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刘备的日常 > 第1章 深明大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将军张济,言尽于此。

帘内太后,亦无言以对。

待哭到力竭,无人相劝,何苗唯有收声。

小将张绣,忍不住抱拳相问:“大将军可有决断?”

前大将军何进,攻打二宫时,命何府死士,火烧永乐宫。令小将张绣一战成名。年纪轻轻,便为五官中郎将。锦绣前程,不可限量。

何苗能有何决断。唯有背身不答。耍起无赖。

卫将军张济,一声长叹。抱拳进心腹忠言:“臣受蓟王重托,护天子周全。时至今日,唯尽力而为。臣等,告退。”

“卫将军且慢。”帘内何后忽言道。

“臣在。”张济不疑有他。

“来人,请‘董侯’入殿。”太后遂传口谕。

“喏。”少顷,长乐太仆赵忠,领董侯入内。

“叩见太后。”董侯虽年幼,然举止得当,颇有仪容。

太后柔声言道:“此人乃卫将军张济,董侯随之,可全性命。”

“遵命。”董侯再拜起身,又冲张济行礼:“有劳卫将军。”

张济急忙避过:“太后何意?”

“卫将军可将董侯,置于鱼梁台上。料想,太师既得董侯,必不会再为难百官。”太后言尽于此。

卫将军张济,如何还不领悟:“遵命!”

太后此举,可谓神来之笔。

董卓既得董侯,心满意足。水到渠成,必行废立。少帝虽难免被废,然性命无忧。有蓟王虎踞在北,董卓如何胆敢大逆不道,屠戮汉室。

且背后深意,远不止此。

卫将军张济,登台献宝,乃是纳投名状。董卓必引为心腹。然张济究竟如何行事,且观后效。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太后深知董卓为人也。

南郭,东罼圭苑。太师府,鱼梁台。

诚如张济所言。为防夜长梦多。董卓尽遣虎狼兵士,将洛阳内外,三公九卿,并朝中百官,悉数车载至台上。

卓谋废帝,会重臣于台上。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共)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勃海王(董侯),何如?”

太仆王允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卓怒,罢坐,欲诛允,少府劝之,得免。遂命兵士,驱赶下台。

便在此时,心腹爱婿,中郎将牛辅入殿通禀:“卫将军张济求见。”

“哦?”董卓略作思量,这便言道:“请来一见。”

“喏。”

须臾,卫将军张济,并五官中郎将张绣,携一锦服童子,昂然入内。

“末将,拜见太师。”

“卫将军身前何人?”董卓劈头便问。

“乃王美人贵子,董侯是也。”张济实言相告。

“嘶——”董卓将信将疑:“闻董侯豢养于太后宫中。如何与卫将军至此?”

“此乃太后之意。”张济遂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董卓仰天长叹:“不料太后,深明大义。董某竟无言以对。”

与会百官,亦各自嗟叹。太后明知事不可为,故先行示弱。亦是示好。

唯有如此,方能令董卓如愿。唯有令董卓如愿,方能保全少帝,并西宫太后,及何氏满门。

换言之,太后已“投子认输”矣。

果然。董卓离席,先请董侯入主座。而后仗剑立于座下,环视殿中文武百官,吐气开声:“既是太后之意,诸位可有异议。”

“我等,无异议。”少府张俭,离席下拜。

“我等,无异议。”百官随之离席下拜。便有忠臣如太傅杨彪,早已泣不成声。

董卓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坐榻之上,小董侯正襟危坐,似懂非懂。

南宫玉堂殿。

史夫人面色仓惶,踉跄入内:“陛下,大事不好。”

“阿母且说来。”少帝似有觉悟。

“卫将军张济,未能将大将军何苗,缉拿归案。反领一锦衣童子,车驾出园,直上鱼梁台。”史夫人深吸一口气:“台上门内弟子传语,言……”

“锦衣童子,可是王美人贵子,朕之二弟,勃海王(刘)协?”

“正是。”

“太后已认输矣。”少帝惨笑:“不出二日,大位不保。”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史夫人惊慌无措。早已忘记,此话,向来是少帝问她。

“阿母可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少帝忽正色问道。言下之意,借史门死士,暗设埋伏。待董卓入殿,击而杀之。

“这,这……”史夫人言道:“日前遇刺,董卓身披三层软甲,仍险遭不测。时至今日,如何肯轻身入宫。十万大军围城,我等势孤,恐难有胜算。”

“阿母亦认输矣。”少帝笑中带泪:“朕,养虎成患,追悔莫及。若蓟王在朝,何至于此?”

“陛下,妾,妾……”史夫人感同身受,欲哭无泪。

群臣既无人反对。董卓遂马不停蹄,命一干人等,行废立事宜。

只需三日期满。董卓携大军并百官逼宫。

废少帝,立勃海王为新帝。

函园,遗芳里,尚书令许攸宅邸。

得许攸提前通报,大将军府主簿陈琳,幸免于难。伏于许攸宅中精舍,未受波及。

待许攸车驾回府,急忙赶来相见。

引入密室,许攸抚掌笑道:“事成矣。”

“王莽现世?”陈琳问道。

“然也。”许攸遂将鱼梁台上之事,和盘托出。

陈琳一声慨叹:“不料竟是太后,先投子认输。”

“太后此举,大有深意。”许攸言道:“不战而降,绝非太后所愿。”

“子远何出此言?”陈琳求教。

“太后所谋,尚未窥破。”许攸如实以告。

陈琳轻轻颔首,遂又言道:“我有一言,不吐不快,还望子远勿怪。”

“你我同生共死,何必见外。”许攸肃容答曰。

陈琳遂将心腹之言,娓娓道来:“子远为大汉社稷,不惜以身噬虎。然所作所为,多行不义,恐为天下非议乃其一。被蓟王所恶乃其二也。俗语曰‘三人成市虎’。足见人言可畏。若他日,蓟王三兴汉室,起兵称帝。忌子远身负恶名,蓟王如何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