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侯爷、妃子,听得孙家人云里雾里,这些名号实在是离他们太远了。往日里也就在戏文里听过,只觉得厉害,倒也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厉害。
只有孙明琴听完在心里拼命尖叫,侯爷这位红颜知己能不能不要只逮着一位诗人薅啊,李白都要被各类穿越大神薅秃了,就不怕跟其他穿越者撞车吗。要是已经被其他穿越者抄过的,自己再写出来,那得多尴尬啊。
当然,大抵是不怕的,主角光环加身的穿越女自然是认为自己气运加身,无往不利。
幸好孙明琴自我认知比较准确,一直苟在塔山村,当个开开心心的普通人。
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稀罕事,丝毫没有影响到塔山村的平静。
毕竟孟家被换出去的姑娘进宫当了娘娘,这事连孟老太都不清楚。
当初曲小姐派人给她送孟大来的时候,另外封了一百两银子,言明是买她女儿的钱,从此以后这孩子就只当她死了就是了。
至于孟大,她愿意养便养着,就算遇到意外也不会有人追究。
孟老太对曲小姐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当丫鬟时早都形成了惯性,对于曲小姐的吩咐少问少想,听话做就行了。
虽然是自己的女儿,但是女孩儿本就不值钱,这一百两多少女婴买不到,也得是曲小姐相信她,她就只当是将这孩子卖出去了,能为小姐尽些力,也不枉多年的主仆情谊。
对于送过来的男婴,见着粉雕玉琢十分可爱的样子,孟老太便假做自己的孩子养着了。
毕竟是个男婴,自己头胎就生个传香火的,在孟家的腰杆子也硬些。
孟家本就人丁单薄,所以孟大小时候也是很受疼爱的,孟老太因为他在孟家站稳了脚跟,自然也对他有三分真心。
只是后来,孟老太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孟大就显得没那么金贵了,何况还占着长子的位置。孟老太也就越看他越不顺眼,渐渐就变成现在这样。
孙家众人还在感叹着人生因缘际遇的奇妙,赵氏远远看到门外孟大带着人走来。
现在孟大也颇有些派头了,出门都是一群仆人跟着,就等着这边的事了了,一家子就去京城侯府生活。
最近孟家安静得很,毕竟他们只知道孟大是侯爷唯一的儿子,怕孟大报复。孟老太连门也不出了,孟老三倒是想跟孟大拉拉关系,只是听说他去时连孟大家的门都没进去,就被仆从打了出来。
这次孟大来找孙村长一是辞行,二是谢谢孙村长之前的照顾。
孟大从怀里掏了枚玉佩出来,这玉佩通体碧绿,对于孙家众人来说是从未见过的宝物,只怕县城也寻不着几样这样好颜色的玉器。
这样好的玉器在孟大手中,现在也就是个随意便能送人的玩意儿,他将玉佩塞进孙村长手里,道:“此去山高路远,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村长以后但凡有能用到我的地方,只管拿这块玉佩到忠勇侯府来找我。”
孙长发没有想到孟大竟然如此记恩,自己之前帮他不过是举手之劳,他一朝得势还能许下这样重的诺。也不假客气,顺势将将玉佩捏在手中。家里都是要科举的人,朝中有人总归是要安心些。孙家在塔山村虽是大族,说白了也就是世代种地的,离世家大族的距离又何止一二。
孙长发拿着玉佩也是眼中含泪,拍了拍孟大的肩膀习惯性勉励了几句。
一旁的孙昌山也拱手道:“兄长也算苦尽甘来了,望兄此后一切安好。”
孙家其他人都说着吉祥话恭喜着孟大,毕竟在塔山村的人眼中,能去京城,进侯府,那都已经是无法想象的人上人生活了。
对他们来说能吃得饱,穿得暖,这已经是极好的日子了。更何况为官做宰,钟鸣鼎食呢。
只有孙明琴回想孙长发之前的说辞,猜想孟大估计去了京城还有一场硬战要打,在心中默默祝福这位穿越前辈的后人,回京后能一切顺遂。
