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孙昌家果然跟陈氏说起外出求学的事来:“家中琐事极多,我本就多耽搁几年,现在自己学着更是有些吃力。我想着,不若也去找个书院,一是有人教导,二是能静下心来一心读书。”
外出读书,怕是一年都回来不了几次,陈氏这些年与孙昌家倒是极少分别,心里到底有几分不舍。但在家里读书,的确不如书院里教学相长,又有师兄弟互相讨论进益快些。陈氏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此时自然是理智战胜了感性,道:“你若是想出去读书,只管去,家里的事不用你担心,我自会安排妥当。”
孙昌家自然是感动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只一件事,何霄说若是他明年能过秀才试定是会来下聘的,不管你如何忙,这件事却是要回来操办的。”陈氏忽然想到这事,忙补充道。
“明年就来下聘会不会太早?”孙昌家倒没想这么早就将女儿嫁出去,此时皱着眉并不太赞同。
陈氏自然知道他的,到底为何霄描补两句:“这也是何霄私下跟我说的,他心中这样想。具体什么时候成亲,咱们两家还得再请期呢。”
“明琴才多大?嫁人后可就没现在松泛了。”
“你怕什么?何霄每次来,眼里都只有你女儿那副样子,你没见着?他总会护着明琴的,何况何家还有敏儿呢,你也不用太担心。”陈氏宽慰孙昌家道。
孙昌家就算男女之事上迟钝些,也能从何霄对他的态度上窥见一二,只是总归是一片老父亲的慈父心肠。
“这婆家的日子再好,肯定也没有在娘家时自在的。”到底是自己娇养着长大的女儿,孙昌家对孙明琴总是要多几分柔情在的。
“好啦,婚期定然是能往后拖就往后拖的,就你一个人心疼女儿?”陈氏懒得跟他多说,快点儿结束了话题,催促他去睡觉,“早些歇着吧,明日还得给你女儿打嫁妆呢!”
孙昌家想着,自己得用功读书,下次一定得中个举人,不然以后连给女儿撑腰的底气都没有。若是陈氏知道他这样想,定然要捶他,整日不想些好的。女儿还没嫁出去呢,就想着要在婆家如何受欺负呢。
孙昌家满怀着心事,也就在床上翻了一会儿,陈氏嫌他翻来翻去影响她睡觉,轻咳了一声,孙昌家才停下,闭着眼睛到底睡了。
第二日便是孙昌山过来看木头的时候,陈氏早为孙明琴买好了木头,就放在家里一间空屋子里放着散水汽呢。
“我原说你现在弄作坊的事也忙得不行,哪有空来做这些?找爹给介绍个老木匠打了就是了。”陈氏本来打算的是让孙长发帮着找个老木匠打了就是,偏昨日孙昌山主动问起了嫁妆的事,她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说谎,自然是照实说了。
孙昌山帮着十里八村的姑娘们打了多少嫁妆,自己这个侄女儿的嫁妆他连样子都想好了,哪能让陈氏找外面的人去打:“这个作坊没什么粗苯的活计,每日不过干一两个时辰的事,那就忙得明琴的嫁妆都没空打了?还是说大嫂嫌弃我手艺差,不想让我打?”
