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娱乐是个圈
怀柔。
拍完中午的戏份,陆远换了一身衣服,带着曾梨一起去了一家茶馆。
来到包厢,一个留着短发,胖乎乎的男子,面带笑容的站了起来。
“陆总,您好。”
“曾制片,您好。”
“你好。”
一番寒暄,双方正式落座。
“黄老师,剧本你带来了吗?”
“带了。”
说话间,黄科从手提包中掏出了两份剧本,然后推到了陆远两人面前。
低头一看,剧本的封面赫然写着一行字。
《黎明之前》——谍战。
“黄老师,稍等,我先看一看。”
“您请。”
紧接着,陆远和曾梨就开始看起了剧本,这部戏是蔡一侬推荐来的。
唐人不擅长拍谍战剧,所以,她就把本子推到了星辰传媒。
至于,唐人是怎么收到剧本的,那是因为编剧黄科是黄三石的表弟。
黄三石自编自导自演的《似水年华》,黄科就是编剧之一。
蔡一侬跟黄三石认识的很早,前唐人一姐孙丽,最初还是因为黄三石的关系,签到了唐人。
原版《黎明之前》的女主演海青,又是黄三石的学生,然后,海青的经纪人周燕西又是吴修波、林勇建的经纪人。
周燕西同样是海岩系出身,后来她创办的喜天文化,陆续签下张天艾、李光杰、王筱晨、张欣怡、宋祖尔等人。
所以说,娱乐是个圈。
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的人,一提溜就是一大串人,关系盘根错节。
一如《庆余年》的出品方新丽传媒为什么定张若匀当男主,因为他爹张剑跟京圈的一众大咖关系很好。
张剑的前妻刘贝跟陈道民是好友,他创办的梦舟俱乐部,新丽传媒的老板娘常去,很早就认识。
《雪豹》、《黑狐》是梦舟文化拍摄的抗日三部曲,其他的《恋歌》、《雪豹坚强岁月》等,导演都是他爹。
“黄老师,有没有兴趣加入星辰传媒?”
快速的看完剧情梗概,陆远合上了剧本。
黄科沉吟片刻道:“陆总,感谢你的邀请,不过,签约是一件大事,我需要考虑一下。”
“好。”
陆远点了点头,邀约只是顺嘴一提,签不签约,都是个人选择,况且,星辰传媒也不太缺编剧。
如今,星辰传媒已经有了一个超过三十人的编剧团队。
在星辰传媒内部,编剧模式更倾向于专业化,最初的创意,或许是某个编剧的主意。
但最终的成品,却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多人参与,更容易把控剧本本身的质量。
当然。
所有参与的编剧都有署名权。
不仅如此,星辰传媒的编剧,除了固定工资和剧本稿费之外,还有剧本分红的权益。
虽然分红比例不高,只有净收益1-3个点,但不论是新编剧,还是已经有爆款剧加身的编剧,通通都有。
不搞区别对待。
能力强的编剧,只是分红点数更高一点。
事实上,1-3个点,比例看似不高,真正到手的钱,却不是一笔小钱。
(
以《星伱》为例,主编剧贺燃,副编剧刘宸、周海星,三个人一共拿到了100万的分红。
其中,贺燃拿了60万,刘宸和周海星作为副编剧,一人拿了20万。
“本子没问题,只是,我看这本子好像还没有写完。”
“OK。” 等一段时间,陆远也无所谓,反正这部戏的导演,暂时也没有档期。 他准备让《雪豹》的导演陈浩威和《黎明之前》原导演刘姜一起执导这部剧。 陈浩威目前档期充足,倒是刘姜那边,需要等个把月的时间。 因为他目前在拍《媳妇的美好时代》。 星辰传媒跟他认识,源自于“星辰传媒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08年,中影推出的【青年导演机会】的首部扶持电影就是刘姜拍摄的《即日启程》。 只是,这部由范炜、刘晔主演的喜剧片,没泛起什么水花。 去年年底,刘姜又向星辰传媒投了一个小成本喜剧片的剧本,星辰传媒投了500万。 唔。 电影于五月份上映,票房堪堪破千万,星辰传媒小亏一百万。 亏得这部分,当然得赚回来。 《黎明之前》这部剧质量不错,赚回来的钱,完全有多的。 不过,既然是星辰传媒投资,演员方面肯定不会照搬原班人马。 主演【刘新杰】,星辰传媒旗下的签约演员,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陆老板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个人。 祁厅长的扮演者,许冠军。 这位年轻时,也是一位小鲜肉,从小帅到大,人到中年,依旧魅力不减。 论演技,祁厅长要比波波还强一截。 而八局局长【谭忠恕】,水手【段海平】,陆远准备沿用原班人马,虽然他们都跟星辰传媒无关。 但跟这些老戏骨多合作合作,也不吃亏。 像许冠军,他是华夏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人家不可能因为一部剧,就跳出体制内。 所以,签不签约没关系,剧集的质量更关键。 至于女主角【顾叶佳】一角,曾梨愿意演就让她演,不愿意就找别人演。 她是制片人,要找谁演就找谁。 谈好合作的事,陆远和黄科又聊了一会,一点左右就离开了茶馆。 “怎么样。” 回去的路上,他跟曾梨聊起了这部剧的事。 “第一次担任电视剧的制片人,紧张不紧张?” “还好啊。” 曾梨莞尔一笑:“咱们公司的剧,又不是只有一个制片人,我只是跟着学习,能有什么压力。” “也是。” 陆远道:“这个本子不错,你要不要演顾叶佳?” “女主角啊?” 曾梨想了想,摇头道:“算了吧,当制片人就够我学了,要是再演女主,我怕搞串了。” 说着,她语气一顿。 “这部剧,大概什么时候拍?” 陆远回想了一下团队的档期:“估计得十月,十一月。” 听到这话,曾梨瞬间打消了邀请胡婧的打算。 十一月是胡婧的预产期,等她生完孩子,还得坐月子,如果是明年拍的话,请她倒是合适。 年底,太早了。 她之所以想起胡婧,主要是因为胡婧跟她说过,婚后也不会放弃演艺事业。 如果遇到合适的本子,还是会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