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核污水入侵?开启海上长城计划 > 第186章 致远未来的“死规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致远未来的“死规矩”

重视程度高。

理所应当!

今天逛了一圈文汉,当地高层都是全程陪同,在逛了一圈文汉过后,高层从始至终都没有询问何致远对文汉的看法。

何致远也没有解释对文汉的看法,在参观完成对文汉过后,何致远又踏上了连夜回到荣海的航班。

在何致远临走之际,他也对文汉的高层明确的说了一下,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关于夏江计划的第一批次两个名额,他会考察多个城市,并不是说一个文汉就已经结束了。

所以,最终结果还需要在考察结束过后才会通过致远科技正式公布。

文汉高层也点头答应。

他们当然不认为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很快的就能做下决定,接下来还有好几个城市需要进行考察。

但是是哪几个城市需要考察?

文汉高层现在心里没太多数,但是想一想,接下来还有这么多个城市都需要考察,比文汉有竞争力的城市肯定还有一部分。

即便数量不多。

但本身就只有两个名额,僧多肉少,文汉能否真正的拿下这座生命之环,他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等待。

文汉当地的居民没能在何致远来到这里的当天宣布文汉成为夏江计划第一批建设生命之环的城市,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望。

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座需要考察的城市,名额一共就只有两个,花落谁家,现在未知。

在何致远回到荣海过后。

开始开启土壤污染处理的大规模进程,北部农业生产基地因为拥有了土壤污染渗透核心,所以在近期的消息汇报之中都明确说了。

经过土壤污染渗透核心处理过的土壤,其土壤状况相比较最开始有了大幅度提升,倍平衡的土壤物质让土壤呈现出了极度适宜植物生长的状态。

一亩地在经过土壤污染处理过后,增加10%~20%的产量确实不算太大问题。

一亩地增加10%或者20%不算什么。

但是整个北部农业生产基地的总体产量增加10%~20%就能多养活数百万人!

这件事做好了,就是功德无量。

吃饭的问题,永远都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些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农业开始日益萎缩,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农业已经成为了供应全大夏十几亿人的“生命之源”!

除了北部农业生产基地,东部农业生产基地和中部农业生产基地同样对致远科技的土壤污染处理设备拥有极高的需求。

他们的消息发过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目前土壤污染共有1.25万成就点。

在荣海的集中式土壤污染处理基地建设成功过,目前能够解锁的,比【土壤污染渗透核心】等级更高的设备有两个。

【土壤污染震荡尖端】

消耗成就点3000,单日最大处理土壤污染40wl,可以将土壤污染提升两个等级,运作最大深度25m,每90天需要进行一次充能和清理。

生产时间30天。

【“大地级”土壤污染处理终端】

消耗成就点6000,单日最大处理60wl,采用风光热自发电,能够在固定运行的情况下,每200天充能并清理一次,最大土壤污染渗透深度50m,可一次将土壤污染提升至最优级。

生产时间60天。

震荡尖端以及大地级两个设备,从性价比来看,震荡尖端的性价比还会相对更高一些。

大地级相比较震荡尖端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处理深度提升到了50m,单日最大土壤污染处理量达到了60wl,同时将土壤污染的等级能够直接拉升到最高级别。

这就说明了大地级更为明显的效用是针对深层次以及极其顽固的高强度土壤污染,比如化学化工,有害废弃物,甚至高能辐射长期污染的土壤。

污染积年累月会大幅度的渗透到土壤深处,而这才是大地级真正的发挥地,而震荡尖端是更适合作为农业生产的,在效率不俗的同时,能力也有所保障。

并且价格更便宜。

以现在1.25万成就点,一次性可以购置足足4座!