陈氏哪会这样想,不要说孙昌山的手艺本就不错,自家人打的东西肯定是更用心的。陈氏自然是想,自己女儿的婚事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遇到的哪一个人,都要是满怀祝福的好。
“既然如此,明琴这个嫁妆只管交给我,我定然给你弄得漂漂亮亮,不会让你们丢脸的!”孙昌山拍着胸脯保证,其他人自然是更相信他。
于是孙明琴的嫁妆便交由孙昌山来打这事就说定了。
嫁妆打好了还要放些时日,所以就说定了第二日就上门看木材,定样子。
孙昌山一大早就过来了,手里还捏着一叠纸,专门拿来给孙明琴选花样子的。
孙明琴又不知道客气,顺手就接过来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种事陈氏也不至于说教她,何况陈氏自己还想着尽善尽美呢,两人便一起边看边商量着。
不仅这两人看,连大李氏也凑上来,又说了些自己的看法,主要还是自己的哪些嫁妆好用,哪些嫁妆费事儿又占地方。
最后几人商量定下来几样,先是新人房里的家具:拔步床一张,美人榻一架,屏风一张,琴桌、书桌各一案,梳妆台一座,衣架一架,圈椅四张,兀凳两只、绣墩两只。
专门给孙明琴拿来装东西的木头箱子:黄花梨顶箱柜一个、黄花梨立柜一个,楠木书柜一个,樟木箱子四对,楠木匣子四对,金钱柜一个。
几人定完,孙昌山先苦笑起来:“我平日里帮着打的嫁妆也就是一架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再配上几个箱子就完事儿了。明琴这嫁妆,几样箱子我倒是都没问题,只是这拔步床和屏风不是开玩笑的,上面的花样更复杂些,不能马虎。这事我也不敢乱说大话,我先前学木匠时候的师兄雕工胜我不少,这两样我怕是要找他帮忙才行。”
陈氏也觉着确实有些多了,且拔步床和屏风对手艺要求高,特别是屏风,不仅仅是要做出屏风的样子,还得在上面雕出画儿来,哪有那么容易。
比起孙昌山大包大揽,此时就说了困难,倒更让她信服一些。自然是答应着:“那这事儿就交给小叔了,找个靠谱的人帮忙就好。我这里还有些银子,你先拿去,一是当做定钱,二是若是木头不够,有合适的只管置办了就是。”
孙昌山哪里会收这个钱,帮孙明琴打嫁妆本就是他的心意,又是只出工的事,大哥一家对自己帮助颇多,收了这个钱他像什么了:“我当小叔的,帮侄女打几样嫁妆,哪能收钱?”
大李氏也在一旁帮腔道:“这也是他当叔叔的一片心意,咱们一家子不讲究这个。”
慢悠悠散步过来的孙长发,背着手,清了清嗓子道:“这才是一家子人的道理,计较这些就太见外了。”
陈氏见他心意已决,孙长发和大李氏的意思也不是客气,便不再推拉,道了感谢。
商量完孙昌山便去外面寻了一辆拉货的车来,将陈氏存的木头都装车上准备运回去:“我每日过来打反而不便,将木头拉回去,我得空了便能做些。都做好了,我再给你送来。”
陈氏没什么不同意的,还留他在家吃了午食再走。
“清荷在家里准备呢,等冬至那日再过来大吃一顿。”孙昌山笑着道。
孙长发跟着搬木头的人一直看着,确认木头都在车上装好了,才回宅子里来。见着孙昌山正准备走,也不留他:“两个孩子都在家里,也不留你了,下次再过来。”
说完才想起来孙昌家朝食后便一直在书房里读书没有出来呢,冲孙昌山努努嘴,示意他书房的位置:“去书房里,跟你大哥打声招呼再走。”
孙昌山自然是应了,原想着大哥读书现在是第一位,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就不去打扰他了。既然孙长发这样说,说不准是有事要说,自然要去打声招呼了再走。
“叩、叩、叩。”孙昌山走到孙昌家的书房门口,先用手叩了三下门,等孙昌家在里面说了“进。”才推门进去。
“你今日怎么来了?”孙昌家先是疑惑了一刻,才恍然大悟道,“对了!昨日说过你今日来定明琴嫁妆里的家具怎么打的。”
孙昌山善意地笑了一声:“看来大哥昨日还是有在听我们扯闲条。”
“难得出次门,也不至于神游天外吧。”孙昌家也笑了,又问道,“你们定了哪些东西?”