他这前半生说来不幸,但也该庆幸生而为男,否则孟老太不会养他,侯府知晓调换的事后为他正名也不会这样爽快。
晚间孟梅又寻了孙明琴出去说话。
说起来,孙明琴并不觉得自己与孟梅有多么深的情谊,充其量算认识罢了。
可是孟梅看着她倒像是见着了多年的好友,送了一本坊间新出的话本儿,说孙明琴定然喜欢,还说在京城等着与她再见。
孙明琴实在摸不着头脑,又觉着可能是这时候的女子,无法像现代那样交友,所以略见过几面,说过几句话的就引为挚友了。
便接过话本,顺着孟梅的话说了几句。
等孟梅走了后,才将话本翻开,粗略翻了翻,便知道事情不那么简单了。
毕竟孟梅送来的那话本,竟是封皮写着《石头记》的《红楼梦》……
孙明琴还来不及探究孟梅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孟大便带着媳妇、女儿并一众仆从赶往京城,他们是次日一大早悄悄走的,等孙昌山按着孟大昨日的嘱咐去往他家时,已经人去楼空了。
孟大家的房子空了下来,他离开时将钥匙留了一把给孙昌山,让他偶尔帮忙照看一下。若村里有鳏寡孤独需要一瓦遮身的,也可以将此屋暂借出去。
孙昌山挨个打开门看了看屋里的摆设,基本上大的家伙什都留着的。也对,去侯府哪里用得上这些,只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带上就行了。
将屋子都看了一遍,对东西有了个大概的数,孙昌山便准备锁上屋子走了。谁知走到门口竟看到山上猎户家的儿子,对于孟梅和这位的故事孙昌山也是略有耳闻的,此时见了也只能劝慰道:“缘分太浅,别再想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看着失魂落魄转身的背影,也只能长叹一声。
孟家的事就这样告一段落,村子里刚开始还常常讨论这离奇的故事,只是没有后续的故事,大家也就渐渐没了讨论的兴致。于是孟大一家也就从八卦的中心退了出来,直至没有人再说起他们,就好像这一家人从来都没有在这里存在过一样。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塔山村永远的舆论中心,还得看孙村长一家。
孟家的事了没多久,孙昌家就带着孙家两个小子,和孟柏一起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何霄、孙明诗和孙明书高中的好消息。
孙昌家也是没有想到孙明诗这次发挥的这么好,不仅中了,名次还比孙明书靠前一些。
至于孟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本身底子就差些,原也希望不大,这次算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孙家一下出了两位童生,都年纪尚小,这可是轰动十里八乡的大新闻。而且这两人都还没婚配,更是让有女儿的人家红了眼。
从府城回来这几日孙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塌了,不是媒婆,就是未来丈母娘找各种幌子来看孙明诗和孙明书两个的,乐得孙明琴直打趣孙明诗是香饽饽。
陈氏这边没有动心思,孙明诗年纪不大,还可以再挑挑,况且陈氏也从没想过要给孙明诗找个附近乡下的媳妇。
那边赵氏心思可就活络了起来,跟孙昌河商量道:“别人不知道孟家的情况,我们可是知道的,他家那位可是进宫当了娘娘。这是多大的靠山,咱儿子以后当官儿可指得上呢。”
“一天净瞎扯,那位认不认他家还不一定呢,而且咱家跟孟大的关系,这门亲结了可不合适。”
“咱家跟孟大有啥关系!人家认你吗?还不是看你爹和老三的面上。等咱们分家了,你还想着沾光呢。”赵氏但凡认定了,任何事由都只能成为佐证,少有她被人说服的时候。
孙昌河懒得跟她辩:“你跟我也说不着,明书的亲事肯定是要爹娘过眼的,就算是明书自己做主,他会听你的吗?”
