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爷爷万历,开局被我抢了皇位! > 第35章 把宝压在徐光启身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把宝压在徐光启身上

“殿下,奴婢回来来!”

魏忠贤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东西送给他了?”

朱由校问道。

“回殿下,已经送给他了。”

魏忠贤点头说道。

“一路辛苦了,先下去歇会去吧。”

听到他这么说,朱由校松了一口气。

“为殿下办差是奴婢的福分,奴婢不累。”

魏忠贤憨厚一笑。

“行了,我又不是不体恤人的主子,下去休息去吧。”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

“奴婢告退!”

魏忠贤又是一笑,这才退了出去。

此时徐光启坐在马车上,正看着魏忠贤送过来信。

今天他离开,到也没有告诉太多的人,来送他的也不多。

有几个都是派人送来了一些盘缠。

他没想到朱由校居然也会派人来。

除了魏忠贤带来的一千两银子,还有朱由校特意从万历哪里讨的一棵人参。

当然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一封信。

朱由校这封信用的是白话文所言,大概内容是,承蒙徐师傅这一年的教导,送上一点盘缠,另外还要了一棵人参让他多保重身体。

还隐隐劝他,行事不可过于急切,实在难办就摸清情况,以备日后参考。

在信中朱由校还表示,听闻西方有人以燧石激发可以点燃火药的枪支,到了陕西可以试试。

还有提出了实验火药威力最大的配比,实验火药最佳装药量,然后定量装进纸包里,用的时候直接撕开倒进去就可以。

甚至可以考虑将铅弹跟火药装在一个纸壳里,想办法引燃纸壳,这样铅弹和火药无须单独放置。

子弹和火药可以尝试装在枪的后部,这样也无须用通条往里塞了,至于结构可以参考佛朗机炮的子母铳类似的构造。

这些内容不但有文字描述,甚至朱由校还用简单的把图给画了出来。

在最后,朱由校还特意叮嘱,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与外人道也。

看到这些东西,徐光启立刻来了兴趣,当即叫人把孙元化找来。

孙元化上车之后,徐光启便把这封信拿给他看。

“这是皇太孙殿下亲笔所写?”

孙元化看完上面的内容,着实有些惊讶。

“老夫还能骗你不成?”

徐光启笑了笑。

“学生不是这个意思,不得不说皇太孙殿下的想法都很不错。”

“此次老师巡抚陕西,倒也不见得完全是一件坏事,教导皇太孙固然重要,可皇太孙毕竟年幼,能到地方做些实事,学生觉得更加重要。”

“以前学生虽然有些想法,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这次倒是可以验证一番心中所想了。”

孙元化一直比较痴迷研究军事和火器,后来考上举人之后,考了几次进士都没有高中,便潜下心来跟着徐光启学习火器和西学。

“不瞒你说,从我进京,到教导殿下,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四天上一次课,总共也就是见了六十多次。”

“一开始我教他算学、后来教他一些泰西的历史、地理,再后来就是我们在一起探讨国家的一些政事了。”

“皇太孙是从见过的人之中学东西最快的,就好像我教他的东西,他本来就知道一般。”

“之前我不是不相信有宿慧这种事情的,只是皇太孙着实超出了我的认知。”

徐光启没有正面接孙元化的茬,而是说起了教导朱由校的事情。

“这对我大明来说是好事啊,天下这般局势,也总算是有了个盼头。只要皇太孙日后形势不莽撞,总会好起来的。”

听了徐光启这么说,孙元化直接的有了盼头。

“我奇怪的地方也在这里,他经常跟我讨论,以后跟如何做,本来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正是不顾后果的年纪。”

“可他很多事情看的都很透,他的想法也都很有操作性。和他聊一些事情,我会觉得是跟你或者同龄人在聊这些事情,而不是皇太孙这个年纪的少年。”

想着以前和朱由校聊天的种种往事,徐光启有些感慨的说道。

“如此说来,真是天佑大明!”

孙元化先是感慨了一句,随即小声说道:“其实外界早有传言,皇太孙是太祖忌日那天醒来的,许是太祖在天保佑。”

“哦,这种传言很多么?”

头一次听这个说法的徐光启顿时来了兴趣。

“自从詹事府的官员们开始对外传太孙聪慧,便有人这么说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真是天佑大明。”

一听孙元化这话,徐光启就知道这个传言只怕是跟詹事府脱不了干系。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詹事府本就是教育太子的机构,

如今太子都教的差不多了,他们又被委以教导皇太孙的重任。

自然是要做些什么,稳固太子的位置,有什么比一个好圣孙更吸引人的呢。

这样也能让一些大臣对皇上的怨念少一些,将期待放在皇太孙的身上。

眼下皇上对皇太孙如此重视,也难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即便徐光启已经信了天主教,可毕竟一直在大明生活,对于祖先崇拜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跟利玛窦交好,可和龙华民的关系只是一般的原因。

龙华民的一些做法,他一个已经皈依天主教的人都有些看不下去。

对于一个从小苦读四书五经,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来说,学习西方是觉得你的技术好。

如果你对大明不利,他也是不答应的。

身在皇宫的朱由校心不在焉的看着书,他把自己对于燧发枪的一些了解除了膛线都写给了徐光启。

什么米尼弹、纸壳子弹,他自己都搞不懂怎么回事,至于膛线这东西虽然十分重要,可也说不清楚来历,只能等以后再说。

如果他现在是皇帝,根本不需要将这些告诉徐光启,他可以直接命令宫里的工匠造出来,可惜的是他不是。

因此只能告诉徐光启,希望他能尽快搞出来。

距离萨尔浒还有三年的时间,如果能用一年搞出来,再批量造出来一些,到时候送到辽东前线。

就算那个时候自己无法影响朝局,也能让努尔哈赤多死一些人。

现在朱由校把宝压在了徐光启的身上,希望他不让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