张向来温和的脸,拽着许华的袖子不让人走,“世子,世子!”他道:“皇宫修缮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了,那边儿的石灰都送过来了,世子,真的不能再拖了!”
“嗯?”
正准备让侍卫把人扯开的许华招人的手一停,“石灰这么快就送过来了?送过来了多少?”
“回世子,三十袋!”
许华:“哦……那的确得过去看看了。”
他背着手溜溜哒哒的走着,从这里一直走到需要修缮的地方,整个人身上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他拿帕子擦擦手心粘腻的汗水,心里有些感叹。
当初他可是在皇宫里走不了这么长的路的,必须得轿子上阵才行。
现在他身体倒是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他到的时候需要修缮的地方有挺多人,许华看过去,这些人里有穿着短打的,明显就不是宫里的工匠,也有太监。大多数是太监,有少数几个宫女,都在那儿等着许华发话。
许华在需要修缮的宫殿里走了一圈,这需要修缮的地方主要是屋顶有两个地方漏了,以及墙壁渗水问题。
许华看了一圈,那平常专门负责这个的太监走在许华旁边儿,小心翼翼的陪着。
许华:“这个……”
“世子。”太监条件反射的跪下,面色镇定的回答,“这渗水问题跟材料没有问题,当初我们安排的时候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能出现渗水,应该是当时的那批工匠手艺上出了问题,当初那批人负责统一建造这里的这些宫殿,所以这几个宫殿才会出现这种问题。当时负责修建的人是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