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1627崛起南海 > 第1284章 参观石碌铁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尚被张千智这一笑笑得心中发毛,正不知该如何应对之际,忽然从远处的林中传来了几声汽笛长鸣,紧接着他们所乘坐这列车的火车头也以有节奏的汽笛声给予了回应。片刻之后众人感到脚下地皮微颤,一列满载矿石和原木的火车从西疾驰而来,与停在岔道上的这列车相错而过,呼啸着朝着昌化港的方向去了。

两车以汽笛信号作为联络方式,也是为了避免从昌化驶出这列车在行进中出现什么故障,没有及时驶入分岔道让出主轨道。如果状况不正常,那么从石碌驶出的列车就会及时停下,以排除前方可能存在的隐患。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很理想,这条铁路线开通几年来,虽然也发生过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故障而趴窝的突发状况,但从未在途中岔道错车这个环节出过事故。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列车中途错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照此操作。

不过这番汽笛鸣响之后,倒也缓解了刘尚的尴尬处境,对面驶来的火车过去之后,便有人招呼众人上车出发,让刘尚总算能自然地摆脱掉张千智的“纠缠”。

刘尚这一路上觉得吃住行什么待遇都挺好,就是这个张千智的存在让他一直如坐针毡,他总觉得对方如同毒蛇一般,不声不响地在自己周围游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咬上自己一口。但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又没有办法主动避让开对方的存在,着实十分难受。

不过张千智再次回到车上之后,似乎就已经无视了他的存在,很坦然地坐回到于小宝旁边,继续与乔志亚谈笑风生。刘尚看到张千智的注意力不再放在自己身上,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列车才走到近半的行程而已,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列车继续穿行于莽莽林海之间。光是看到车窗外这茂密的原始森林,刘尚也能大致想象出海汉人当初在这里修建一条通行火车的铁路是有多么不易,而位于深山中的石碌铁矿据说有好几千人口,其给养物资基本就靠着这条铁路来维系,也只有海汉才会有这样看似疯狂的安排了。

于小宝一行人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与刘尚一样,是第一次来到石碌,对于沿途的自然景象也是赞叹不已,能在原始森林中以乘车的方式飞速前行,世间也只有来到这地方才能享受此等奇遇了。当初同样是在林间开辟出来的三亚铁路,如今道路两侧的树林已砍伐一空,用于在铁路沿途建设各种工业设施,更远的地方也已经开辟成各种农场,早就看不到这等自然风光了。

“前面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跨江铁路桥,昌江桥。”随着乔志亚的介绍,火车已经飞快地驶上了昌江桥。不过这座铁路桥的跨度并不大,算上引桥也才不过百米左右,中间的几根桥墩都是建在江中心的石滩上,从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也不过四五米,施工难度其实并不算大。不过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修建一座能够承载铁路运输的桥梁,也已经算是桥梁工程上的壮举了。

不过以火车的行进速度,也只是短短片刻就驶过了这座铁路桥,刘尚甚至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张望,就看到昌江江面从脚底下一晃就过去了,至于这座被乔志亚拿出来夸耀的铁路桥究竟长什么样,那更是半点都没看清。刘尚暗暗叹了一口气,把刚抬起来的屁股又坐回到椅子上。

过了铁路桥之后,火车便开始慢慢减慢了速度,行进了四五里地之后,从车窗望出去便能看到前方的车站了。一个高大的铁架横跨在铁路上方,架子上有十分醒目的“石碌”两个大字,标明这里便是众人此行的目的地了。

刘尚下车之后,注意到这里的站台似乎要比昌化火车站还更大一些,堆放矿石与原木的区域几乎占去了整个站台九成的面积,只留出了一条三尺宽的路给为数不多的乘客进出所用。而站台之外还能看到仅有自己所乘这火车三分之一大小的小型货运列车,正将一车车的矿石从远处的山坡上运过来。

这个景象让刘尚再次刷新了对蒸汽机车的概念,他这才知道原来这东西不仅能用于长距离的运输,就连这种短途也可以用其来提升运输效率。这小了一号的货运列车所需修建的铁路明显窄得多,铁轨也细了不少,其修筑费用和工期自然也会比这正规的铁路要缩减不少。就算刘尚内心是将海汉视为对手,但也不得不佩服对方在提高生产能力方面的聪明才智的确是大明所不及的。

众人下车之后,便在乔志亚的带领之下,向附近山坡上的西矿坑行进。看着虽近,但却足足走了有一炷香的工夫才到地方。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长约一里,宽有半里的椭圆形矿坑,一丈多宽的通道沿着坑壁呈之字向下延伸,到最底端起码有十几丈之深。成百上千的矿工便在这个大坑中的各个开采点劳作,使用锤、锹、凿、铲等工具将矿石开采下来,装入铺设在坑壁上的车斗中,再由矿坑外高处的蒸汽卷扬机卷动钢缆,将矿石从坑里拉上来。

刘尚在高处一看就明白了,这个矿石提运系统就是一个立体版的迷你火车,只不过这小火车没有车头,是用高处的蒸汽卷扬机通过拉动钢缆来控制装矿石的车斗在轨道上往返移动。类似这样的装置,其实大明一些矿场也有,但一般都是使用畜力甚至人力推动绞盘,来拉动装运矿石的车斗,效率肯定是比不过海汉人这种不知疲倦为何物的蒸汽机了。

