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书到了今天,终于完结了。

今天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完本,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刚开始写这本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书友的支持,虽然不算火,但是铁粉还是不少,互动也是挺高的。

群里面书友最多的时候,也是有上千人的。

这本书也是有些问题的,发展节奏太慢了。

不过刚刚将前面一些年写完,书也就进去了。

后面会将很多人物做一些修改,特别是韦正道,好让本书放出来。

对后面看的书友肯定是有影响的,对老书友影响应该不大。

前面的故事,个人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一些错漏之处,但基本的逻辑还是有的。

也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长篇,很多地方都是收着的,因为我也不知道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所以还是很保守。

后面想写的其实是很多的,特别是到了冀省第一书记后,很多内容想写。

不过就这样吧,毕竟很多事也都过去了。

第一次进去是韦正道这个人物。

第二次是抄袭的事情进去了,说有些内容跟***内容重复,后来查重,有些内容重复,修改后就放出来了。

这次进去最开始问题在杨、牛几个角色,后来将这些角色都删除了,然后修改,******等角色又出问题了。

快两个月了,修改了不少次,也没有通过,这几天写完结内容,也没有修改,后面再慢慢改。

存稿的书友,可能有些地方看得就云里雾里了,那也就没有办法了。

很多书友说了解到了一些东西,也问了我一些东西,有些收获,也是很不错的。

因为本书写政策什么的比较多,到了两个地方必然会触雷,本来是打算写到66年,也就只有一个雷。

不过在56年以前就完结,也就没有触雷后面了,也就只能这样了。

看这本书的书友可能会认为作者比较左,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不过我要是发言,肯定是要被说成左人,然后被开除左籍的。

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民国粉,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后面也有一些其他观点的书友。

写这个其实不是很讨喜,不太符合很多人的想法。

合作社这个发展历程是很短暂的,到59年基本就没有了,但我认为这其实是不错的。

至于人民公社的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的,很多农业社是看不到前途的。

可是农业为主的人民公社,想变成副业、工业为主的公社,积累这一步又必不可少。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所以后面生活条件在改善,可每年变化又没有那么大,不太符合期望。

除非搞贷款发展,可这也是不容易的,并不是贷款不容易,而是发展不容易,没有好的带头人,发展也是很容易亏损的。

就跟现在贷款创业一样,难度也是大得很。

有些地方成功了,有些地方失败了……

另一点就是原材料的问题,种粮食的土地多了,自然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就少了,工业原材料也就少了。

看后面的趋势就知道,经济作物的面积是逐步扩大的,经济作物的产量在后面是快速增长的,原料多了,自然相关工业也就可以扩大了。

人民公社问题说了很多,那一章也说得差不多了,就没有必要说了。

这本书思路还是跟韦正道比较接近的,至于后面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这就是一个很长的话题了,想写又写不了,也就罢了。

对后面那场运动,失败是必然的,这点上是一定的。

这个是很难写出来,但是从一些省的发展还是可以推断的,没有成功的可能,除非……

后面几章的番外其实是有些对全球形势伏笔的,也就没有花笔墨描写了,大概就是全球大多数地方插赤旗,这也是我预想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