大地级目前尚且不知用武之地,所以购买震荡尖端会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使用1.2万成就点购置4座震荡尖端过后,接下来也就只剩下了500成就点。

不过目前土壤污染的成就点还是相对很容易得到的,成就点稍微少一点并非算是什么问题。

在荣海土壤污染处理基地开始生产4座震荡尖端过后,何致远开始着手于一系列的文件批复。

尤其是关于致远未来大学的学校建设,招生考试等一系列问题,致远未来大学是完全由致远科技负责建设的。

这所学校建设在致远新区的中心靠外一点区域,规划并正在建设的总体规模为270万平。

从占地规模来看,这个学校的体量并不大,在规划招生里面,一期最大招生为3000人,由于学校是6年全日制,所以学校最大容纳量不会超过2万人。

对于一座总体规模270万平的学校来说,最大容量不超过2万人。

相对而言已经可以认为是比较宽敞的了,致远未来毕竟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校,目前这所学校制定的学科基本以理工科为主,少数文艺科为辅。

大概比例7:3

因为从致远未来大学毕业过后,是需要从分配工作的。

理工科的人员可以分配大量的技术岗位,这和致远未来的技术指向也是一致的。

另外的3成文艺科对应火炬公益和凛净科技等一系列公益商业,公益,商业岗位以及致远新区里面各个事业单位的职位。

毕业包分配的学校当然独此一家。

但同样也压力巨大,限制每年度的招生规模,也就是为了减少人员安排的压力。

在解决人员安排的问题之前,重要的还是要让这所学校里面毕业的学生能在真正意义上拥有足够的能力去适配这个工作。

也就是要让学校里面的所有学生毕业过后,自身的能力素质都能够提升一大截。

要解决也不难。

衍生技术研究院就可以用来解决相当大部分的问题,提升人员的素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拔苗助长”。

学校的所有教职工人员,全部都由致远科技里面的研究人员来担任。

“原汤化原食”。

不愁解决不了人员的素质问题。

然后才是工作安排的问题,一年3000人,十年3万,用不了多少时间,致远科技毕业包分配工作的体系就会大饱和。

饱和就意味着不流动,只进不出就会变成一潭死水,虽然看起来稳定,但是不流动就会变臭。

活水也会变成死水。

所以即便是砍上一刀会很痛,这把刀一定要砍,从上到下砍个遍,才能让死水出去,活水进来。

但又必须在很大一部分情况上满足致远未来学生对于稳定工作的渴望,如果没有这份渴望,就会让学校的没有好的招生。

在思索片刻过后。

何致远还是决定在毕业包分配的工作体系上增加一个30年的限制条件。

就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致远科技安排的,30年期一过来,都要退出这个体系。

在计算之中,从致远未来成功毕业的学生,平均年龄也该在24~30岁间。

工作30年,基本上也就抵满了退休年龄,抵满了退休年龄要退,没有抵满也得退,只是多发一部分一次性退休补偿。

致远科技说到底并不是一个体制单位,而是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公司。

相比较普通商业公司“传承制”,何致远更希望的是以致远科技为主的所有附属。

只要期限一到,即便刚刚坐上更高位置,也得退。

相比较单位。

30年期也就是个固定额度,就算每年以毕业3000为例,30年就是致远科技最多同时为9万人提供稳定工作。

9万人就是一个死的数字。

多一个人都不可以,有人进来就必须有人出去。

即便某一年度退的人远多于进的人。

这些空位,即便是空着,也不允许被占着。

因为这本来就是致远未来大学学生的专属通道,吸纳了这个专属通道以外的人,当某一天空位突然满足不了学校毕业的人数过后。

9万这个数字就会被直接撑破。

破了,想要补回来那可就难了。

这个办法和现行的退休体制是有些像的,不过在体系上更强硬了一些,说好的30年就是30年。

能够进入致远未来大学读书的,18~27周岁。

6年学士,5年硕士,4年博士。

而是致远未来的招生是广大社会人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不满30年就会抵达退休年限。

相对来说,死规矩要残酷一些,但也会公平很多。

致远未来最多也就只有9万人规模,也会让致远科技的周边压力大减。

何致远预估致远科技的人员巅峰时刻,旗下员工应该不会超过20万人。

对于一个超大型企业而言,20万员工确实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