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的第三天,作息什么的都已经适应了,都很规律了,郝静乐对这里也很满意,觉得适应起来也并不是太难。
中午生活节奏正常起来了,在中午该睡的时间也会进入午睡。这就是人啊。没有什么适应不了的。
午睡醒了之后,水管也不漏了,醒了之后,外面也不是太热,公交车,汽车都在平稳的运行,自己也即将投入到这场下午的奔波中,只不过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休息了。
路上又发现了一个洗衣店,一个租房中介公司,还有是拉着一三轮车粉条的大爷大娘。只不过今天上班的时候,甚至看到了单位铁栅栏边的蔷薇花。粉色的蔷薇花在绿色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打完卡上楼之后,开开办公室的空调,喝几口水,眺望一下楼下窗户外的风景,远处有几座正在施工建楼房的大型吊装设备。短短的三天,见识过了城市的酷暑,暴雨以及雨后的宁静。
第三天再也没有孤独的感觉了,反而自洽。甚至打算着周末的时候再去外面溜达一圈,为自己接下来的努力给予一定的奖赏,从未想过到达新单位的间隔时间只有三天。也从未想过自己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就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生活。
一个活动安排前后持续了两天,她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文字录入,然后继续校对规章制度。
扭扭脖子,看着窗外的桂花树,甚至想去旅游。昨天晚上听到了几句歌词“你呀借那风越晚霞,一路坎坷总要经历他,我们翻过山遇晚霞,去寻找无人知晓的花。”岁月静好的样子仿佛就跃然纸上了。
看到了老同事的朋友圈“云里都包的火,能不热吗?”前几天搬家的她确是到处流浪,天上翻着火,地上搬着家。记得家乡炎热的时候,她是躲在空调屋或者干工作,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琐事而这样暴露在酷暑之下,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还有朋友圈家乡的暴雨是电闪雷鸣。照亮了整个黑夜,雨水拍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而异乡暴雨中的她在趟过小河,新闻说暴雨内涝非常的严重。
到了外边觉得家乡的雨水都觉得特别的珍贵,终于明白了那些远在外地的人为什么要带走故乡的一捧土,哪怕是栽种一盆花。
这不禁让她想起了毕业第二年住在单位和彭敏。雨后一起吃火锅的样子,两个人穿着拖鞋打着伞,去逛了一下超市,买了一些火锅丸子,准备了一口大锅,两个人围着桌子拉开窗帘,听着外面的雨,吃着火锅。曾经那种普普通通的日子,如今看起来也是闪闪发光。
还看到了一个结婚的姐姐,发的朋友圈很伤感。“就算瘦回原来的体重,留回原来的长发,穿上喜欢的衣服,潇洒的走在大街上,可我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姑娘了,我们终究要与幼稚的自己告别,走向沧桑的世界。”
又瘦,又漂亮,又潇洒,无忧无虑,好像从未出现在她身上。只能说丑而自知,清醒无比。谁又能真正做到无忧无虑?只能是灵活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加舒服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