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人口
高兴之余,关邑很快又皱起了眉头。
“陛下,微臣愚钝,不善耕种,但无论是种植还是采摘棉花,似乎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此时的开伦部族,虽说不上人员凋零,但也好不哪儿去。
而且即使有圣旨,他们也不大可能立即放弃传统的牲畜业。
放牛放羊,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口。
因此此时的开伦部族,人口绝对是个大问题。
“陛下,”关邑拱手,试探道:“帝国是不是可以考虑从东部……迁移些平民过去?”
一来可以缓解开伦的人口问题,二来也可以更好的加速同化。
任宁明白他的意思,然而思索了半响,还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这事不急,朕心里有数。”
“而且……”他微笑着朝西方的天际望去,“此时开伦的人口没有你想象中的少。”
当初西凉王庭为了东征,蛮横逼迫草原上的各族百姓。
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要么启程,要么灭亡,几乎没有第三个选择。
刚开始,不少像开伦一样的中小部族都曾有过异议,然而这些人很快死的死,亡的亡。
其他人看到这些邻居们的结局,要么收钱答应,要么咬牙答应。
尽管这些部族后来要人出人要力出力,为了向东而倾尽了所有。
但王庭并没有因此而罢休,甚至从未把这些部族的付出和牺牲放在眼里,依然奴隶般喝之来斥之去。
不少族长本就不满,回神后更是暗地里心生愤懑。
只不过迫于部族弱小,无力反抗,才隐而不发。
后来定西大反攻。
许多中小部族正喜于调往防御圈外围,不用去担任首批攻城部队。
结果发现这完全是个大坑,他们竟然遭受着比攀爬砥石城头更为惨烈的攻击。
心死如灰外加极其愤怒下,这些中小部族稍微抵抗了一阵后,就毫不犹豫四下逃散。
期间不少人侥幸逃离了战场,但很快这些人发现一件事。
天下之大,他们竟然无处可去。
往东是横在眼前的茫茫落霞山脉,山后是视他们为死敌的云垂老百姓,不能去。
往北是传闻中的不归荒漠,人间禁地,不敢去!
往西,倒是可以返回部族。
但作为战场逃兵,一旦被王庭抓住,那全族老小都难逃一死。
最后他们只能往南,然后就到了开伦部族附近。
关邑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虽说这些人要么是族长要么是长老,带的通常是族中精税或亲卫,战力强横。
但惊恐不安外加长途跋涉后遇上驻扎在开伦部族的星落将士,倒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任宁微微一笑。
“除了这些人外,定西大反攻结束后,要塞还俘虏大批的定西士兵以及各种奴仆……”
这些人通通被霍凌挑断了一条手筋和一条脚筋,然后分批放回西凉大草原。
他们大多往西,但也有的往南。
虽然人数众多,然而因为伤势已经骑不了马,拿不起枪,根本不足为虑。
到了开伦部族附近,正好留下来种地。
“因此开伦现在暂时还不缺人手。”任宁总结。
等到老三泰他们大面积种上了棉花,发现人手不足向星纪城求援时,再派东部的老百姓过去,这样两族更容易融合。
“陛下高见,”关邑长出一口气,心悦诚服道:“微臣自愧不如。”
任宁摇了摇头。
“别捧朕高脚了,还有什么事吗?”
没事赶紧混蛋,他还得回后宫陪老婆孩子去。
太医已经说了,李荷珠就在这一两天临盆。
“陛下恕罪,微臣的确还有一事。”
关邑知道任宁的性子,连忙掏出另一封折子高高捧起。
“陛下,此乃鸿胪寺大和馆递交上来的谈判书,是倭寇天皇关于两国未来的相处构想以及有意赎回被俘的倭寇领兵大将。”
任宁接过飞快扫了几眼,然后随手轻轻放回龙案上。
他脸色平静如水。
“区区倭寇,不过蛮夷之辈,偏居海外一隅,本可苟且偷生,却妄自尊大,屡犯天威。如今其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冒然出兵海外,又兵卒死伤殆尽,已是穷途末路。”
“区区丧家之犬,也配与朕论及未来相处之道?”
“可笑!”
关邑心底有了谱,顿时精神一振。
他躬身再拜,声若洪钟。
“陛下英明!韩非子有云,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微臣以为倭寇若识相,便该俯首称臣,永世为奴。若不识相,云垂只需挥手便让其亡国灭种,永无翻身之日!
任宁满意地点头,“这事就交给你和范尚书商量着妥善处理了。”
“臣遵旨。”
关邑并不意外,他迟疑了下。
“陛下,倭寇点名要赎回久堂直人、石川泷、根井正人这些领兵大将,该如何处置?”
知道任宁的底线,他和范文才好谈判。
任宁站了起来,目光如炬。
“久堂直人名誉上为征西大将,统率倭寇全军,然此人无勇无谋,在军事策略及具体的战术指挥上更是毫无章法,纯属胡扯一通,不足为虑。”
“倭寇若有意赎回,就弄个半残,让他们大出血后把人领走。”
关邑了然,在心里拍拍地打着盘算,计算着该怎么弄残久堂直人以及出个什么价钱好。
他朗声道:“陛下放心,微臣定让倭寇知道云垂不可惹,惹之必后悔。”
唔。
任宁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于石川泷……”
说到这,他目光冷了下来,似有刀锋出鞘,冷冽逼人。
“此贼屡次派兵犯我疆土,期间杀烧抢掠,恶贯满盈。虽已伏诛,但若不将其挫骨扬尘,不足告慰我云垂万千冤魂,平息天下百姓之愤。”
“陛下圣明!”
关邑拱手,声音如铁,字字铿锵。
“臣已想好惩处石川之策。除去暴尸百日、挫骨扬灰令其死无丧身之地外,塑其跪像于定海码头之上,使其永世伏跪,受我云垂子民千年唾骂、万世鞭笞。”
“此贼之名,必将遗臭万年,永为天下笑柄!”
“很好。”任宁十分满意。
“还有个根井正人……”
他扯了扯嘴角。
“他也算是倭寇中少有勇有谋的战将,且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一切,如果释放,恐为大患。这样吧,和久堂直人一样,收钱后送倭寇个残疾吧。”
“另外那些倭寇点名要的中高层将领,一律同等对待。没点名的,就和其他俘虏的小兵一样,送到帝国各地,让他们修路补桥去。”
云垂疆域辽阔,要修要补要扩建的地方还很多。
而且作为俘虏,这些倭寇完全不用付什么薪水,倒是不错的劳力。
“臣遵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