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的表情随着观看变得异常丰富多彩起来,看到太子李承乾的结局时表情透露出来的后悔心痛自责庆幸,特别是听到旁白解说时,明白了自己这个父亲也不称职,教育方式也存在重大问题,自己找的10几位辅助之臣也存在严重的失误。自己过于宠爱老二李泰,也种下了祸因。

是自己一步步的逼着儿子走向了不归路,还牵连无数大臣。嗐!,幸好有仙师的神器揭示,现在一切都为时未晚。

当看到自己死后儿老9李治继承皇位,将大唐管理的井井有条,越发强大。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甚是欣慰。

自己也牢牢记住进献谗言杀害归降的东突厥可汗之人,以后定然要好好炮制。

李治也如同自己般英年早逝,只比自己多活了四年。看来这脑疾果然是遗传之病,希望仙师的药能起作用。

当看到自己李家的基业居然被那武则天武媚娘所夺,连国号都改为了大周,当下杀心四起,恨不得现在便赶回御书房,下旨将这武家灭族以消心头之恨。

只是看到后面武则天的政治能力,执政时做出的政绩、死后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还有后世的评价杀意渐消。

如此奇女子,纵使有诸多污点,也可称之为女中豪杰,甚至比大多数男性做得更为出色。杀了她未免太过可惜,要从长计议,要不将她送给仙师???!!!甚好甚好,就这么办!

看到李隆基治理下的大唐日益兴盛,万国来朝,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遣人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自长安向西万余里,仍是人户相望、桑麻遍野。天宝十四载(755年),全国统计户口有900余万户,5200余万口,达到唐朝统计户口的最盛

李世民不由得拍手叫好,又看到那繁华无比的盛世大唐因承平日久,国家无事,李隆基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追求奢欲、倦于政务。在天宝四载(745年)纳杨玉环为贵妃后,玄宗更加沉溺酒色、骄奢淫逸。最终毁于宠幸杨玉环、杨国忠、外臣安禄山造成的安史之乱。

伟人说的好,这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安史之乱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势力壮大,藩镇割据的现象在代宗朝后逐渐形成。

大唐由盛转衰飞流直下。

李世民看到最后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至此灭亡时,不由得发出长长叹息。

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唐朝的灭亡,主要有三大因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不过,压倒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季风气候。

唐朝宦官的权力逐渐扩大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的,当时诸王和公主要称宦官高力士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

唐朝后期的皇帝大都是由宦官拥立,这些皇帝们不但无权插手中央政权,甚至连性命都不能自保,唐朝晚期唐宪宗、唐敬宗竟被宦官所杀,赵高直呼内行。

唐睿宗时期,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了节度使,之后这些节度使手握重兵,对中央政权造成一定的威胁。

节度使可以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是实际上的土皇帝。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安史之乱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

出现在唐后期的朋党之争造成了朝廷的内斗,极大消耗了唐王朝仅余的气运。

唐朝中央官员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靠门荫入仕的官宦贵族子弟,一是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大多来自庶族地主。

这种党派之争在明朝也有,也在明朝末期尤为严重,东林党直呼内行

唐王朝统治晚期,罕见的季风气候异常致使全国灾荒连连,影响了农业生产,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

大明朝则是因为小冰河气候造成的连续多年粮食减产,也是引发农民起义的原因,北方的后金也因为牲口冻饿而死食物短缺入侵中原,居然一举攻下了大明,由建奴变成了主子。哎、、、、、

封建王朝的统治极为脆弱,一场气候巨变就会引起王朝更替。几千年来几乎都是如此、、、、

李逍遥看到李世民的惆怅与沉思,也不打扰。

只是默默的掏出一沓的《伟人选集》及《伟人读24史》递了过去。又打开了各路专家们关于大唐灭亡的原因分析集锦,从经济、政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地理气候,全球大局整体全方位的分析。

李世民的沉思也被打断,接过厚厚的一摞书籍后,先放到一旁,打算日后细看,先专心的投入到分析视频中,频频点头,不断的发表赞叹与认可。

当看到大唐地图与全球地图的对比时,李世民又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惊叹声。他虽然知道除了大唐外这世上还有许多国家,比如吐蕃、大食、西秦、天竺等等,却没想到还有更多辽阔的大陆等着他去征服,被野人占着甚是可惜啊,特别是非洲、南北美、大洋洲、看起来都很是肥美。如果能把大唐子民迁移过去,是不是就能解决粮食问题和人口问题了呢?遇到灾年的时候从别的区域调集粮食互相支援是否可行?

李世民看完分析后,又陷入了沉思。

期间太监通知李世民回去用膳,皇后公主们都在等着,李世民问过李逍遥的意见后,便将太监打发了回去,不要再来打扰。

李逍遥掏出自热火锅等各种美食和李世民边看边吃。

两人吃完后,李逍遥开口说道:“陛下,关于王朝兴衰轮回,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听听。”

李世民来了兴趣说道:“仙师,快快请讲,我洗耳恭听”

李逍遥笑道:“陛下的政治智慧要远胜于我,一点浅见,陛下听听便是。”

“华夏国的百姓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是世界上最知足最好管理的百姓,只要还能活下去,哪怕日子再难再苦也不会造反。这一点陛下认同吗?”

李世民略一思索点头道:“仙师说的极是,纵观历史,确实如此。”

李逍遥闻言点头接着说道:“所以说,为政者要想方设法让百姓丰衣足食、人有所居,百姓们过的好又有谁想着造反呢?毕竟可是风险极大的活动,全家掉脑袋的事,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走上这条不归路呢?”

李世民对于百姓起义造反深有体会,毕竟他今天的地位也是从战场上得来的,对于荀子所说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理解深刻,异常认同,所以他继位后,对于百姓也是极好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摇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闯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李世民从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为子民从温饱到尊严到社会文化提供了富和贵,践行了自己对天下人人富贵的宏愿。“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验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懂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初,息隐、海陵之党,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在右近待心术豁然不有疑阻。时论以为能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深恶官更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救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更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图围常空,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皆不蛮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引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所以此时李世民对于李逍遥所说的也是极为认同,毕竟历史上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甚至做的很好,为后面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成为当世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真正的大国气象,(ps:咱们现在追求的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回到盛唐啊!我们不是崛起,我们只是复兴,我们只是拿回曾经属于咱们的荣耀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