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讲话,众将校一个个目不斜视,身体挺的笔直。
与其他黄巾军集团麾下那乱哄哄的会议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场的军中高层,黄巾一系的将领仅有两成不到,也有四成将领,均是因军功提拔上来的人才。
最后便是贵民城出身的将领,占据了剩余的四层,这个比例足以牢牢掌控整支部队。
接连不断的胜利,使唐山拥有崇高的威望。
唐山的话,完全没人敢反驳。
因为唐山的无意偏袒,以及贵民城诸将的影响,整支军队从上而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由于贵民城众将校的辅佐,即使少数人心中不满,军改依旧进行的相当顺利。
经过一系列军改,而今的剩余的24.7万黄巾已经完成了整编。
分为4个集团军。
由西往东,顺序按照所在区域依次编号,分别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
值得一提的是,管亥所属为第四集团军,王赞所属为第二集团军,黄天天为第一集团军,唐山(化名唐三三)为全军统帅,并掌管第三集团军。
每个集团军10万人左右,包括已经出征的27万大军,四个集团军实际兵力为52.7万人。
即使裁撤了百万大军,依旧剩余52.7万人,穷兵黩武了属于是。
如此也很容易理解。
能随唐山一路沿青州转战冀州,后又转战幽州,沿途七八郡几千里的路程,老弱自然少得可怜。
或者说,老弱还在赶来的路上。
其中青壮占了大多数,也因此,而今的辽东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达到了恐怖的7:3。
算上辽东原有的百万人口,迁移来的30万人口,黄巾军的150万人口,整个辽东之地,人口已经爆满。
达到了恐怖的280余万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完全不用为人口问题而发愁。
这也是为何,张七九要劝唐山收下那14万不愿接受安置的黄巾军。
整个辽东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必然会带来无数的治安问题。
52.7万军队虽然多了一些,但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男人都去从军了,男女比例自然也就平衡了。
集团军设大军长1人,副军长2人。
下设军参谋部,高级参谋20人不等,后勤大主管50人不等,随军学员人数不定。
另有随军高级官员100人左右,负责各种军政,如打架斗殴、军功统计、人员升迁等。
集团军下设军。
唐山麾下共有53个军,每个集团军有10个军左右。
万幸有张羽支援的人才,若非如此,唐山也无法掌控如此规模的军队。
每军人数万人左右,设主将1人、副将2人。
下设参谋部10到20人不等,后勤主管10到20人不等,随军学员人数不定。
另有随军官员50人左右。
唐山也意识到了军中将领匮乏这个超级难题,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不得不自己培养。
随军学员、副将、从将,超编官员、军需官、后勤官等便是由此而来。
军下设部。
每军分两部至五部,设部将1人,从部将2人。
参谋5人左右,后勤主管、随军学员、随军官员人数按需分配,一般不超过10人。
兵种不同,每军的人数不同,骑兵一部仅是2000人编制,步兵一部5000人编制,各兵种混编。
因此,每部人数2000至5000人不等。
部下设曲,曲长1名,从曲长2名。
每部分5到10曲不等,每曲设一曲长,一曲200至500人不等。
曲下设屯。
屯长1名,从屯长2名,每屯50人。
屯下设什。
什长1名,每什10人。
什下设伍。
伍长1名,每伍5人。
他们的名字不再是黄巾军,而是由唐山亲自命名的“新民军”。
口号也非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而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均田均地。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明白。
替天行道,汉庭肯定不答应。
劫富济贫,那些个世家豪族能让我们如愿吗?
这肯定不能吧!
所以有九成九的可能,汉庭在解决了冀州黄巾后,最先遭殃的肯定是我们无疑。”
分析完当前局势,众将频频点头,表现的相当配合。
一些人拳头紧握,眼中闪过狠色。
汉庭既然不愿意看到他们过好日子,那就灭了它。
唐山自怀中摸出一打地图,直接做出安排。
“让驻扎房县的第一集团军,第七军,驻扎辽河两岸,时刻关注幽、冀两州汉军动向。”
“第一集团军,一路往西,驻扎选取适合地点,驻守辽东西境。”
“唰唰唰”十几个人齐齐起身。
“是!”整齐而洪亮的声音响彻会议大厅。
在唐山紧锣密鼓的布置战线之时,同样身处辽东的张七九也没闲着。
通过卷宗了解了辽东郡当地的民情、资源产出、税收、商业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张七九事事亲力亲为,通过走访、调查等一系列手段,将整个辽东郡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后续的安排便是照搬东莱郡的模板行事,张七九先搭建了基本的行政框架,随后逐步填充完善。
再通过设立监察部门,亲自监察各部门运转,指导工作之余,顺势解决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无论是新移民的工作分配,还是黄巾军的裁军安置,原住民的基本诉求,亦或者是思想方面的建设等问题,都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一圈跑下来,辽东郡的内政事务便被他处理的差不多了,新的官吏在他的指导下,迅速熟悉了手头的工作。
这些新官吏大都是从东莱郡抽调的好手,全都拥有不错的行政经验,在熟悉基本工作后,有关部门就可以自行运转。
他也只需要抓好监察部门,后面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
整个辽东郡在张七九的治理下,迅速恢复了正常。
鉴于乐浪郡的情况比较复杂。
处理完辽东郡的事物,张七九便马不停蹄的前往了乐浪郡。
而今的朝鲜城由张七九坐镇。
最近,他基本理清乐浪郡的基本民情。
初步的行政班子已经搭建完毕,接下来,便是与周边势力的交涉问题。
张七九可没忘记,乐浪郡的南边就是三韩之地。
那里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被当地土着发展的非常不错。
乐浪郡的世家们经常与三韩的土着部落进行贸易,无论是山货、毛皮,亦或者是武器、粮食等,三韩之地都有非常不错的产出。
若是能与他们搭上线,加深双方的贸易,乐浪郡便能很快的发展起来。
张七九正想着事情。
一道黑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俯身在张七九耳边说着什么。
“好,做的不错!”张七九忍不住夸赞。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正是时候,带着黑衣卫两人出了府邸。
五个衣着华丽,装扮奇特的男人被带进了会客厅。
张七九看着屋内的几人,微笑着朝几人中为首的男人走了过去。
“能见到您,可真是太好了,我仅代表神上使欢迎你们。”
“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吃了吗?”
