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做出这个决定时,连她那对从不管事的社恐父母都难得有了担忧,甚至还劝说赵卓真不要一时冲动。
赵父赵母一向胆小没主见,家里的事都是赵卓真做主,但正是这样性格的人,更不敢冒险,而是倾向于国营单位的“铁饭碗”。
连他们俩都违背天性了,更别提其他人了。亲戚、同事、邻居之中都有人批评她不该如此短视,只看中做生意的利润,却不管其中的风险,做生意哪有上班安稳?要是哪天失败了,她一家子难道要去喝西北风吗!
听了他们的话,赵卓真想到自己买的几个店面,收到的租金,还有每月都能营业几千元的服装店,陷入了迷茫。
就……如果这都不算稳定,她那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的前单位那样就算稳定了?
赵卓真不能理解,赵卓真大为震撼!
她父母好安抚,他们习惯了听她的;那些亲戚同事邻居的话她也可以不放在心上。
但总有她不好搞定的人——她的公公婆婆,孟平的父母。
说起来,她和公婆的关系还有点尴尬呢。
其实一开始她和孟家人关系倒也还行。毕竟她和孟平结婚后都住在自己家,和孟家人接触不多,两边就平平淡淡相处着,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在她和孟平的生意做大,拥有好几家店以后,曾经嫌孟平摆摊丢人的兄弟们就转变了态度,时常上门维系感情。
孟家生了五儿一女,除了老大和年纪不够的六妹留在城里,其他都下乡了。
知青返城政策出来以后,有的带着老婆孩子回城,有的则是回来后结婚生子,家庭成员人数众多,家中拥挤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要不孟平也不会住到赵家来。
孟平当初回城后在家里住了大半年,家中整天吵闹抱怨,大小矛盾不断,他差点都后悔回来了。要不是和赵卓真结婚,他都怕自己哪一天会忍不住打包行李回乡下!
本来虽然他有了宽敞点的房子住,但他这类似上门女婿的身份,让他的兄弟们有些优越感——尽管他们挤在父母家中一点隐私都不能保证,可那是他们自己家,不像老四要在岳父岳母眼皮底下生活。
但在赵卓真和孟平挣钱以后,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孟家兄弟们就没法再那么平静了,毕竟,财帛动人心啊。
尤其是,赵卓真和孟平只生了一个女儿,还姓赵的。当时他们说好第一个先和赵卓真姓,生了第二个和孟平姓。结果还没怀上老二,计划生育就先推广开了。于是两人便只有一个独生女赵宁。
孟家人就频频带着家中孩子上门,说是怕赵宁一个人寂寞,让堂兄弟陪伴玩耍。又说他们只有一个女儿,以后势单力薄的,和家中兄弟姐妹们培养好感情,要是有什么事也能有撑腰的人。
话说的冠冕堂皇,可赵卓真又不是傻子,一次两次也就算了,隔三差五地来她家连吃带拿,还动不动就把孩子放她家过夜,这分明是想让他们帮忙养孩子吧!
要是什么乖巧小孩也就算了,孟家的那些孩子都是在大家庭里长大的,习惯了和兄弟姐妹争抢,到赵卓真家也是这个德行,害的赵宁总是被抢东西,又打不过他们,只能窝到爸妈怀里哭喊着:“他们抢我吃的,我不喜欢他们,让他们回自己家去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