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超级视角

关于超级视角,在《视角学本体论》中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我们换个视角来了解一下关于超级视角的更多内容。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生命实现超越后的智慧境界,不同的文化体系皆有其不同的表述。比如儒家之‘仁’、道家之“道”、佛家之“禅”等。这些概念属于哪种文化一看可知,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西方文化之间就更加难以融通。

所以视角学在汲取东方文化核心智慧与精神的同时,将承载其智慧和精神的载体进行了彻底的更换,这个载体有个全新的名字——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首先是一种视角。而视角,即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超越的智慧,不管其具体叫什么名称,其智慧的境界如何,本质上而言,皆是一种智慧的视角,是一种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角度。而且越是高超的智慧,其视角的独特性就越加明显。一般普通大众之所以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智慧,就在于这种独特的视角与人们常用的视角之间,差别实在太大,乃至于甚至完全相反。

从视角的角度,这一点即可被透视得清清楚楚。而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其秘密就在于视角本身。视角最基本的特点即为,视角不同,所见即不同。视角差异巨大,所见必然差异巨大。

所以,以视角为镜,可以深入透彻地照见各种思想、观念以及智慧产生的本源——视角。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视角的观照,就会逐渐领悟到全新的视角——一种能够照见各种视角之异同、能够含摄各种视角并超越各种视角的新视角。这甚至是以视角为切入点进行观照和领悟的必然结果。基于这一点,视角学于是有了最普遍的意义和价值——既尊重各种不同的视角,同时又能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在更高的视野上超越之!

基于视角学的特点与精神,在视角学的视野里是没有“敌人”的,只有“朋友”和“老师”。以视角学观照任何一种思想,其同者即为“朋友”,其不同者即为“老师”。因为这种不同将引导和启发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我们也不必认同其观点,只需要以其视角而理解之。我们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与自己原有的视角进行结合、融合、创新,从而形成更高的视角,既超越了对方,也超越了原来的自己。如果所有的人类都秉承这种方法进行交流、相处,那么战争、犯罪、破坏环境等问题就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人类社会就会从善美走向更大的善美,从和平走向更大的和平,从和谐走向更高的和谐。这样的人间,难道不是最美的生命宇宙吗?

所以,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看似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方法,但同时也是全新的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对哲学三问做出了最具视角特色的回答:

我是谁?我是视角。

我从哪里来?我从超级视角中来。

我向哪里去?我向超级视角而去。

在视角学的视野里,一切即是视角。生命、世界和宇宙皆不例外。

视角学视野里的生命宇宙,即是以视角为核心的生命视角巨系统。超级视角,即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也是视角学学习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

视角学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为学】与【为道】的高度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与为道,看似相互矛盾,但在视角学中却有着内在的圆融性。为学,学的是各种不同的视角,为道,则要放下一切牵绊,只为在生命的内在去发现和开启超越的视角。学,代表的是视角的妙用,道,代表的是视角的本体。妙用无穷无尽,所以学无止境。本体别无他家,所以抱一守中。在为学中为道,在为道中为学,道为学之本,学为道之用。无本,学无所归,无用,道成枯寂。以体起用,摄用归体,为学为道,不离视角,体用一如,学成道亦成,道成学亦成,是为道学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