孙昌山又将刚刚定了的几样家具说了,又补充道:“大概的花样子也选出来了,保准给明琴做的漂漂亮亮地送回来。”
“那丫头从小就爱俏,你若是做得傻大笨粗,小心你侄女给你摆脸色。”孙昌家笑着开孙昌山的玩笑,他们两个关系好,也不怕对方真的生气。
况且孙家向来女孩子少,除了二房对女儿不稀奇,孙家人都很疼自家女孩儿的。
其中孙明琴更是从小长得又乖又爱笑,还是家里第一个女儿,自然是受全家人的疼爱。孙昌山对孙明琴也了解得很,饭不好吃就只扒拉两口,衣服不好穿只穿一次便放着了,反正不会委屈了她自己。
女孩儿的嫁妆家具是要用一辈子的,若是做得不好看,这侄女儿怕是连摆在自己房里都觉得碍眼,没两日就使唤人锁到库房里不让这些木头见天日了。
想到这些,孙昌山此时也正色道:“我自然是用心做的,肯定要做得好看些。有我做不了的,像拔步床那些重工的,我到时候会找个雕工好的师傅,帮着雕出个好看的样儿来,保准她满意。”
孙昌家听到孙昌山的安排后,觉得应该没多大问题,点点头应了。
一时又说到其他事情:“昨日说的,我怕是最近就要去府城书院读书了,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明诗性子又跳脱,到底没那么稳重。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还是得时不时来看看,家里有什么事也得多帮衬帮衬。”
“大哥放心,那我每日一早出门时便顺路来看看。其他时候若是家里有事,只管让爹娘使唤人去叫我便是。”孙昌山就差拍胸脯打包票了。
还好孙昌山一直都算靠谱,这样说了,孙昌家就放心不少:“这事儿我今日跟你说了,你记着便是,后面我就不再说了。”
“我自然是记到心里,再不会忘的。大哥打算哪日出发?”孙昌山问道。
孙昌家叹了口气,顺手拿起桌上的镇纸摩挲了一下:“我才去了信问,得过几日才知道。这马上要过冬至了,再然后就是新岁,今日怕是过年都要在外面过了。”
“不若过了年再出发吧?也没几日了,况且这天寒地冻的,行走起来也不方便。” 孙昌山劝道。
孙昌家摇摇头并不认同:“哪能如此说?现下天气冷走不得,过年时难得团圆更走不得,春日刚化冻又怕摔跤,等到天气热了又说暑日读不进书,到了秋日,蚊虫也多,还容易困倦。这样说起来一年到头倒没什么日子是读书的时候,既然说要去,自然是定好了即刻便启程。”
孙昌山这才对孙昌家为什么能考中秀才有了实感,其实他家三兄弟天资并无多大差别,但他自小爱玩,总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听夫子所讲。每日布置的功课也都是回家先上山下坡地疯玩够了,晚上点灯了才急着补一些。若是那日实在是困了,连补都不补,第二日只说没做,挨夫子两下板子也就过去了。
只有大哥孙昌家,从来就被夫子挂在嘴边夸奖,他与孙昌家开蒙拜是同一位夫子,只是他读书的时候孙昌家已经去城里读书了,他倒没见过孙昌家读书时候的样子。
孙昌山只知道自读书起便听着夫子夸奖着孙昌家,夫子教导顽劣的弟子时也都是拿孙昌家来做对比,那时候同窗都羡慕他哥哥是夫子的得意弟子,他只顾着得意去了,别的倒没想那么多。
现在想想,孙昌家刚开始去镇上读书时每日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晚上天黑透了才能到家。就这样学了一两年,不管是数九寒天,还是烈日炎炎都没有耽搁过一天。
后来又拜了陈举人,才开始去县城读书。刚开始也是靠双腿走,后来还是陈举人心疼他,常让他留宿,才走得少些了。
后来大李氏也看不过,加上陈举人自己也愿意,就每月多给些银子吃住都在学堂里。
这么些年,确实从未见过孙昌家懈怠过一天,现在想想孙昌家走到现在这步也不容易,全靠自己意志坚定。
孙昌山懂事得晚,十多岁才知道些事,只是那时候已经读不进书了,只能勉强学个手艺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