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邱老笑眯眯的看着梁弈把面红耳赤的姜湄从马上抱下,带领众人要跪,被梁弈朗声制止。

“免礼,此番来奉安免了所有人的跪礼。”

邱老也不客气,向迟疑的众人解释道:“冬天地上寒气重,殿下这是心疼咱们。”

姜湄像触电一般与梁弈拉开了一人距离,故作淡定地向邱老福了个身子:“邱老身子可安好?”

邱老捋了捋胡子,“丫头下次再来,怕是小老儿就要给你行大礼了。”

姜湄听出邱老是在调侃她与梁弈好事将近,怨怒地睨了梁弈一眼,非要在众人面前腻味得毫不遮掩,真是……

红珊瑚步摇随着她动作轻轻摆动,璀璨的红呼应着脸上的粉红,梁弈不觉看得呆了。

邱老轻咳一声:“好了,一路上想必殿下与姑娘都累了,咱们回府里说。”

姜湄又与妇人们见了面,格外亲热,一路簇拥着姜湄进了城。

陌娘同姜湄的渊源较深,便是当年被两人趴墙头偷看后又险些自缢之人,同姜湄的关系也更近些。

陌娘手舞足蹈的比划着,邱老解释说她们借府里的厨房做了好些吃食,就盼着姑娘与殿下来呢。

李二奎在瞧见陌娘那一刻便呆住了。

也是难怪,从那村子里出来的女人一个赛一个的漂亮,陌娘即便生过孩子,此刻做着朴实的妇人打扮,也是清秀可人的。

众人晚上聚在县尉府,邱老同姜湄夸赞这群姑娘们,说现下大伙相处得融洽,房子也都在入冬前盖好了。

只是陌娘似乎闷闷不乐,几经追问,姜湄却看不懂她比划的手语,正同梁弈推杯换盏的邱老说道。

“她们是心里难受了。殿下那时把她们托付于老夫时,给奉安送了不少物资。”

“来了奉安以后,咱们事事照拂,她们却始终找不到能干的活计,眼看入冬了,咱们这也确实没什么适合她们做的活。”

“老夫都同她们说过了,把她们安置在这是三殿下的意思,让她们踏实待着就行,可她们……唉。”

姜湄看着陌娘垂着头,双手放在膝上绞着,瞬时理解了她们这种心理。

人总是要凭自己双手过的日子才能踏实,尤其是女人。

不论是后宅中的夫人小姐,还是普通的民妇村妇,都是一样。

后宅中的女人依附于夫君,所以拼命挣抢夫君的宠爱,她们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像姜湄一样,从小苦习琴棋书画,只是为了嫁个好夫君。

莫说给人为奴为妾的,便是正头娘子夫人,也怕夫君有朝一日不要自己,是以取悦夫君,操持家事便是她们最为努力的事。

说到头,只不过是希望夫君能爱重自己多些,久些。

眼前这些妇人,本就历经过一次伤害,宁朗从她们身上提取她们青春与美貌的价值,豢养着她们。

即便如今被解救,可在奉安她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旁人给的,纵使她们明白这些源于善意,可又如何能叫她们在不劳而获的情况下待得安逸?

姜湄放眼望去,这些女人多半带着孩子,容貌姣好,会做农活,会绣花织布,可偏偏在风俗习惯迥异的异国他乡,养活不了自己。

若要她们再靠着嫁给当地人,浆洗缝补生孩子,讨得一口饭吃,又与留在越国有何分别。

姜湄能理解,因为她知道越国的百姓苦,越国的女人更苦。

她们活得没有自我,在丈夫面前没有平等和尊严,只能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旁人做什么,自己便做什么。

只不过大多的女子都认命,或许也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错,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陌娘她们是被命运逼迫得狠了,又恰逢梁弈这个贵人,才狠心咬牙鼓足勇气跳出了一直束缚她们的炼狱。

姜湄看向梁弈,心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没有遇见他,或许自己还待在叶府,日日为叶家的脸面而苦苦支撑。

那样的生活算不得生活,只能是捱一日少一日罢了。

所以如今她跟了梁弈,她便不允许自己只是站在他的影子里,心安理得的受他的爱怜呵护。

虽然她爱梁弈,也相信他待自己之心日月可鉴,可她还是想要靠自己,能挺直腰杆与他并肩而立。

她不用再像从前一样,以夫君的话为尊,不用忍着不适习看伺候夫君的书册,不会患得患失。

梁弈是清风,可她这只纸鸢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飞多远,能否伴着清风徜徉天际,还要看这纸鸢粘得牢不牢靠。

梁弈感受到姜湄缱绻的目光,回望过去,手上的酒杯没停,杯沿没入双唇间,一饮而尽,烈酒似是流进了他的眼眸,深邃而诱惑。

姜湄收了收情绪,郑重其事的开口。

姜湄的声音不大,可却有着极清冽的穿透力,屋内的众人都停了嘴里说着的话,恭敬地看向她。

姜湄并没有梁弈那般尊贵的身份,凌人的气势,若只单凭着梁弈的宠爱,只能得到众人的恭。

而这敬意,却是凭着她自己挣来的,叫人口服心也服。

“此番妾身与三殿下踏雪而来,乃是为了一件关乎大梁乃至诸多邻国未来的大事。”

姜湄没同他们讲那些讲给黎诺安的大道理,都是些寻常百姓,不需知晓这些深意。

她只是同他们说,从前他们擅长的那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手艺,如今有了用武之地。

说到最后,姜湄甚至深深行了一礼。

“妾身所说的这些,若没有诸位襄助,难以成事,孤掌难鸣,可诸位若愿与妾身风雨同舟,戮力同心,定能亲手挣得自己想过的日子。”

“陌娘,依我的意思,女红与厨艺精湛的,年后可随我们回到丰都,精于织造农桑的,便留在奉安,如此,人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展拳脚,再不用依仗旁人。”

再抬起头,目光深远,轮廓在烛火映照下像是发着淡淡的光晕。

“在梁国,我们女子也可以不依靠男子,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生活。希望往后……全天下的女子都能如此,忠于心,践于行,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