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她们到晋王府门前,上官飞云已经在门口迎接。
“上官叔叔。”三宝见到上官飞云,飞奔过去。
上官飞云接住三宝,抱了起来。
“伯父,伯母,云儿,快进来。”上官飞云对陈墨夫妇和李云说。
“上官飞云,为什么要在王府接圣旨,陈府不可以接圣旨吗?”李云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陈府原来的主人是前户部侍郎,犯了罪,被砍头,全家发卖,所以那个府邸是不能接圣旨的。”上官飞云对李云说。其实他说的没错,罪臣的府邸是不能用来接圣旨,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父皇和母后为了让他早点哄好云儿,才想出在晋王府接圣旨。
“原来是这样,圣旨大概什么时候到。”李云没想到是因为府邸的原因。
“辰时左右到。”上官飞云说。
“还有一点时间,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吗?”对于古代接圣旨李云是一点也不清楚,虽然在前世看电视看了很多接圣旨,那些都是作者写出来的,与现实中的古代应该会有出入,不能当真。
“不用,我都准备好了,等圣旨来就可以了。”上官飞云一早就让杨管家准备了香案了。
果然,辰时一到,沈公公带着太监拿着圣旨来到晋王府。
“王爷,李娘子,沈公公带着圣旨来到王府门口了。”杨管家进来说。
“云儿,伯父伯母我们过去接圣旨吧。”上官飞云站起身带着李云,后面跟着陈墨夫妇,陈梅母女和大宝三兄妹。
来到大厅,沈公公也带着圣旨来到大厅,后面跟着很多小太监和侍卫,他们都抬着箱子。
“圣旨到!”小太监在门外叫着。
李云带着家人迎接,等沈公公宣读圣旨。
“李云接旨!”沈公公来到大厅,站在李云的前面。
李云带着家人下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山村李云,聪明敏捷,发明曲辕犁,耖等利国利民的农具,又献上了律法,造福朝廷,造福百姓。封为‘嘉慧郡主’,赐青山县为封地,良田万顷,赐郡主府一座,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古董字画各一箱,店辅五间,庄子二座,绫罗绸缎二箱,以表朕对李云的感谢,钦此!”沈公公宣读圣旨。
“郡主,还不接旨!”沈公公对李云说。
“臣嘉慧郡主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云双手接过圣旨高举过头顶高声谢恩。
李云刚想站起身,放好圣旨,然后给一点银子给沈公公,算是一点辛苦费。
“郡主,等一下,还有两道圣旨!”沈公公对李云说。
李云赶紧带着家人重新下跪,准备接圣旨。
“圣旨到!陈墨接旨!”沈公公准备宣读第二道圣旨。
“奉天承云,皇帝诏曰:村民陈墨,品德高尚…………封为朝议郎,赏黄金白银一百两,古董字画一箱,绫罗绸缎一箱!钦此!”沈公公宣读第二道圣旨。
“臣朝议郎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墨也学着李云那样,接过圣旨,举过头顶高声谢恩。
“秦兰兰,指旨!”沈公公拿过第三道圣旨,准备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山村村妇秦兰兰,秀外慧中…………封为六品诰命夫人,赏黄金百两,珠宝一箱,绫罗绸缎一箱!钦此!”沈公公宣读第三道圣旨。
“臣妇诰命夫人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兰兰接过圣旨,高举过头顶,向皇上谢恩。
李云,陈墨,秦兰兰谢过圣恩,带家人站起身,拿差圣旨放在香案上。
“咱家恭喜明慧郡主,朝议郎,诰命夫人!”宣读完圣旨,沈公公向李云,陈墨和秦兰兰道贺。
“同喜,这都是皇上治国有道,国泰民安,臣才有机会读书识字,才能想出这些农具。”李云把这一切都归于皇上的功劳,她的这个说法深得沈公公喜爱,觉得李云是个有智慧的人。
这个时候,崔管事拿来一沓银票,这个是今早李云让崔管事准备的,足足有一千两银票。
“多谢沈公公辛苦跑这一趟,这些是给公公喝茶的,望公公不要嫌弃。”李云递过一千两的银票给沈公公。
沈公公心里乐开了花,他跟在皇上身边,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赏赐,这个应该有一千两吧。
“多谢郡主,咱家就却之不恭了。”沈公公接过银票,激动地说。
“对了,郡主,郡主府就在隔壁,皇上的赏赐请郡主清点一下,咱家好回去复命!”沈公公又对李云说。
“好,咱们过去清点。”李云让崔管事跟着。
“嘉慧郡主,这是清单。”沈公公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清单,递给李云。
李云接过清单,沈公公的徒弟张公公开始宣读清单上的赐品,崔管事在箱子旁一一对证。
等对完赏赐,沈公公又对李元说。
“郡主,这个是郡主府的钥匙,咱家就不过去了,让晋王殿下带郡主过去。还有,郡主接了圣旨,明天是要进宫谢恩的,皇上还交待可以带着二位公子和小姐进宫谢恩!”沈公公把皇上的意思跟李云说了。
“谢公公提醒,本郡主明日带着家人进宫谢恩,到时还请公公多多提点。”李云客气的对沈公公说。希望明天进宫能提点,别出差错,否则冒犯圣上,可是杀头大罪。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宫中有人能避祸!
“郡主客气了,咱家就告辞回宫复命了,明天恭候郡主。”在上官飞云虎视眈眈的监视下,沈公公浑身不自在,一心想离开晋王府。
沈公公一说完,带着一众小太监和侍卫离开晋王府。
晋王府外面围了很多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在议论着。
李云让崔管事和杨管家让人把皇上的赏赐抬回陈府,圣旨还是留在晋王府,等郡主府清理好才接过去。
杨管家挑了十几个身体强壮的奴才抬着箱子跟着崔管事去了陈府府邸。
走在街道上,百姓看着一箱箱箱子,知道这些就是宫里的公公抬过来的,不知为何抬出来,要抬到哪里去。
围在晋王府的百姓想知道原因,纷纷跟着过去,晋王府面前立刻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