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这是老天爷给咱山沟人的活路,这年景时好时坏的,多条活路,赶上灾年多活点人比啥都强,以后我让莫离负责收山货,婶子你们帮着把把关,他是读书人,不认得这些东西,我怕人家欺他少不经事。”
“那啥,我这就让你叔说去,回头东西就往我这送,我看他哪个敢坑你!”
“菌子和野葱也帮我收些,要鲜菌子,不要晾晒,不拘什么品种,也是两文钱一斤。”
“你这价太高了,不行,五文钱能买一斤粮食了,地里一抓一大把的东西你也两文钱,你是不是疯了!听婶子的,桔梗和蘑菇都是一文钱,这他们都能乐开花,地里捡捡就是几十文到手,我告诉你啊,这人不能惯着,惯着惯着就贪心了,你给她两文,她想要四文!”
晓卿想了想,觉得王桂花说的也有道理,反正不久之后就要大迁徙,处处用的到钱,索性就把这钱留下。
回到家中,看到后院水田旁边新支起的大网,又多了几排咸鱼干,阚双江的身影忙忙碌碌,不亦乐乎,晓卿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阚双江!你来一下!”
“嗳,夫人,怎么了?”
阚双江扎手扎脚的走过来,其实他岁数不大,只是每日风吹日晒,长了张老皮,看起来岁数颇大。
此刻他浑身衣衫湿透,却是刚从河里上来,这会儿正想着把捞来的鱼收拾了。
“你再多捞些鱼来,越多越好,不拘什么品种,这些我让厨房的人收拾了。”
“是,遵命,夫人。”
阚双江二话不说,拎着网子就跑了。
这个季节,都是揣着籽儿的鱼,又大又肥。
晓卿让厨房把阚双江一早上打的鱼都抬回院子,去了鱼鳞,内脏,洗干净备用。
又让人找来泡澡用的大木桶,在桶底开了洞。
“呀,这好好的桶弄个洞还咋用啊?”
“没事的,娘,我自有用处,这桶不够,赶紧去镇上帮我买些回来,有多少要多少!”
晓卿让人用几块石头把木桶垫高,洞下面放个盆,再把杀好洗净的鱼抹上盐巴整整齐齐的码到木桶里。
“过几天,有汁水流到这盆里,就把汁水重新倒回到木桶里,如此反复,记住,不要让别人看到,阚双江捞回来的鱼都这么处理。”
原本晓卿想开店铺主要是南北货的倒卖,可因为这个桔梗,一下让她想到更多。
原材料的买卖固然省事儿,可她没有强大的资金,也没有坚实的背景,做这生意除了出奇制胜,没有别的优势。
可加工食品就不一样了,各家的铺子有各家的秘方,她脑袋里装了五湖四海的美味佳肴,怎么也比别人多了一些胜算。
接连几天,村人络绎不绝的送来了新鲜的菌菇,剥好的桔梗,镇上采买的木桶运到了,阚双江没日没夜的下河,打捞的鱼足足填满了十个大木桶,都按照晓卿说的办法整治好,房间门一锁,谁也不许进,只几天去倒一次盆。
几个厨房分开的,十分不方便,晓卿又让田木全在院外加盖一个大厨房,要同时有十个灶台的,还用沙子,木炭,做了一个简易的过滤水装置,上面架上大桶,下面是水缸,滤出一缸缸清水烹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