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后宫,朱祁镇按礼制先去了一趟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慈宁殿内太后皱着眉头,前些日子刚听闻朱祁镇召集藩王的事情,总觉得有些怪异。
藩王为帝国藩篱屏障,怎可轻离封地?
直到刚刚前殿传来消息,太后才知道朱祁镇居然要削藩!
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势必引起轩然大波!
看到朱祁镇到来,二话没说就开口问询。
“祁儿,你要废藩?”
太后开门见山让朱祁镇一惊,他前脚才出乾清宫,后脚太后就知道了?
转念一想,随即释怀,太后乃是后宫之主,家宴这种事情肯定会关注。
“不错,朕意已决,废藩。”
朱祁镇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的说道。
太后见状眼中微微惊诧,随后一挥衣袖。
“散了。”
待宫女侍从全部离开后,太后招了招手,示意朱祁镇坐下。
“祁儿,能告诉为娘缘由吗?”
“吸血于国,国家大害!”
一年七百万两啊!简直吸血虫,而且年年增加,大明再富足也养不起这么多吸血虫!
太后看着朱祁镇坚定的目光,微微一叹。
“祁儿,此事须谨慎!”
她好歹监国十几年,宗室之患她岂会不知?
削藩之策从朱棣的靖难之役开始就变得政治不正确。
何为政治不正确?朱棣靖难之役就是因为削藩引起的,皇帝削藩,就意味着国朝倾覆。
朱棣上台后采用的手段都是明升暗降的手法。
削兵权,给财权。最多再限制一下藩王自由,让藩王只能蜗居王府。
但是绝口不提削藩的事情,另外,藩王的存在也能一定程度拱卫皇权。
不管真有动乱藩王有没有用,但是名义上藩王宗室是和皇帝站一起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几十万宗亲数目在这放着,也能一定程度震慑心怀不轨的人,拱卫皇权。
而且没有完全准备就削藩,势必会引起国家动乱,心怀鬼胎者势必会撺掇藩王做第二个朱棣!
朱祁镇听完太后的分析,反而更坚定了削藩的决心。
“母后不必再说,废藩之事,儿臣已有决断。”
朱祁镇斩钉截铁道。
现在才立国百年,宗室就已经尾大不掉,怪不得后世哪怕如名臣张居正之流亦绝口不提削藩。
到那时候,国家已经毒入骨髓,削藩就等于立刻毒发,不削还能让国朝多延续一些时日。
趁如今中毒未深,还有得救!
朱祁镇看着太后,站起身负手而立:
“母后,这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让朱家人吸骨敲髓,国朝必不久矣。”
太后闻言震惊的看着这个儿子,她从没觉得眼前这个男子让自己觉得如此陌生。
“母后万福,儿臣告退!”
言罢,朱祁镇没有理会震惊的太后,大步走出宫门。
怕是废藩之事,年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大明还没有废藩前例,因为都是亲族,就算有过,皇上最多削俸训诫,哪怕罪大恶极也只赐死一人,儿子继续可以承袭王位。
他要做的是前所未有之事,就必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况且今时不同往日,藩王荣光早已不在。
朱棣起兵,靠的是手里两万亲兵,靠的是过人的军事才能,靠的是帐下无双的谋士姚广孝,就这都胜的艰难。
现在的藩王一个个只顾享乐,手里要兵没兵,要能力没能力,拿什么赢?
况且朱祁镇也不是打算完全抛弃宗室,毕竟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不现实。
但前提要自立更生才行,想等着喂饭吃绝对不可能了。
……
正统十五年,正月初一。
京郊南,固安县。
今年春节怕是王旭过的最不舒心的了。
他是固安县县令,固安县离京城不过百里,天子脚下容易升迁,本是一个好差事。
但今年这年他过的格外糟心,虽然涨工资了,但也有麻烦随之而来。
锦衣卫就像幽灵一样神出鬼没的,礼是一点不敢收啊!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在眼前,自己还要假模假样的装清高,真累!
这也就罢了,好歹涨了点工资,可朱祁镇前段时间发了圣旨,逢年过节,官员必须去烈士家里探望慰问。
朱祁镇自己也身体力行,京城的烈士遗孀都是亲自前去。
刚开始王旭觉得不算什么,结果走到傍晚才探望完三分之一时他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着浑水摸鱼,又担心他那好同僚把他给捅上去,毕竟写个密折把他拉下水不要太简单。
再想想那神出鬼没的锦衣卫,得,还是看看下一家在哪来的实在。
就这样大过年的街道上出现一幅奇特景象。
王旭带着一群县衙衙役,拎着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上门探望。
路过的百姓都不由惊奇,细细看来,探望的都是挂有烈士牌匾的民房。
众人这才想起前段时间朱祁镇颁布的圣旨,那会全城都贴了告示,但他们只当玩笑。
自古当兵都是穷苦人家为求活路的生计,但凡有三亩薄田也不至于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去玩命。
不克扣饷银都烧高香了,还让县老爷上门探望?
就是做梦也不敢这么梦啊!
但是今天他们发现,好像真的梦想成真了,县老爷确实在挨家挨户的探望。
这一劲爆消息立马在全县传扬开来,人们争先恐后的来观瞧这一奇景。
看着平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亲手提着礼品,笑呵呵的嘘寒问暖,众人才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我的天,县老爷真的来了?”
“县老爷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居然去了老李家?老李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可不是怎么,我知道老李家,整个一破落户,老李都八十多了,老来得子,儿子战死老李承受不住,没多久也去了,家里田都没人耕了。”
“是啊,留下这孤儿寡母,他那几个兄弟也不是东西,合着把老李的田都占了去,这是吃绝户啊!”
街坊看着王旭带着官员进了一件茅屋,议论起来。
老李一家短短数日连办两场丧事,街坊印象很深。
平日也时常聊起这苦命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