这可真是戳到赵氏的痛处了,气得她将手里的簸箕一摔,自顾走开了。
孟家倒是真打了结亲的主意,孟大被侯府认回去,孟家人吓得不轻,孟大爷整天整天地蹲在墙角抽叶子烟,连一向稳事的孟老太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更别提其他人了。
还好直到孟大一家离开,也没来找过麻烦,这才让孟家人悬着的心放下来一半
。
孟二和孟三两个都被孟老太娇惯得不行,平日里吃不得苦,遇着事也是担不起来的。孟大走之前每日门都不敢出,只在家里抱怨孟老太。
“当初怎么抱了这么个火炭回来,不如直接找个地方淹死了,才叫一了百了呢。”孟三馊主意一肚子一肚子的。
孟老太啐了他一口:“曲家在府城是什么人家,他给我的,我敢不接着?若我当时真给淹死了,你们现在还有活路?我现在好歹给他养这么大了,他总不至于不顾养恩来杀我。”
别人只担心会不会挨打送命,孟二的媳妇可跟其他人看得不一样,拍着大腿哭道:“哎哟我的娘,他不敢来杀咱,但是柏儿呢?他这下考了童生回来,后面再考,那孟大找人给他使绊子可咋办啊。我苦命的儿啊!”
孟二媳妇边哭边嚎,其他人只觉得聒噪。大家本就对孟柏不满,要不是为了孟柏念书,也不至于跟孟大一家的关系闹那么僵。
孟老太也出声喝止:“没这回事你儿子也没钱念书,少给我在这儿哭丧。”
这几日孟老太也把事情添添减减地说了些,当时送过来的银子只说了二十两,自然在她口中,这笔钱也在这些年里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孟家一直是孟老太掌家,没人知道孟家现在到底有多少钱,都是孟老太嘴巴一张。
孟三肯定是不信的,这些年家里又没有什么大开支,养孟大一家子也是赚的。孟家的家底又不薄,那就像孟老太天天抱怨的那样了。
只是他知道也不能说出来,还得哄好孟老太,好从她手里多拿点钱花花。
孟家人合计来合计去,还是觉得跟孙村长家结门亲是最保险的,孟大对孙村长家还是有几分尊重在的,到时候不看僧面看佛面,把他们当个屁放了就行。
还没挑中孙村长家的哪个崽子,孟柏便回来了。
孟柏一向自负,此次就自己一人没中,心里正不自在呢。却听孟二媳妇倒豆子一样将最近的事,一股脑儿地讲给了他。
孟柏顿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自觉捶手跺脚,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其他人见他似想通了什么,忙一叠声地问怎么了,孟柏恨声道:“平日里我自认文章强过孙明诗不少,这次连他都中了,我却没中。我回来时一直不能明白其中关窍,原来竟是大伯从中作梗,真真误我啊!”
孟家其他人信没信不知道,孟老太和孟二媳妇可是信到命里去了。孟二更是一下跳起来尖声道:“孟大从来就嫉妒我,平日里给我使坏还不够,竟然还要坏了他侄子的前程,这人心肠真是烂透了!”
这下几人更是坚定了要跟孙家结亲的念头,原本还想着孙村长孙子多,自己家选一个姑娘,不拘嫁哪个都不吃亏。
现下孟柏的意思是,得自己娶一个孙家的姑娘才行。
孟家的姑娘嫁过去是孙家人,娘家出了事,使不上劲谁也说不着。
可只要孙家的女儿嫁过来就是孟家媳妇了,那就是妥妥的孟家人,孟家要是出什么事,她可跑不了。孙家本就疼姑娘,定然舍不得不管的,到时候肯定要帮衬着。
孟老太听了孟柏的说辞连连点头,连连说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看家里就这样定下来了,气得刚刚还在做美梦能嫁给孙明诗或者孙明书的孟莲,心里直诅咒孟柏心肠坏,什么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可惜孟家的事轮不到孟莲做主,孟莲心里再气也只有干听着,手中的一条手帕子都快绞成麻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