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若与和康海丰闻言便坐在了康母右侧的椅子上,而后等下人进来奉了茶全都出去后康母这才开口。

康母:“海丰你如今日夜苦读怕是还不知道你这大娘子的所作所为吧?老大家的,不是我说你,这春竹是我从外头特意挑选了送进你们房里伺候的,你怎么能刻薄她呢?若不是这妮子苦苦熬到今日实在是挨不住了,怕是我还不知道你都做了什么!

你身怀有孕也该对旁人和善些,就当是给肚子里的孩子积德!别动不得对着春竹刻薄,今日少一口吃的明日少一批布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王家养出来的女子都是你这般善妒心黑不知规矩!”

王若与闻言听出来康母名为给杜春竹撑腰,实则借这件事给自己添堵顺带着抹黑王家让众人知道他康家不屑于高攀王家。

王若与气极反笑,刚想要碎了手里的茶碗起来给康母个没脸,却被康海丰拦住了。

康海丰:“娘子,你身怀有孕切勿动气。母亲,儿子不知这杜小娘都跟母亲说了什么,只是这杜小娘她身为我的妾室为何有事情不先找我反而是去惊动母亲,儿子家教不严,打搅了母亲的清净。另外因着母亲塞人速度实在是迅速,所以这广兰轩空闲已久实在没来得及修缮,而广兰轩里挪走的那些东西也是大娘子同儿子商量过后才撤走的,毕竟是些老物件久经风吹日晒已经破败不堪。

况且这杜小娘平日里吃喝用度一应都与苏小娘一样,只是大娘子与苏小娘合得来所以便拿自己的银子贴补了苏小娘不少。这杜小娘平日里只知道在广兰轩窝着不给与儿请安,更是幽怨不断。与儿不因她口出不敬之言罚她便是已经格外宽容了!”

康母被康海丰一顿输出堵的心口憋闷,她原没发现自己这个木木讷讷不招人喜欢的大儿子如今竟变的如此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康母:“那为何——”

不待康母说话,王若与便打出了第二拳。

王若与:“婆母,您的正头儿媳还在这坐着呢。我肚子里怀的也是你们康家的骨血,怎么婆母给我的感觉,好似这杜小娘才是海丰的正头娘子才是呢?再者说她一个妾室本就能任由我处置,婆母如今这样护短我倒是看不明白了。

难不成婆母和这杜小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不成?这苏小娘的娘原还是康府的老人,怎的不见婆母对苏小娘如此贴心照顾啊?婆母说我们王家不会教女儿,可是也不曾教出来会毁人亲事自己却步步为营趁虚而入的女儿!

再说婆母既是如此不喜我们王家当初结亲时大可一口回绝不找媒人上门啊,为何那时却是欢欢喜喜的登我们家的门楣?是,一开始是我想要嫁进这康家,可是你们不也是上赶着想要结亲?又当又立,婆母那脸皮啊快赶上城墙皮厚了!总归我们王家是教养不出这样的人,婆母娘家说不定倒是人才辈出。”

康母心塞,她不由得暗恨上了杜小娘,心想若不是杜春竹来闹腾今日也不必受王若与如此羞辱。白白的落得了自己儿子和儿媳两顿讥讽,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

情急之下,康母只得使出了装晕的法子,想要将人都打发走。

就在康老太“晕倒”的那一刹那,王若与忽然感觉腹部有一阵抽疼。

王若与:“嘶——”

康海丰和杜春竹都察觉到了王若与的不对劲,康海丰赶忙让人去请郎中,而杜春竹则是趁乱溜回了广兰轩。

康母装晕时也听到了王若与肚子痛一事,她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毕竟王若与肚子里怀的是康家血脉且又是府里孙辈儿的头一胎,若真要是今日因着自己替一个小妾撑腰找茬而出了什么岔子,怕是康父还有康海丰都饶不了自己。

想着她不由得害怕起来,而后不多久,康母竟发起了高热嘴里还念念叨叨着什么“不怪我”、“怨老二家的”诸如此类的话语。

王若与经过江春水诊治已经没什么大碍,只是江春水告诉王若与和康海丰王若与这胎因是双胎所以需得再谨慎小心些,还说王若与不能够再生气动怒。

不多时王若与和康海丰便听说了康母突发高热昏睡不醒一事,来报信的人还告诉了两人康母嘴里一直念叨着“怪老二家的”、“馊主意”等词语。

王若与和现在的康海丰都不是傻子,仅凭这只言片语便知道了今日此事多半就是张氏挑唆了康母做的。只是不知道杜小娘与张氏有没有往来,有没有参与进张氏的谋划中去。

王若与从没想过张氏竟想害自己的孩子,毕竟二人只是妯娌关系不存在争同一个男人的情况。所以王若与更不明白为何张氏要如此,只是既然张氏已经动了邪念,那么她王若与自然是不会放过她的。

二房那边张氏听闻康母今日先是昏迷又是突发高热的,原本还认为定是王若与将康母气着了,心中暗喜以后那老婆子定是看王若与哪哪儿都不顺眼,日后自己便能够哄着康母多多得些好处和便宜了。

可是当下人又说王若与也动了胎气腹痛不止的时候,张氏也慌了。她是嫉妒王若与有孕没错,可是她也没有疯狂到想要害了王若与的孩子。毕竟她这一胎有多得康父和王家重视她也是知道的。

若是、若是被康父和王家知道自己给康母出主意刁难王若与而导致王若与的胎出了问题,那么自己和张家不死也脱层皮。本来张家就已经败落了,只有自己的哥哥还在南边任职当个小官,若是王老大人因此事记恨上张家怕是大事不好。

张氏想到这儿,赶忙带着人去了康老太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