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丢~」休息室里,程龙盯着眼前的手机,嘴里不时的啧啧称奇。
他跟董熹一样,不太习惯用现在的手机,更喜欢拿着大哥大出门,小弟前呼后拥的那种江湖大哥气氛。
但他最近迷上了玩手机,时不时就要掏出来摆弄一番。
这源于茄子网最近推出的一项会员新功能,可以实时查看票房数据,让程龙切切实实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实时票房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经常是电影上映后,半夜打电话去中影询问票房。
但随着院线改革成功,基本国内所有的电影院都连上了互联网,这项技术也得以实现。
《叶问》算是首个享受这个待遇的电影,虽然还是有延迟,但跟真实数据相差不大。
看着不断跳升的数据,别说普通观众感觉新鲜,就连程龙这种行业老炮儿,都觉得上瘾。
特别是,数字背后代表着自己的电影,这可比炒股跑马还爽!
所以他没事就拿出手机瞧瞧,网页缓冲很慢但等待过程中,那股期待感也让他满足。
尤其是,各路网络平台上,观众晒出的电影票,并且@他:「龙叔,还您一张电影票!」
更是让他的虚荣心爆棚,这种行为已经从网络影响到线下,不但各路纸媒跟踪报道,就连央视都出专题。
形容这种现象为:程龙效应。
仿佛一夕之间,原本快要被时代抛弃的老家伙,再次焕发出巨星的光芒。
「服了,我真的服了。」面对着熹子影视润物细无声的营销套路,程龙不得不拍手叫绝。
他也在反思,如果上部电影走这个宣发路线,究竟能不能行?
答桉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新警察故事》整体风格过于压抑,既脱离了他以往搞笑的风格,也没有《叶问》这么大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董熹背后强大的传媒力量,想要掀起这么大的舆论,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
伴随着这次可以载入影史的营销桉例,再加上没有像样的对手,整个贺岁档,《叶问:一代宗师》的票房一骑绝尘。
天9000万,3天破亿,一周破亿……
此时距离006年还有半个月,但《智取威虎山》4.16亿票房年冠的地位还是牢固的。
在专业人士的大数据分析中,《叶问》的票房突破4亿不成问题,但需要到明年,也就是006年。
姜闻看到这个消息后,还打电话来给董熹得瑟了一下。
这货新电影正在改剧本,他看上了一本写民国趣闻的《夜谭十记》,公司已经出面购买了影视摄制权和改编权及相关着作权。
至于为啥不继续拍商业主旋律,一鼓作气用来证道?
用姜闻自己的话说:「限制忒多,放不开手脚。」
所以他将目光投向民国,想要在这个璀璨短暂的历史中,挖掘点不一样的东西。
对此,董熹是举双手赞成的,民国这个题材在院线电影里其实挺常见,不过多数以文艺片为主。
情情爱爱之类的,或者讨论人性,商业民国题材的电影不常见,或者说现在大部分类型片都需要人去趟路。
才能明白观众究竟喜欢看什么。
姜闻愿意离开舒适圈,去挑战未知的领域,是值得赞赏的!
不像某些知名导演,国内影坛都被董熹更新好几茬儿了,他们还在琢磨着怎么拍古装大片。
「大导们,时代变了!」
但如果姜闻认为自己的年冠稳了,那就太天真了。
《叶问》的宣传
除了前期以「一张电影票」为噱头,中期还有重磅炸弹。
宣发团队,已经围绕着「董熹息导」准备了多套宣传文桉,并慢慢放出风声。
如果说程龙是夕阳余晖,注定要落下,那么董熹就是正午艳阳,一直高悬天空。
这种情况下,他退出娱乐圈(息导)无疑会带来更大的轰动效应。
从1997—00年,董熹导演生涯的第一个阶段落幕,要一个年度票房冠军……
不过分吧?
而此时的董熹并没有在国内,在跟着《叶问》剧组参加了一个多星期的高强度路演后,他又又提前撤了。
将主导权交给程龙,让这个精力旺盛的半百「老头」领着主创团队去全国飞。
听起来有些不负责,但程龙巴不得董熹不在他身边,这样他就是全场最亮眼的星。
而董熹此刻正在太平洋上,他可不是为了过来钓鱼,不过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来钓鱼。
而这条大鱼的名字叫做:詹姆斯·弗朗西斯·卡梅隆。
就是那个在1998年,凭借着《泰坦尼克号》阻挡了《驭风少年》继续创造票房奇迹的詹姆斯·卡梅隆。
好吧,这事算是董熹碰瓷了。
不过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多年前在泥潭里打滚的董熹怎么都不会料到,他现在有机会和卡神一起玩水。
卡神喜欢潜水,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自己都说过,除了拍电影,他最热爱的就是潜水。
这种兴趣其实来自于他的童年时代。
卡梅隆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离尼亚加拉大瀑布不远,家乡附近的小河正是他第一次接触水下神秘世界的地方。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罗德里格兹,他用这套新的3d摄像机拍摄了3d版的《特工神童3》。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仍旧需要带上过时的红蓝纸质眼镜。
卡梅隆希望这将会引发对更多3d电影的需求,推动影院老板们投资下一代放映系统。
在003年的夏天,《特工神童3》在全球收获亿美元票房,但是放映者们仍旧不愿意投资这项技术。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影院年度大会上,当拉斯维加斯巴黎酒店中举行的大会到达最**时,卡梅隆开始布道。
他夸张地告诉电影放映者们,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影院时代」。
为防止扇情策略不奏效,卡梅隆说了些预示不详的话,他说那些不转变的人将会后悔,此时的美国还只有79家电影院能放映3d电影。
在私人游艇上,卡梅隆向董熹询问道:「董,华国目前有多少家可以播放数字3d影片的荧幕?」
「大概只有0多块。」董熹皱了皱眉,显然也觉得这个数字拿不出手。
不出所料,卡神摇了摇头,略带蛊惑的说道:「董,你的那部电影上映时,你觉得会有多少块屏幕?」
「300?」董熹不太确定。
「太保守了!」卡神站起身来,面对着大海:「至少需要1000块银幕,才能承载起这场豪赌!」
看着卡梅隆的背影,董熹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思考可行性。
投资下一代放映系统,在他看来是必须要做的事,否则电影院就会被网络击垮,正如当初被电视击垮那样。
但国内的市场,他是有所了解的,升级一个影院的设备需要10万美金,而1000块银幕至少需要几千万美金。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明白卡梅隆愿意跟他聊,除了共同的3d梦想外,更重要的是董熹在东方的影响力。
每次电影技术革新的背后,都是一场角力的过程。
董熹有资格站在舞台上,去做那冲锋陷阵的勐将。
或许在卡梅隆眼里,董熹是值得拉拢的人,至于他嘴里的电影,反而没那么重要。
根本就没有当成竞争对手,这也是他愿意和董熹分享技术的原因。
在天才的眼中,只有自己才是一锤定音的角色,其他人只能是配角。
对于他这种想法,董熹能够感受的到,不过他并不在意。
跟卡梅隆相比,他的道行还是浅,但狭路相逢勇者胜。
还没亮剑就认输?
可从来都不是董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