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这不对吧,我记得我们省好像是有1亿亩左右的耕地,怎么粮食产量这么少?”
“同志,你种过地没有?”
“没有,我是在保定城里长大的。”
王致远对着下方的观众问道:“在场的同志有没有种过地的,上来我们一起聊聊,这样的问题,还是要找农民一起聊才行。”
很快下面观众里面就上来了6个人,坐到了卢建明几人坐的位子上去了。
王致远看着几人问道:“同志们都种过地,现在还在种没有?”
“我以前种过地,后来到城里来当了工人。”
“我没种了,现在地都是合作社安排人在种,今天我听说要制作节目,我就来看看。”
“我还在种地,合作社里面我就是负责种地的。”
……
上来的6人,2人是农民,其他4人以前也是种过地的。
“刚刚说到,我们省的耕地,我们省去年统计的耕地是.62万亩,耕地数量上还是挺多的。
不过这地也是有差别的,我们粗略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三类,这不同的土地,粮食产量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上来的观众很快就有人赞成说:“王书记说得对,以前很多旱地,你怎么伺候,一年产量也是难以过200斤,但又不能不种。
不过要是再细分,还是要看土壤,有些土地是盐碱地,有些土地是水稻土,我家就分了8分的水田,就是水稻土,产量可好了。”
王致远也拿出一张图表,给台上的观众看了看:“我们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还是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其他种植多的还有大麦、小米、水稻、高粱、红薯等作物。
今年,我们省冬小麦种植有4000多万亩,大麦种植也有200万亩,另外就是一些豆类和油料作物,还有大量种植蔬菜。
玉米种植接近3000万亩,高粱接近1500万亩,小米接近1000万亩,水稻200万亩,红薯1000万亩,其余主要就是棉、麻、豆加上绿肥类种植……”
冀省还是很大的,种植的作物也是多种多样,像张家口、承德大部分地区,种的作物就是春玉米,一年一熟。
其他大部分地方还是属于一年两季作物,全省这几年由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复种面积达到了157%,也就是播种面积达到了.672万亩。
王致远给大家一一介绍了今年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还有粮食单产的情况,主要粮食产量这一块是不尽人意的。
倒是今年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棉、麻等经济原料大幅增长,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总量也是大幅提高,省内棉、油这一块供应还比较充足,比其他省要好很多。
另外就是红薯、土豆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杂粮方面得到大量补充。
即使出现了巨鹿、广宗、平乡等县虚报粮食产量,减少口粮的现象,当地群众也没有闹出什么问题,其中产销社售卖的副食和杂粮就占了很大的功劳,加上杂粮副食,全省群众吃饱是没有问题的。
粮食单产平均下来是不尽人意的,一方面是化肥普及度还不够高,化肥产量有限,一次次加入合作社的群众过多,平摊了化肥使用量。
另一点最主要的还是在土地和种子上面。
“各位同志,目前我们省的粮食产量就是这样一个情况,虽然相较过去有了大幅提高,但对于我们省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增加粮食产量,几位有什么想法没有?”
“王书记,多用肥料,特别是化肥,通和地区化肥用得多,粮食产量才会那么高,我们合作社要是也有那么多的化肥用,我们合作社的粮食产量也不会比通和地区产量差。”
“我是想让大家多使用化肥,可现在我们的化肥产量是严重不足的,满足不了大家的使用需求,这个会逐步提高,但分摊到全省一亿多亩播种土地上,每年化肥用量提升也是有限。
化肥厂的建设已经在规划中了,但是需要时间,各位先不要急,每年化肥使用都会多一些的。”
另一位群众说道:“还是要多修水利,现在我们省旱田比较多,要是水浇地和水田变多了,土地好了,粮食产量也是可以提升的。”
“这是个好主意,省里的水利规划很多人都是参与过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二期工程也在提前进行中,其中三期工程主要就是各县的水利修建了。
等工程完成,我们预计将水浇地提高1500万亩,水田提高50万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占全部耕地的28.7%,到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会迎来一个大的提升。
省里对于农业是很重视的,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产量。”
“王书记,我听我们合作社的老人说,可以用一些偏方来提高产量,那个用狗肉汤……”
“要讲究科学方法,你那个偏方在不少地方流传过,本质上还是相当于多浇水和施肥,你多浇粪也是一样的。
每年我们的劳动模范和农业技术工作者都有一些好的方法总结,各位社员只要多学习,提高些产量还是没有问题的。”
几人在台上谈了不少农业方面的问题,有增产的方法,有种植作物……基本将省里的农业说清楚了。
王致远接着说道:“我相信大家还会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去哪里了?
各位社员只要一算账,自己家交的公粮,按规定被统购的粮食,也不在少数,这些粮食哪里去了?
我在通和地区的时候经常听见群众说这个问题,我相信其他地区讨论的群众也不少,今天也给大家一个回答。
过去,我们省是缺粮省,要从隔壁晋省调粮食来吃。
这几年我们省的粮食状况大幅好转,产量也在持续增高,我们省也就成了余粮省,这几年每年也能上交一些粮食给国家。
今年全省粮食农业税是18.7亿斤,有些地方有些小的灾害,做了减免。
统购粮食和一些附加是61.3亿斤,农村留存是130亿斤。
今年上交国家是23亿斤,公粮加统购上来的粮食差不多有80亿斤,今年省里的计划本来是统购58亿斤粮食,粮食富余了不少。
这些统购上来的粮食,我们省剩下57亿斤。
这么多粮食我们省里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城镇居民要吃粮食,这里面的一部分要出售给城镇居民,但我们现在实行的粮食三定,城镇居民和农民口粮是一个标准,各县看粮食收获,略有波动。
其中差不多30亿斤粮食要售卖给城镇居民,那么还剩下27亿斤粮食,这些里面大概有1亿斤会作为工业用粮,6亿斤作为工程建筑供粮或储备粮。
另外20亿斤,主要是供给农村里面的经销户,也就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这也是一类庞大的群体。
在我们冀省,今年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不在少数,这部分农民的粮食产量人均是不到50斤的,也是要吃供应粮食的。
今年全省的粮食产量,我们省这么多人,自己就要消耗180亿斤,随着人口的增多,加上留种和牲口饲料,人均粮食拥有在500斤左右。
各县的情况不太一样,一个县的口粮标准,除了重体力活,科研技术人员等之外,其他人,不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口粮都是差不多的。
各县年龄结构也是不同的,老少比例不一,有些县今年粮食丰收,口粮可能超过500斤,一家人到口里的粮食多一点;有些县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多,县里的粮食产量比较少,可能吃到口里的就少一点。
全省的粮食供应,是一个大问题,只有我们全省,将粮食产量搞起来,哪一天我们全省的粮食产量突破300亿斤的大关了,我们全省的粮食供应也就充足起来了。
这一点上我们省是有信心的,按照规划,我们建设化肥厂,兴修水利,还有就是培育良种,加上各合作社社员对农作物的精心照顾,精耕细作之下,要不了几年,我们省的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还能更好的支援国家粮食。
以后逐年会多给各地群众提供一些肉食和油脂,大家再配合一些杂粮,一步一步解决吃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