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十七,中秋才过去两天。

往日喧闹的正阳门大街,今日变得十分寂静,道路两旁五城兵马司,锦衣卫,武骧、腾骧左右卫,三步一人、五步一岗,维持秩序。

皇帝的御撵在前,而后是太子、太孙的撵驾,再往后便是文武百官随行。

负责保护他们的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四卫营以及勇士营,四卫营是从武骧、腾骧左右卫近两万人中抽调最精锐的三千余人组成的精锐。

勇士营则是从天下卫所挑选的精壮战士,大约三千多人,勇武更在四卫营之上。

后来大明朝风雨飘摇,崇祯皇帝将勇士营、四卫营合并,有从武腾四卫抽调人手,组成了一万余人的勇卫营。

更选拔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等猛将统领,他们战场之上屡次大败起义军,可惜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他们正在南方战场追剿张献忠。

后来左良玉反叛,也是黄得功勤王救驾,南京沦陷还是黄得功抵抗清军,最后战死沙场。

看着外面护卫的士兵,朱由校不由的想起了这支军队的命运。

当时的大明别说有十万,即便是有五万这样的忠心的勇武之士,又何至于被几万人的满清在北方肆意劫掠。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大明的士兵不卖命,吃不饱饭、拿不到粮饷,动不动欠饷半年、一年,说实话临阵能放三枪绝对是对得起老朱家了。

“殿下为何叹气?”

今日有幸坐在朱由校撵驾上的洪承畴不由开口问道。

“彦演,你饱读诗书,可知历朝历代超过三百年的王朝有几个?”

朱由校开向了洪承畴。

“周朝八百年,大汉四百年,大宋三百余年。”

洪承畴的历史绝对学的不错,张口就说了出来。

“周朝八百年,不算春秋战国不到三百年。春秋战国五百余年,诸侯争霸、七国争雄,最后秦一统天下。”

“大汉说是四百年,中间王莽代汉,光武中兴,不亚于王朝更迭。”

“至于大宋,靖康之耻之时不过一百多年,此后更是与金、蒙作战。”

“盛唐当年威名赫赫,可自从安史之乱,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百姓流离失所,国运也不足三百年。”

“从我太祖皇帝建立大明至今已有249年,我不想做亡国之君、也不想我的子孙做亡国之君,更不想像大唐那样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朱由校对于这个说话嗤之以鼻。

“殿下多虑了,眼下大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殿下怎么可能是亡国之君?”

洪承畴没想到今天朱由校居然会跟他说这么一番话。

“彦演何必自欺欺人,本科殿试乃是我亲自出的题,你们几百人的卷子我也都一一看过。当然最后定下名次的不是我,不过你的卷子我是看的时间最长的。”

“今天下之田,藩王宗室所占四成,皆不纳税。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

“我虽然年幼,可蒙各位师傅教导,也知道天下兴亡不是有命数,而在于土地兼并。”

“一般而言,王朝之初,经过十几甚至几十年的乱世。百姓死伤许多,大量无主之地被开垦耕种,这才有了所谓的盛世。”

“随着天下太平,百姓繁衍生息,人多地少,一旦遇到灾荒之年,百姓只得卖地求生。土地兼并开始,再遇到灾荒之年,无地可卖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

“又是天下大乱,于是又有新的王朝建立,如此周而复始。”

“之前你说大周八百余年,可春秋战国动乱几百年,死伤的百姓何止数百万?”

“大汉四百年,光武中兴又死伤多少?”

“更不用说大宋金人南下、靖康之耻,便是我读到此处都倍感屈辱。”

“如今我大明土地兼并至此,藩王宗室不纳税、北方陕西、陕西、河南三地几乎收不了多少赋税,山东是贫瘠之地。至于直隶,皇庄的数量也不少。”

“士绅不纳税,文风鼎盛的江西、江浙,又能收取多少赋税?”

“天下近半土地不纳赋税,工商之税聊胜于无,眼下气候变化,越来越冷。陕西已经连续两年大旱,其他各地粮食也出现了歉收的情况,朝廷依旧按照往年征税。”

“那些平头百姓,无形之中赋税加重,一旦遇到大面积的灾害,我大明何以为继?”

朱由校看着脸色越来越红的洪承畴,声音虽然不高,可语气中的忧虑表露无遗。

“殿下圣明,臣有罪。”

听到最后,洪承畴跪倒在地,羞愧难当。

“起来吧,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若不是有你的卷子,我还没想过眼下大明是这种情况。”

朱由校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开口说道。

“臣惶恐。”

洪承畴坐了起来,没有一开始的那种激动心情了。

“方才我说,我看你的卷子时间最长,当时阅卷的几位主考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甚至皇爷爷也是知道的,因此他才给了你一个不怎么好听的伴读身份。”

“你今年24,我12,说起来比我大一旬,都是数蛇的。日后我登基之时,你也是正当之年,你是我看好的第一个人,希望你日后不要让我失望才是。”

朱由校看向了洪承畴。

“臣甘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洪承畴知道朱由校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即又要跪下,却被朱由校拦了下来。

“肝脑涂地不必,鞠躬尽瘁即可。我更希望你建功立业,荣归故里。试想几十年后,你是救时宰相,回到故乡。我也能成为中兴之主,面对列祖列宗。”

“我希望后世对你我的评价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但中兴大明,而且真正的能做到远迈汉唐!”

“若真是如此,我此生无憾。”

这还是朱由校第一次对别人表露心迹。

他说的这都是心里话,也是他这一辈子的志向。

既然重生这一世,若是大明几十年后照样灭亡,那还有什么意思。

能不能让大明变成日不落帝国,朱由校不知道,他也不敢想。

现在他的愿望就是,彻底平定东北,安定国内,夺回西域,收服草原。

要是时间能够允许,国力能够允许,拿下南洋,占据西伯利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臣一定牢记殿下的这番话,将次作为臣毕生的志向,辅佐殿下再造大明!”

洪承畴听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远迈汉唐几个字,只觉得气血上涌,恨不得现在就能看到那番景象。

他知道这句话出自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告文宣王祝文》中的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

不过殿下这么一改,不管是挽还是扶,都是个人的行为,更显得孤单了许多。

他哪里知道,朱由校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只是前世看LoL听到的这句很有气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