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淑娴和夏语冰本来就是城市姑娘,这穿上漂亮的衣服,在村里面走一圈,不知道惊艳了多少人。

每天到周家门口观望的年轻人很多,就希望看一眼漂亮的城里姑娘。

陈一禾有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还挺好看,有人就动了心思。

这天,陈一禾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家里的男人都出去干活挣工分了,杨淑娴觉得无聊,就跟宋唯和夏语冰一起出去了。

夏语冰作为下乡知青,当然不可能一直不干活,这天一大早,生产大队长就把全村的劳动力都召集起来,要去地里清除干净杂草。

现在已经是深秋,快入冬了,把地里清除干净,入冬了就会下大雪,瑞雪兆丰年。

明年开春就可以播种了,因此,家里只有陈一禾在家。

陈一禾本来想一起去的,奈何周现舍不得媳妇儿辛苦,坚决不让她下地干活,他们家不差那点工分。

而杨淑娴和夏语冰等人表示,阿禾去干活了,家里谁煮饭啊?

干活是小,饿死是大啊。

阿禾的厨艺绝绝子,连城里的国营饭店的大厨师做不出那个味道。

就连一向对饮食不太注重陆云和周现都觉得吃陈一禾做的饭菜是人间美味。

她们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干饭啦,因此,坚决不让家里唯一会做饭的人下地。

陈一禾一边洗衣服,一边想着待会儿中午吃啥。

“周现家的,洗衣服呢!要我说,周现真是个疼媳妇儿的主儿,你都不用去小河边洗衣服。”

村里面的张婶在院子外面,隔着篱笆,看着陈一禾,眼里有一丝惊喜。

张婶是张叔的妹妹,家里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已经娶妻生子了,两个女儿在镇上的麻纺厂当女工,大女儿嫁到了镇上,小女儿好像还没结婚。

张婶的男人才五十出头,是干活的好手,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勤快的人,他们家的光景过得不错。

这些年,也不少帮衬张叔一家。

张婶是大风村少有的有福之人,现在一心一意在家里带孙子,不用下地干活。

“张大娘,进来坐一会儿。”

陈一禾含笑点头,把张大婶请了进来。

她跟村里面的人不算很熟,但是别人来了,也不能拒之门外,只要不是找茬的,她都欢迎。

以前跟郭白搞暧昧那会儿,她在村里面的风评不是很好。

后来跟周现结婚之后,一心一意地跟周现过日子,眼看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也有一些眼红的人。

因此,陈一禾尽量不去村里面晃悠,就连洗衣服也是在家洗的。

要知道村里面就两口水井,挨家挨户都会有水缸,每天村民们都会去水井把水挑回家,作为饮用水。

村里面的人洗衣服洗菜,都是到小溪边洗的,这妇娘多了,八卦就多,陈一禾不愿意去小溪边洗衣服,免得成为八卦的中心,被人说三道四。

而且村里面只有一条小溪又是洗衣服,又是洗菜,还有一些汉子或者小孩在里面洗澡。

在陈一禾看来,多少是有点膈应的。

周家因为是外来人,因此一直以来,跟村里面的人都是保持不近不远的关系。

张婶本来就是有事来找陈一禾,见陈一禾邀请,也是径直走了进来。

手里拿了一个箩筐,里面放了一筐鸡蛋。

“喏,周现家的,家里有一些鸡蛋,想着你们家人口多,就拿出来给你,一是感谢你为我侄女巧姐儿说成了亲事。二嘛,是婶有事拜托你。”

张婶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性格,有什么话藏不住。

“大娘,这如何使得!上次高家过来议亲的时候,张叔已经拿了一箩筐吃食过来了,您还是拿回去吧。”

这年头,肉类奇缺,村里面人的营养摄入大部分是靠鸡蛋来供给。

有些光景不太好的人家还舍不得把鸡蛋吃了,都是攒下来,等到“圩日”的时候,偷偷拿去集市上换点粮票或者钱。

“害,婶家里养的鸡比较多,管够!你就拿着吧。你要是不收下,婶就要生气了。”

张婶把箩筐塞给陈一禾,陈一禾推辞不掉,只能收下,家里人多。

而且他们几个隔几天就会往家里带东西回来,家里的糖,麦乳精面粉好多,现在又有一箩筐鸡蛋,正好可以做些蛋糕。

张婶见陈一禾收下鸡蛋,顿时眉开眼笑,这下可以安心求人办事了。

“周现家的~”

“大娘,您还是叫我一禾就行。”

陈一禾面带微笑。

内心mmp,整天叫周现家的,感觉就是周现的附属品。

陈一禾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是谁谁谁的附属品。

张婶从善如流,这些都是小事。

“小禾啊,婶有事拜托你,就是吧,你们家不是有缝纫机嘛,我看你给杨姑娘(杨淑娴是自己跑到大风村的,不是下乡知青。)和夏知青做的布拉吉(当时连衣裙的称呼),可好看啦!

小禾你真是心灵手巧,这我大哥家的巧姐儿不是快要结婚了嘛!我嫂子又卧病在床,只能拜托我主持巧姐儿的婚事。”

“嗯呐,我记得婚期好像是明年的二月二,可对?龙抬头,是个好日子。”

高家上门议亲的那天,两家就商定好了结婚日期。

“对头,我这不是看你给杨姑娘和夏知青做的布拉吉漂亮的哟,我也想让你帮巧姐儿做一身结婚的衣裳可好?巧姐儿怎么说也是嫁到镇上,总要体面一些。布料我们出,你做好之后我们给工钱。至于衣服的定价你定就行。”

高家给张家的彩礼有200元,外加100元用来置办新娘衣裳和新家具。

陈一禾想了一下,这巧姐儿毕竟是自己拉媒牵线的,高家又是老师家和汤敏姐家的邻居。

做一身喜服,待巧姐儿穿出去,说不定以后就可以打开市场,专门帮人定制婚纱。

格局打开,好像这也是一个生财之道,这样他们家在黑市挣得钱就可以见光了。

“大娘,帮巧姐儿定制一件婚纱没问题,这样吧,你们出布料,我帮忙设计和制作,一件喜服的设计费加手工费,那就35块,你看成不!”

这年头,一套衣服大概是5~8元不等,但是大部分是服装厂的机器生产的,没有什么版型和设计。

陈一禾的收费其实并不算贵,一件婚纱设计加手工制作,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成,就这么说定了,要是做的好的话,我就让你给我家小女儿也做一身。”

35块钱相当是城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奈何结婚就是一辈子的事,加上高家也给了服装钱,怎么也不能亏待了巧姐儿。

“好的,这样的,你这几天让巧姐儿得空了,来我家一趟,我给她量尺寸。”

“得嘞,我还要回去做饭,先回去了!”

谈好了事儿,张婶只感觉神清气爽的,起身告辞。