“要不要留下吃顿饭。”
“这是吃了还是没吃?!呃!”
左渠与几位随行的不落首领一脸疑惑。
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小娃娃,互相对视一眼。
其他人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张七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会说三韩部落语言。
双方一时间有些尴尬,张七九伸手示意,请几位就坐。
这个肢体动作,几人算是看懂了。
张七九率先坐下,以为表率,众人这才各自落座。
冲黑衣卫使了个眼色,黑衣卫秒懂。
没多久,一个头戴黑帽,身着布衣、布裙的青年文士便被带了进来。
张七九邀请那人就坐,“请问先生姓名?”
那人微微躬身行礼,从容道:“草莽之人,管宁,字幼安。”
“哦!”张七九心中惊讶,此人他也是略有耳闻,“可是在辽东讲学的官幼安?!”
“呵呵,区区薄名,劳烦大人记挂了!未曾想您年纪轻轻便能主政一方,当真是世间少有之人杰,辽东之事,吾也有耳闻。我的学堂里,而今人数翻了几乎一倍,也都是您的原因呢!”
“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整个辽东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当真是天纵奇才。”
“管先生真是谦虚。”张七九接过黑衣卫递来的茶水,亲自递给管宁,话音一转,“这次请先生来,是有点事想请您帮忙的。”
“不知幼安先生可能为我译官?”
管宁目光落在对面五人身上,见其中两人身着曲裾、大袖连体衣,其余三人的装束各不相同,顿时明白了这几人的身份。
他们是三韩部落之人!
“没有问题,最近正想去南边儿游历,正好学了一点点他们的话。”
“非常好。”张七九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便需要幼安先生帮忙了,七九感激不尽。”
随即看向三韩为首之人,“幼安先生为我的译官,我是这里的主事人,非常欢迎大家。”
管宁几乎是张口就来,将张七九的话翻译给几人。
左渠几人闻言,同样松了口气。
起身朝张七九、管宁二人一礼。
“这次前来,当真是叨扰了!”
“我们就看门见山了,辰王相与黄巾军合作,不知您意下如何?”
张七九也有些懵,这么直接的吗?
不行,自己得稳一手,最好能搞清楚他们的真实目的。
“这,我得向上面请示一下。但是我个人作为乐浪郡的管理者,对于双方的【贸易】是非常乐意的。”
“若是可以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小规模合作一下。”
左渠眼前一亮,“那可真是太好了。”
“若是可以的话,我希望尽快,我们辰王听到这个消息,想必也会非常开心。”
左渠心里非常明白,若是能与对方达成贸易约定,便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战争的可能。
从这支黄巾军的种种行为来看,这群人当真是一群战争疯子,一个多月不到两月时间,接连攻取辽东、玄菟、乐浪三郡。
一路往朝鲜城的路上,众人更是听到了各种传闻。
此路黄巾军由唐三三统帅。
一路攻城拔寨,横穿大汉三州,连过七八郡、行军数千里,一路上无人能挡。
他们抵达辽东后,几日之内便全取一郡之地,攻伐玄菟、乐浪两郡,合起来用时不过半月。
如此可怕的队伍,他们可不想与之交恶。
毕竟,整个三韩之地,也就大汉一个郡的大小。
“这件事我可以做主,晚上我带几个主事人过来,请诸位吃酒。”
“到时候仔细谈。”
“幼安先生,也邀请您一起到场。”
张七九虽然对三韩之地有点想法,但目前来说,双方和谐相处,更有利于辽东的稳定。
毕竟,三韩之地,可没多少汉人。
人家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足足78个部落,每个部落的情况不同。
最好的办法还是徐徐图之。
以贸易的法子对个个部落施加影响,拉一批、打一批,人为制造一点儿矛盾,偶尔制造一些部落摩擦。
三韩部落的联盟不好对付,但78个部落,单拎几个出来,就好对付多了。
“能为乐浪百姓出一份力,当真是荣幸之至!”
管宁非常爽快的应了下来。
他们一家子本来就是在辽东避难,着实没想到这里的世家会被黄巾军清洗,他们一家子一下子没了靠山。
尤其是黄巾军可不是什么正经组织,那是干造反起家的。
他倒是可以不答应,但他的家人不行。
再者辽东之地,这里各族混居,没有靠山还真不行。
以前的靠山,公孙家没了,黄巾军便成了管宁唯一的选择。
“行,那我们晚上再聚。”
言罢,同众人告辞离去。
张七九虽然聪明说一句盛世之能臣一点也不为过,但他毕竟不是唐山,治理一方没问题,至于其他的布局这还得请教唐山才行。
而今天下大乱,阴谋家多不胜数,能不碰触这些最好。
张七九回到房间,看着最近送来的文书,眼睛一转,顿时有了主意。
他很有自知之明,可不想被人算计,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负责。
算计人的工作,还是交给别人吧!
比如,管亥麾下的参谋团就不错。
“哈秋。”
正在校场负责随军学员训练的管亥揉了揉鼻子。
正在扎马步的众学员闻声,一脸诧异的看了过来。
“看什么看?”管亥牛眼一瞪,“挺胸抬头,目视前方,都给劳资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