“竟然还可以这么用!”刘尚忽然有一点开窍的感觉,似乎只要是需用大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皆可利用这蒸汽机来完成,无非是将其所产生的巨力用不同的方式输出而已。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被张千智这一笑笑得心中发毛,正不知该如何应对之际,忽然从远处的林中传来了几声汽笛长鸣,紧接着他们所乘坐这列车的火车头也以有节奏的汽笛声给予了回应。片刻之后众人感到脚下地皮微颤,一列满载矿石和原木的火车从西疾驰而来,与停在岔道上的这列车相错而过,呼啸着朝着昌化港的方向去了。

两车以汽笛信号作为联络方式,也是为了避免从昌化驶出这列车在行进中出现什么故障,没有及时驶入分岔道让出主轨道。如果状况不正常,那么从石碌驶出的列车就会及时停下,以排除前方可能存在的隐患。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很理想,这条铁路线开通几年来,虽然也发生过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故障而趴窝的突发状况,但从未在途中岔道错车这个环节出过事故。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列车中途错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照此操作。

不过这番汽笛鸣响之后,倒也缓解了刘尚的尴尬处境,对面驶来的火车过去之后,便有人招呼众人上车出发,让刘尚总算能自然地摆脱掉张千智的“纠缠”。

刘尚这一路上觉得吃住行什么待遇都挺好,就是这个张千智的存在让他一直如坐针毡,他总觉得对方如同毒蛇一般,不声不响地在自己周围游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咬上自己一口。但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又没有办法主动避让开对方的存在,着实十分难受。

不过张千智再次回到车上之后,似乎就已经无视了他的存在,很坦然地坐回到于小宝旁边,继续与乔志亚谈笑风生。刘尚看到张千智的注意力不再放在自己身上,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列车才走到近半的行程而已,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列车继续穿行于莽莽林海之间。光是看到车窗外这茂密的原始森林,刘尚也能大致想象出海汉人当初在这里修建一条通行火车的铁路是有多么不易,而位于深山中的石碌铁矿据说有好几千人口,其给养物资基本就靠着这条铁路来维系,也只有海汉才会有这样看似疯狂的安排了。

于小宝一行人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与刘尚一样,是第一次来到石碌,对于沿途的自然景象也是赞叹不已,能在原始森林中以乘车的方式飞速前行,世间也只有来到这地方才能享受此等奇遇了。当初同样是在林间开辟出来的三亚铁路,如今道路两侧的树林已砍伐一空,用于在铁路沿途建设各种工业设施,更远的地方也已经开辟成各种农场,早就看不到这等自然风光了。

“前面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跨江铁路桥,昌江桥。”随着乔志亚的介绍,火车已经飞快地驶上了昌江桥。不过这座铁路桥的跨度并不大,算上引桥也才不过百米左右,中间的几根桥墩都是建在江中心的石滩上,从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也不过四五米,施工难度其实并不算大。不过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修建一座能够承载铁路运输的桥梁,也已经算是桥梁工程上的壮举了。

不过以火车的行进速度,也只是短短片刻就驶过了这座铁路桥,刘尚甚至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张望,就看到昌江江面从脚底下一晃就过去了,至于这座被乔志亚拿出来夸耀的铁路桥究竟长什么样,那更是半点都没看清。刘尚暗暗叹了一口气,把刚抬起来的屁股又坐回到椅子上。

过了铁路桥之后,火车便开始慢慢减慢了速度,行进了四五里地之后,从车窗望出去便能看到前方的车站了。一个高大的铁架横跨在铁路上方,架子上有十分醒目的“石碌”两个大字,标明这里便是众人此行的目的地了。

刘尚下车之后,注意到这里的站台似乎要比昌化火车站还更大一些,堆放矿石与原木的区域几乎占去了整个站台九成的面积,只留出了一条三尺宽的路给为数不多的乘客进出所用。而站台之外还能看到仅有自己所乘这火车三分之一大小的小型货运列车,正将一车车的矿石从远处的山坡上运过来。

这个景象让刘尚再次刷新了对蒸汽机车的概念,他这才知道原来这东西不仅能用于长距离的运输,就连这种短途也可以用其来提升运输效率。这小了一号的货运列车所需修建的铁路明显窄得多,铁轨也细了不少,其修筑费用和工期自然也会比这正规的铁路要缩减不少。就算刘尚内心是将海汉视为对手,但也不得不佩服对方在提高生产能力方面的聪明才智的确是大明所不及的。

众人下车之后,便在乔志亚的带领之下,向附近山坡上的西矿坑行进。看着虽近,但却足足走了有一炷香的工夫才到地方。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长约一里,宽有半里的椭圆形矿坑,一丈多宽的通道沿着坑壁呈之字向下延伸,到最底端起码有十几丈之深。成百上千的矿工便在这个大坑中的各个开采点劳作,使用锤、锹、凿、铲等工具将矿石开采下来,装入铺设在坑壁上的车斗中,再由矿坑外高处的蒸汽卷扬机卷动钢缆,将矿石从坑里拉上来。

刘尚在高处一看就明白了,这个矿石提运系统就是一个立体版的迷你火车,只不过这小火车没有车头,是用高处的蒸汽卷扬机通过拉动钢缆来控制装矿石的车斗在轨道上往返移动。类似这样的装置,其实大明一些矿场也有,但一般都是使用畜力甚至人力推动绞盘,来拉动装运矿石的车斗,效率肯定是比不过海汉人这种不知疲倦为何物的蒸汽机了。

“竟然还可以这么用!”刘尚忽然有一点开窍的感觉,似乎只要是需用大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皆可利用这蒸汽机来完成,无非是将其所产生的巨力用不同的方式输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