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零八,贩卖快乐 > 第三十章 读大学的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二十七日,高考成绩放榜,张森的成绩也出来了了:语文112,数学116、英语51,地理123,文综121,总分523。

黎校长教的是初中,对高考的关注度不算高。黎细妹的小孩最大的那个也是在读小学。

两人对这个分数都没有什么概念,看张森也没有很大的反应,就问张森这个成绩如何。

“去年开始了3+x+综合了,按去年的分数线,今年肯定是没上榜了。但今年难度大了很多,估计还是有机会的,过两天看下分数线。”

张森从记忆中很清楚自己差一分到二本线,但是过到二本线又如何,一样的待遇,无非说出去好听一点。

“那你大学选好了没,报考志愿哪个学校?”黎细妹还以为张森是填报志愿后才出的省城。

“2008年,志愿填报从考前填报改为考后知分填报,要过两天才知道录取分数线。”

“而且今年的志愿是分批次报了,先一本,再二本、三本,才到专科的。”张森直接解释。

“那这两天你要关注一下这个,不能错过了志愿的填报,尤其是现在都扎堆在网吧申报的,不要拖到最后一天,知道吗?”

黎校长劝了一句,就让张森电话和张爸说一声。

“那你觉得过线了没,计划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张爸今天就在家守着电话机,停收荔枝两天也是等张森这边的成绩。

“估计是在边缘,就算去了二本,要么就是调剂服从专业,要么就是等待补录了,不稳定。”

“那你是怎么计划?”

张森沉默了,还是纠结和重生前一样选择公立大专,还是按重生后想的报个三本院校,至于拼一下二本这个选项就直接舍弃了。

和重生前一样选择大专,还是那个学校,还会遇上自己的初恋,按现在的发展还有机会将这段恋情结果。

选择三本线,意味着大学生活将是完全没有经历的过,全新的生活。

“要不等过两天录取分数线出来了,再看吧,怎样?考虑复读吗?”张妈在电话里另一边问到。

“我选三本吧,这次我赚的钱我都预留了十万块钱出来,足够我大学四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了。”

“这十万我就存到银行里保证我的学费安全,其他的生活费,就再继续赚了。我相信我的能力,能让我过上不错的大学生活的。”

张森果断的做出了选择,劝服自己,也劝服父母。

张妈还想着等张森回家了,再找理由让张森将钱存起来,她并不认同张爸对张森的宠溺。张妈认为孩子刚成年,还没认识到社会的残酷,现在支持他创业,更担忧的是守不住本心将钱挥霍掉。

“不是说今年的高考难度高了很多吗?这次真的没中?”张妈张爸。

“他自己估分,应该也比较清楚。我让天一问了一下老师,说是应该有可能上二本,但不算保险,他们是按一中老师的估分来算的。”

张爸电话里虽然说随张森自己的想法走,但是做父亲的哪放心的下来,这不就找人帮忙打探消息了。

张爸也清楚张森决定的了不再复读,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选学校和选专业上面了。

张爸想让张森选择师范专业,毕业后托人找下关系,混个中学老师当当,平平稳稳的生活,多好。

“你大哥那边有没有机会?安排张森一个定向生的身份去读治安,毕业了去特区上班,他高考前不是问小森的体育成绩吗?有没有机会呢?”

张妈是觉得小孩能有编制的工作,能在大城市就往大城市努力,和张爸希望小孩回县城的想法刚好相反。

张爸向往的是节奏缓缓的县城生活,出门绕着小城一圈,都能碰上朋友,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一个招呼总能找到朋友协调的环境。

张妈更加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在大城市里落脚,成家立业,让自己的孙子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后代的起跑线也能往前挪一挪。

如果能扎下基础,有余力扶持一下弟弟妹妹,那就更好了。

张森的选择出乎父母的意料,张森选择读人力资源管理,毕竟是上一世的用来吃饭的工具,重新去学这个专业,应该会容易上手一些。

大概得也和父母说清楚了这个专业的内容和工作方向,对于父母的就业建议指导,张森也是笑了。

上一世创业失败也有反省自己是不是错了,错在没有听父母的劝说,如果找了一份安安稳稳有编制的工作,应该就平平淡淡的工作、结婚、生子,没有太多的波折和变故了吧。

“爸,这次的分红,预留下学费,剩下的我想在读书期间尝试一下创业,成功了就最好不过了。如果失败了,我再听你和妈的建议,不管是特区找大伯帮忙,还是会县城考公,我都没问题的。但是在这之前,我想自己挑战一下。”

张森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想法,自己不是读理工的,也没有做科学家的想法。本科大学四年的课程的时间不是很紧迫,会有比较宽裕的一个时间可以来去尝试一下。

如果自己真的是没有任何的生意天赋,那么在大四的时候全力去拼搏考编,还不至于说一线生机都没有。

张妈张了张嘴,没有向张爸说什么意见,这是他爷俩的父子局,就让他爷俩决定吧。

张爸倒是觉得是可以让孩子去尝试一下不同的想法,毕业后不管是回到县城上班,还是去特区奋斗,至少也曾经尝试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至于给自己往后的人生留下遗憾。

“钱呢是你自己努力赚来的,我和你妈也不去干涉你的一个资金分配。既然你也预留好了大学的费用,你也是一个成年人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刚好碰到有机会可以去尝试,我支持你去冲一冲!”

“至于黎校长的想法,我也和他说了你还在考虑中,你也不用太过于着急回复。过两天我们继续来第二波的荔枝买卖,在这一波结束前确定给他就好。到哪儿了,你想清楚了,或者你和他商量好了,提前做好决定也行。你就记住你自己,接下来的重心是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和你妈,相信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