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湄倒了杯茶招呼云襄坐下,云襄见除了景晟一脸惊诧,梁弈和姜湄反应却很是平淡,也没有要动身去看的意思。
“皇兄皇嫂,你们……不去看看吗?父皇会不会龙颜大怒啊?”
梁弈掀了景晟的西瓜帽拿在手里把玩,还是姜湄出言说道。
“父皇于我们而言虽是父亲,但也是一国之君,赫赫有名的大梁国乾武大帝。”
“凡事他自有他的决断,我等自称儿臣,既是儿,又是臣,于孝于忠,都该听从他的安排,我也相信父皇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之后的几日,景晟伴着姜湄梁弈一直在留月宫中养伤,瑞蓉的手艺很得梁帝的喜爱,还笑言过若非是姜湄的陪嫁丫鬟,都想抓进御膳房去做御厨了。
瑞蓉得了赞赏,每天研究起菜式来更加卖力,变着花样按胡荃给的方子做药膳,哄得梁帝十分开怀,还召见了她赐了一柄金菜刀。
宫里不比府里,瑞蓉总觉得不是自己家东西放哪都不安全,索性用皮子包了日日挂在腰上,夜里睡觉也要枕在枕下。
瑞蓉如今在宫里可是神气得不得了,由皇妃亲自召进宫来烹制陛下膳食,得了陛下亲口赞誉又赏了金刀。
皇城司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原本在宫中是不许携带这些个利器进进出出的。
可瑞蓉腰上别的是御赐的金刀,也没开锋,众人都只装作看不见了。
御膳房的御厨们起初还很是不忿,见着来人是个珠圆玉润、憨态可掬的小丫头,还不相信她就是风靡全城天下晓的总厨。
后来瑞蓉凭借一双出神入化的巧手,大显厨艺,化普通的萝卜白菜为香气四溢的佳肴,叫一众御厨输了个心服口服。
瑞蓉见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善些了,倒是也不吝啬,传授了不少自己做菜的心得。
梁国人的膳食对比越国还是太过简约,菜肴创新上也缺乏想象力,当他们听瑞蓉说一道好菜要几十道工序悉心炮制时都表示闻所未闻。
后来瑞蓉拍着胸脯应承诸位御厨,休沐时去天下晓品鉴一二。
如今烨赫的分店也快开张了,和梁国最好的厨子多交流交流改良改良菜式总是好的。
这日瑞蓉正在御膳房的灶台上忙活着,却见姜湄携着景晟突至。
梁帝最近几日一直说想静心休养,不让梁弈与姜湄前去请安。
今日换药时,胡荃说姜湄额上的伤愈合得很好,姜湄便想着去瞧瞧梁帝。
梁弈在屋里闲得难受,与梁衡相约着去未央宫钓鱼了。
景晟在宫里整日看书,发奋得很,但实际也坐不住了,姜湄便带了他同去。
景晟也想近距离瞧瞧这位世称为枭雄的皇帝,到底与自己那胆小怯懦的父皇差距有多大。
两人亲自送了食盒前往了梁帝寝宫,经通传后在殿外等了一会,便见着有个身着官袍的人走了出来。
那人朝姜湄行了个礼便走了,景晟问她此人是谁,姜湄说似是枢密院的人,她见过几次。
梁帝记得景晟,虎头虎脑的小娃娃,机灵又有眼色,几番把梁帝哄得开怀大笑。
“早就听闻过越国一众皇子中出了个紫微星降世的神童,此前弈儿还瞒着不敢与我说你身世,如今一瞧倒是真有些弈儿孩童时的聪明劲儿。”
梁帝沉吟片刻,还是与两人说了方才枢密使上报的情报。
文太后薨了,明明前日还在朝堂上听政,次日便突然于寝宫中暴毙,宫中发了丧只说是突发急病。
景晟母妃外祖一家生前受文太后不少折磨,景晟红了眼圈咬牙道:“报应。”
姜湄闻言,思忖片刻方说。
“越帝天资本就愚钝,自小又被文太后管束得紧,现下在后没了文太后出谋划策,在前又没了……没了叶桓相抗,越国即将一触即溃了。”
梁帝点头:“没错。孤昨日已拟了书信,允了罗刹联姻一事,待到罗刹国婚书一至,月璮与罗刹大王子的婚事也就定下来了。”
“我们两国也算正式结为了盟友姻亲,待到月璮婚事一毕,便可着手伐越大计了。”
大仇即将得报,景晟已是热泪盈眶,扁着嘴强忍着不在梁帝面前失态。
梁帝歪在软榻上,冲景晟招了招手。
景晟走近,他把大手抚上景晟头顶,慈爱说道。
“好孩子,想哭就哭吧,小小年纪便身负血海深仇,苦了你了。”
景晟原本以为梁帝在自己这个越国曾经的六皇子面前,定然会神态威严不苟言笑,却不想竟如同外祖一般慈祥亲和。
对外祖的思念也让他彻底卸下了对梁帝的防备,伏在他膝头痛哭起来。
梁弈与梁衡钓鱼时,便见着在一旁端茶递果伺候的小宫女与梁衡眉来眼去。
那小宫女长得娇小玲珑,一双眼睛却生得灵动晶莹,看向梁衡时光彩明媚,梁衡也一直红着脸,时不时偷瞄她一眼。
梁弈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两人周围萦绕的这种腻味,丢了杆子说乏了先回宫歇息。
被那两人之间氛围所感染,急吼吼的想回去找姜湄亲近亲近,却只寻着捏着肩头喊累的瑞蓉。
瑞蓉说姜湄带着景晟去面圣了,梁弈又寻至了梁帝寝宫。
进门的时候,便瞧见三人极有温情的这一幕。
“看来父皇与这小子颇为投缘,不若我收景晟为义子,全了你们这份祖孙之情,如何?”
梁帝近日吃得好,病容也褪去了不少,斜了梁弈一眼给抬起头的景晟擦了擦脸。
“孤与他们二人原本待得好好的,你怎得跟块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脱。”
“有这精神,还不如早早养好伤,叫孤早日抱上亲孙才是正事。”
见姜湄面上倏地发起红晕,梁帝自觉失言,这丫头脸皮儿薄,经不起调笑。
梁帝复又言道:“若是收作义子,这孩子的身世也不好编排,不若就说是你刚去边关时与农家女所生,记在你名下吧。”
景晟不可置信的抬头,盈着泪眼看梁帝。
姜湄与梁弈对视,眼中惊异自不用说。
梁帝又出言道:“这孩子若能成大才,往后于国于民也是好事,有个风光些的出身,长大才能施展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